清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黑亮的眼眸满是急躁,解释的嘴皮都要上火了,“我真的不会祈祝,我跟你说,不是所有读书人都会祈祝的,要想让田地能有效果,起码得治国才行,那东西叫言出法随!”
“你可以的,你一定可以的,就试试就试试,算我求求你了,”那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真不行了,我真不行了,朝廷的赈济不到,但是县里又来收粮了,那该死的镇南将军三番五次催刺史要粮,刺史拿不出来,就全部推给我们了。”
“只有一个办法了,只要这茬粮食收了,我们就还能活,收不了的话,我也只能跟乡亲们一起逃命了。”
“大家乡里乡亲的,算叔求求你好不好?你帮下我吧!只有你的亭情况最好了,叔也没别人可求了!”
亭长大多出自本乡,像许瑕这种被硬贬到亭长的士子,闻所未闻。
他话说到这种程度,许瑕有口难言,又确实没感觉他有丝毫恶意,只得满脸苦涩的被他往田埂上拉。
她在亭里找大户凑了钱,找江枫买了粮,又因为发现的早,挖了蓄水池,情况的确比一般亭部好,人扛肩挑的,至少能撑到这次收获。
南州条件好,往日能一年种两次,一次是秋种初夏收,一次是春种秋收,种的东西不一样。
春种的基本上是没指望了,只求能保住上次播种的。
其实本该四月中就能收获的,现在却快拖到六月了,许瑕现在也日夜忧心。
但是她也收到了县里的催粮,只不过她比这个亭长看的更透彻。
比如首辅的确发了灾粮,但是数量很少,最多只够一郡三个月而已,还犹有不足。
比如镇南将军怕兵变,向朝廷求粮,这次朝廷回的倒是快,送了第一批军粮来,却要求南州承担后续的粮草。
刺史陆茗将大部分赈灾粮留在了南安郡,剩下的粮食虽然分发出去了,但是如同石沉大海,反正许瑕是毛都没看见一根。
她亭里人不多,一个大里,三个小
里,大里就是敬老里,离亭部最近,人口107,三个小里加起来才167,整个亭部都没上300,所以她才能自己凑钱加忽悠大户,勉强支撑。
但是对其他人,她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粮远比钱贵,除了江枫,没人会卖给她粮食的。
县里的粮价已经从一旦两三千钱,涨到了一旦四十四千钱,就这还是限购的,她自己买觉得太贵了,更何况是百姓?
苦着脸站在田埂上,许瑕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念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地里果然没反应。
许瑕一边继续念,心里哀怨极了。
她都隐藏的这么好了,为什么还有人能注意到她的亭部?
她都故意让最瘦的那几个里民时不时去路中间嚎几嗓子了!
“你看!你看啊!地里地里长出来了!长出来了!”
狂喜的声音惊醒了许瑕,她震惊的看着田地,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指。
田里干枯蔫巴巴的粟苗,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嗖的一下长高抽穗,田势一片大好。
白衣女子柔美的脸上满是震惊,她如同受惊的兔子一样,趁着所有人沉浸在喜悦中没反应过来,一溜烟冲出了包围,拎着袍脚,在田埂上跑出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完了,粗大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