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198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庄子游玩一天,除了江书韵要在书院执勤,其他人都玩的尽兴。
这次玩乐之后,孩子们该干什么就要干什么了。
沐以安帮着邵明准备了去书院的行李,由江墨陪着他住在书院。以后,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回来了。
幸好,江书韵天天去书院教书,可以行个方便,带一些吃食过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不能断了。
每天傍晚,庄子上会把煮好的羊奶送到书院门口,江墨会在门口取回去。
书院管理挺严格的,每天,只有傍晚这个时间段,能送东西给自家的学生。
不过,能有这个便利条件的人家并不多。
书院里,有一大半的学生是府城以外的地方过来的。
即便家在府城,也没办法天天送吃食过来。
不过,书院学堂的伙食也不错,只要不心疼钱,还是能吃到好吃的。
邵明的事情安排好了,周子林拜托的事情也办好了。
以后,在书院,就各自安好,沐以安不会过多干涉。
亲戚之间,特殊时期,相互照顾一下没问题,但是,不要管的太多,不要越界。
周家也不是小门小户,也是新源县数得上名号的人家。
财力,物力都不差事。
贺家,在府城,也是有靠山的,根深蒂固。
这次书院考核已过,以后,他们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规划,在书院读书了。
邵明去了书院,家里没有大哥压制,邵云这个二哥就成了山大王了,有点得瑟过头了。
转眼间,这一年又要过去了。
十二月了,这里没有北方的白雪皑皑。
但是气温也会降低很多,一早一晚,也会觉得凉飕飕的。
“太太,这是庄子,铺子,西北田地的账目。
县城的账目还没到,李管家说也就这几天了。”
方嫂子带着云朵把宋账房送过来的账本摆到桌子上,这是每年最忙碌的一段时间。
“行,我一会看一看。这是年礼单子,让李管家派人采购回来了。”
沐以安把需要走礼的各家的礼单都列好,这是最头疼的事情,人情来往,真是最费脑子的。
还好一年就一次,其他节日,不用这么兴师动众。
沐以安开始看账本,今年因为干旱,收成少了一些,不过,上半年的收入还是不错的。
这两年,家里没有大的花销,没有置产。
沐以安算了一下,邵明不参加明年的秋闱,最快也要再等四年以后。
那时候邵明十七岁,如果运气不错,接着参加次年的春闱,他也才十八岁。
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如果考中了进士,下一步就考庶吉士,进翰林院。
邵云要参加武举,以后也要在京城待一阵子。
这样一来,京城,至少要置办一个宅子,而且位置不能太偏,最好离拱皇宫近一些。
刚开始进入官场,都是末流小官,没有上朝的资格。
但是,每天也要早起点卯,住在内城,可以节省一点时间。
沐以安算完账,脑子里想着以后的打算。
她不想去京城,但是不会阻止孩子们的脚步。
明后年,她得让人去京城置产,宅子,铺子,田地,有合适的,都置上一些。
这几年,沐以安陆续的买了几个铺子,都租出去了。
家里五个孩子,不偏不倚,都要准备一份家产。
“太太,京城顾府送来一份年礼,这是礼单。”
李管家急急的过来,顾家的管事还在外面候着呢。
沐以安没想到顾家会送年礼过来,顾峥在这里借住,是因为山长的原因,没想要和顾将军拉关系。
沐以安接过礼单,呵,东西还真不老少,这得好几马车吧。
年礼真是一应俱全,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应有尽有。
“顾家来人怎么说,什么时候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