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酒白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紧接着,叶池又命湖阳郡内各县令将当地的鱼鳞图册交上来。
单淳听得此名,不解道:“不知这鱼鳞图册是何物?”
叶池怔了一下,然后揉揉额角,最近真是忙得脑子都不太好使了。鱼鳞图最早出现在宋朝,至明朝完善,如今的周朝肯定是没有的。
他对单淳解释道:“就是将每家每户的土地信息登记在册,包括该户人家的姓名、户籍、土地亩数、土地等级,并把土地形状绘制成图,因状如鱼鳞,因此称‘鱼鳞图册’。”
单淳面露惊讶,有些犹豫道:“这岂不是将全郡的土地都统计在册了?”
叶池瞥了他一眼,清楚他想说的不是这句话。
历史上鱼鳞图册的出现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税收,而在周朝,逃税最严重的是何人呢?是世家。因为世家的土地所纳税赋极低,而且他们手中还有大量无需交税的隐田。
叶池轻笑,“叔真,我身为一郡之长,总要对治下的土地做到心中有数。”他见单淳显出了几分不自在,于是又安抚道,“你放心,如今我们两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何况老翁与叔真自我来后,对我照顾有加,我自不是那等忘恩负义之人,总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单淳忙道:“下官与家父自然是信任府君的。”
于是按照叶池的意思,将鱼鳞图册的要求记了下来,准备
下发给湖阳郡下各县,在一个月内将各地情况统计完全,把图册交上来。
一下午只做了这一件事,待两人商量完,单淳离府回家,叶池一个人待在府衙的书房里,连动都不想动一下。
这个身体还是太差了,想当年他连续996,周末的时候还能抽出时间去趟健身房。然而现在,不过是批上几个文件,他就觉得精力不济,腰酸腿软。
他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踱出书房。
这段时间因为事情繁多,又很杂乱,所以他一直住在郡守府,而没回叶府。
这郡守府还没叶府大,前面是府衙,后面是住处,叶管家过来看了一眼便不太高兴,道地方太小住不开,委屈了他家公子。不过因为叶池坚持,是以不得不将后衙收拾出来,除了一直跟随在叶池身边的江蓠辛夷两人,又另派了几十个下人过来。
叶池原本还觉得这后宅空旷,结果叶管家一声令下,将这里塞得满满当当,这份好意叶池只好收下。他知叶管家说的有理,湖阳的叶府根本就是京城那座宅子的翻版,他早已住习惯了,但府衙却要开始重新适应。但是这里虽说没叶府那般奢华舒适,可上班方便啊。
这就像是工作的时候选择住宅,一个是开车两小时的京郊别墅,一个是与单位上下楼的精简公寓。作为一个经历过996的倒霉社畜,在工作日期间他选择后者。
吃过饭洗漱过后,叶池站在书案前练字消食。刚要开口忽然停住,失笑地摇摇头。以往这个时候他会教靳砀识字,少年勤奋好学,自习字以来不过才一两个月,已经熟练掌握几百个常用字了,平时能够自己看书,一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就会等到晚上,再过来问叶池。
只是古代的书籍都是文言文,而且不加句读。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是为了培养读书人“离经辨志”的能力,即在阅读书籍时自主思考,实际上不过是为了提高教育成本,保证教育由世家垄断,普通人想识字极为困难,而书上没有句读,就算是认识几个字也读不懂上面的文章。
世人大肆传播句读是陋习,“凡刻书以不加圈点评识为大雅1”,借此
形成了一种“精英文化”,即文化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以保证世族的统治地位。
靳砀毕竟刚刚习字不久,哪怕他再怎么天赋异禀,看到那些拗口的文言文也是不知所云。每次来问叶池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还带着点懊恼,像是在沮丧于自己学了这么久,竟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是要麻烦叶池。
叶池倒是觉得很有趣。他对文言文并不精通,不过作为经历过高考洗礼的人,一篇文章看个大概意思还是没问题的,加上这个身体自带的部份记忆和技巧,辅导靳砀一个初学者并不费力。
他有时看着对方不经意间露出来的少年气,心中不由感叹,谁能想到面前的人在未来竟能成为止小儿啼的暴君呢?
如今靳砀带着手下的人去找郡内匪徒用来练兵了,晚上也没人陪他一起读书习字了。
叶池将已经写满了字的宣纸放在一旁,重新铺了一张,轻轻叹气。不过是一个多月的时间竟养成了习惯,身边没了熟悉的人,倒让他感到些许寂寞。
作者有话要说: 1出自方东树《书归震川圈点评例后》
这章里关于句读的部份有些是我看完资料的个人理解,没啥历史依据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