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蓝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多谢老板,如此您费心了。”奚晟从袖中直接掏出一小块碎银,递了过去。
糕饼铺老板见他也不问价,出手又大方,高兴的挑了卖相最好的糕饼,再按奚晟的要求,精心包好,每一包都是甜咸搭配,有糕饼,有蜜饯也有干果,弄得十分精美细致。
瑞昌荣布坊里。
伙计见俞善专看细棉布,便重点推荐了几种鲜艳的染色:“小娘子是买来做春裳吗?你看这匹石榴红的松江布,多鲜亮的颜色,今日刚一上架就卖得只剩下这一匹了呢。”
大晋朝的高祖真真是位神人,他登基之后,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并且从中亚引种改良了棉花的品质。
棉花本身就比桑麻容易种植,又高产;而棉布又比丝绸便宜,比麻布
舒适。
于是在高祖的推动之下,棉织工艺继承了丝织的技巧,很快发展起来,甚至历史重演,松江地界照样发展出了质地优良,柔软细腻的松江布,闻名全国。
本来未经染色的棉布被称为“白叠”,除了用来做寝衣,并不怎么招人喜欢,可自从高祖亲口称赞白叠布洁白无垢,白棉品性高洁之后,一下子就被士子们最先接受,争相穿着。
后来又历经几十年,棉布的染色技术也发展了起来,人们就更喜欢棉布了。
俞善细细看过摆着一排棉布的货架,这些经由天然草木取色染成的布匹色彩自然,近闻还有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气。
而且其色彩种类也不少,藕荷、葡紫、水红、秋香、姜黄、黛青、月白……称得上是琳琅满目,色泽雅致。
不过像伙计推荐的这一匹鲜艳的石榴红,颜色的确算是少见。
俞善一问价格,忍不住乍舌。
刘巧鸽织的平纹棉布一匹才卖四百文,这一匹石榴红的松江棉布虽然幅面宽一些,但显然是名气在外,染料难得,一匹就要卖一两银,直接翻了一番还要多。
俞善自己平时经常要往田间地头来回跑,穿的都是耐造的棉布衣裳。
这松江布金贵,轻薄细软,挑些本色的白叠做寝衣倒是舒服,买这么贵的布来做衣裙,平白挂坏了也是可惜了东西。
何况俞善也没有相中这石榴红的颜色。
这边俞善刚刚摇头婉拒了伙计,旁边就有一位穿着红衣的小娘子迫不及待的扑上来,抱着这匹布不撒手:“她不要?太好了,最后一匹归我了。”
原来竟是虎视眈眈的在一旁盯了许久,俞善一说不要,她就赶紧开口落定。
俞善好奇的看她一眼,那红衣小娘子还美滋滋的冲俞善一乐:“幸亏你不要,谢谢啊。”
“不客气……”俞善看她最多跟自己同岁,却稚气未脱,性子活泼。
这红衣小娘子显然是富贵人家出身,衣饰皆精美名贵。
一对拼成小兔子模样的珍珠耳珰色泽莹润,还用细小的红宝石装饰成兔子的红眼睛,十分可爱;她身上的红裙还有织金裙襕,用料
金贵不说,做工也很复杂。
难得这出身富贵人家的小娘子,性情还这么好,明明就很喜欢,硬是等到自己说不要,才出声买下。
俞善也忍不住对她心生好感。
倒是那小娘子身边的丫环,小声提醒她要注意形象:“小姐,你收着点儿,不就是一匹布嘛,奴婢都说了,让县城的布店调货送上门就好,您还非要亲自到这镇上来买。”
红衣小娘子不在意的挥挥手:“坐在家里要人送货上门有什么意思,不就跟在京城一样吗?哪还有这种捡漏的乐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