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他本身贴补大儿子的就比较,若是再继续贴补下去,难免妻子和小儿子不高兴,而且大儿子大了给了、大女儿那是不是也要给,他可没那么多钱给孩子挥霍。
况且小孩子本就不需要那么奢侈,小儿子也就算了,以后他是没打算让他继承爵位的,如此花费多一点,便是日后长成一个纨绔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大儿子以后是要继承侯府的,这培养方式可就不一样了。
这样也好,他把爵位留给大儿子,其他的都给小儿子,不也是挺好的事情,小侯爷也这么想i竟然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
于是侯府的两个儿子就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长状态。
对待大儿子侯爷是异常的苛刻、要求十分之严格,而对于小儿子则更多了几分对于儿子的宠爱,亲近的人自然知道这其中差别,实际上侯府的老侯爷老夫人都知道他这般不同对待的用意。
四姑娘面对这份对儿子的喜爱时,一方面心内苦涩,自己儿子竟然一开始就在丈夫眼中失去了机会,难免对前面的大姐所出的孩子有了嫉妒之心,就凭她是原配嘛?
另一方面,她又觉得侯爷是真心喜爱自己儿子的,那么儿子将来未必没有机会,如此她也逼着儿子努力学习,才有未来争的底气。
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侯爷这份区别对待是为了什么,但更多还是不知内情的外人包括下人们,侯爷的这一番态度对比实在太鲜明了,不少人揣测他就是被新任妻子迷了心窍,跟着偏宠着小儿子,说不定这小儿子就有和大哥一教高下的资本,到时候也少不了他们的。
这份心思没有能表现在明面上,但是私下里随着两位公子逐渐长成,并且能力学识不相伯仲之后,这份压在心底的心思就更加强烈。
哪怕内心属意继承爵位的从来只有大儿子,但在下属们的心思鼓动下也难免有了几分动摇,想要去考较两个儿子看谁更合适继承侯府,殊不知,立嫡立长还是立贤本身就必须是坚定,否则一旦动摇就难免动摇到根本。
等到侯府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后,小侯爷才发现一切已经迟了,但为时晚矣,曾经他以为只要自己做到公平公正,就可以安抚府内的一切波涛,但最终却发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微弱的,即使他才是侯府真正的主子,但侯府的故交亲朋们、包括侯府的下属联姻们,他都不得不顾忌到,这时已经是形势在推着他往前走。
如此这般十五年后,尚且年轻的侯爷选择最终还是选择把爵位留给了原配所出的大儿子,不为别的,就为当初原配妻子离开时他亲口承诺的那一句,在无数个夜晚他辗转反侧、终究还是决定这么做。
他心想着好男不吃分家饭,小儿子也很优秀,想必以后也能靠着自己挣出一份前程来,他多帮衬着点应该也是差不多的。
且不提四姑娘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却发现最后爵位只是一场镜花水月,到底是个什么感受?
总而言之,在侯爷确定世子之位的时候,就意味着放弃了原本还算和谐的家庭关系,彻底掰扯开来,四姑娘想的也很开,反正两个人就是半路夫妻,心本不齐。
中间隔着一个女儿和一对儿女,俩人更是产生过不少矛盾和分歧,如今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本事,她也没必要事事就依靠着这个男人,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将儿子分家出去,那她一起走好了。
当然,四姑娘想的这些也不是立即实现的,如今只是立了世子,侯爷还是侯爷,她自然也还是侯夫人,于情于理都离不开,不过等真继承了侯府,她是肯定要离开的。
————-
尽管人离开不了、她的心却已经离开了,对着侯爷世子等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弄得合府上下的关系僵硬,人们干活也战战兢兢,不敢出一点错,生怕被揪了小辫子。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以后这对夫妻也必将形同陌路,但不管怎么来说,比原主那一辈子还是好了很多的,至少四姑娘有了一个儿子,就如侯爷所想,未来也未必不能自已奋斗出一个前程来,而原主无子无女、继子不亲丈夫不爱,那结局才叫一个凄惨。
侯府的事情刚刚定下,委托者夫妻就再度进京了,这一次看不是三年一度的回京述职,而是真正的凭借功绩升迁回了京城。
这几年,原主夫妻可是在外面干了不少实事,一点点从下面的小县令升上来的,靠的都是自己的本事,而不是所谓的关系,当然侍郎府其实也并没有给他走关系,有嫡母在一旁虎视眈眈,侍郎府哪会给他们什么助益。
不过这在过去是一个坏处,但现在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他们完全靠自己的脚步往上爬,往后他们的一双儿女再也不用看他人的眼色。
再度进入侍郎府,他们第一次不用弯下自己的腰、而是可以昂首挺胸走进去,面对曾经的父亲和继母,他们心中已经不会再有任何的不甘或者激动,因为他们知道,仅凭着他们自己的努力,也是可以过得很好的。
侯府两个男丁,准确来说,公中的资产是要按照长子六、次子四的比例来分,但架不住府中各位主子还有私产,老侯爷老夫人将自己的私产一分为二两个孙子生意平分,而两夫妻俩基本上把大头都带给了小儿子,如此,在私产上两兄弟也算势均力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