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198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邵明给瑾瑜讲了他们在庄子上的生活,真的很怀念。
“相公,我的嫁妆里有一个庄子,就在城外,不算很大,有五六百亩的良田,还有一个小山包,带着几百的林地。
能不能让魏掌柜按照婆婆的庄子,咱们也弄一个?”
郑瑾瑜知道,相公不会动用他的嫁妆,这一年多,已经让魏掌柜置产了。
家里有多少家底,相公也和自己说清楚了。
“行,魏掌柜本来也想在城外买个庄子,把娘亲经营的庄子,铺子的模式照搬过来。
没想到,京城附近的庄子都是有主的,还没买到。
现在,让他先把你的庄子经营起来,以后有机会了,再买一个稍微大点的。
现在,烧烤铺子已经开始挣钱了,得给孩子攒家底了。
儿子的聘礼,女儿的嫁妆,需要不少银子呢。
我爹娘,算是白手起家了,能给我们兄弟姐妹留下这么多,真的挺厉害的。”
郑瑾瑜已经知道了,公婆给所有孩子,准准备了相同的数量的银子,让他们起步。
也没有长子占家产大头的想法,一视同仁。
“嗯,我们一起。我从小学习管家,庶务你不用操心,我会处理的。
咱们有事一起商量,你好好做官,不用担心黄白之物,做个名留青史的好官。”
“谢谢娘子,我们起点已经很高了,不着急,慢慢来。”
小夫妻说了半天话也都累了,不知不觉睡着了。
郑瑾瑜派人把三进的院子收拾利索了,厨子,粗使婆子,熟悉京城的小厮,都到位了。
邵云谢过大嫂,带着邵坤,赵师傅他们搬了过去。
已经入冬了,要加紧时间练武了,不能松懈。
还有兵法要看,他希望一次成功,榜上有名。
江家兄弟各自忙着,御书房的景宏帝也在看老师送过来的书信。
“黄忠,你看看,老师说的事情如果真的成了,那我们的子民,真的有福了。”
“顾老大人又有好事了,奴才也沾沾喜气。”
黄忠略弯着腰,拿起圣上放在一旁的信纸。一张又一张,看完,他也很有同样的想法。
“顾老大人说的是陛下之前封的七品孺人,喜欢种田的那个。”
“嗯,江状元的母亲。”
景宏帝的手指一下一下的敲着龙案,老师的意思他懂。
要想快点得出结果,只有他有能力在全国各地试种。
试种成功了,才能大力推广。
景宏帝也是一个行动派,第二天,就招了农桑司的主管官员过来。
农桑司各部门的官员知道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都很兴奋。
往大了说,粮食产量的提高了,利国利民。
往小了说,他们有升官的机会了。
和农桑司的官员商讨过之后,景宏帝又招了江邵明。
他想了解,这个状元郎对农业了解多少。
邵明从小在庄子长大,他娘也让他们参与种田,每年都会干十多天。
所以,他对农事,真不陌生。
景宏帝没想到,江状元还真懂农事。他自己不懂,但是御书房里还有农桑司的官员。
有时候,几人还和江状元讨论起来,一脸兴奋。
看到这样的奖状元,景宏帝信心又增加了几分。
这事要是成了,他在史书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邵明一连几天被圣上召见,翰林院的人,心思各异。
景宏帝知道江家有五个孩子,各个都要跟着做农活,还听江状元讲了一些庄子上的生活。
想想自己的几个儿子,不食五谷杂粮,是不是需要锻炼锻炼了。
景宏帝心里怎么想的,邵明不知道,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又回到翰林院当值。
年前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京城各处张灯结彩,准备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