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结束了“春晚”的主持,五伯急匆匆的来到二伯家,一进门就喊。
“二哥,你腿怎么样了?下午听着的还真是枪响?”
二伯摇摇手,脸色无异嘴里却说出了狠话:“没事了,你来得正好,组织一下,这几天就上山打猪。”
五伯脚步一顿,眼睛瞪得大大的,心里暗自思忖:哈?这么突然?二哥平时可是个稳重的人,怎么被野猪咬了一口就变得这么激进了吗?
这时,屋子里其他人的眼光也齐刷刷地投向二伯。
七伯站在角落里,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暗笑:哼,刚才还一本正经地骂那些野猪呢,其实心里早就想把它们大卸八块了吧!
有了二伯和五伯这样有声望的人牵头,接下来的布置就是水到渠成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有人说:“初一是不能杀生的,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另一个人接着说:“初二回娘家,也不合适。”
于是,大家一致决定在初三行动。
苏家和野猪那可是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肯定是排头兵,至于别家的不叫上也不太好。
于是五伯连夜打开了村里的大喇叭播报,说了要上山打野猪的事情,如有想要参加的就在今晚来报名。
这段时间,村里确实有不少人家的作物被野猪糟蹋得不成样子,村民们看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果实被毁,心里别提多恼火了。
再加上今天苏元安被攻击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大半个村子,所以大家对苏家突然要去围剿野猪的决定倒也并不觉得奇怪。
然而,真正愿意参与的人却不多。
在一户人家的屋子里,一个年轻小伙子一脸兴奋地对妈妈说:
“妈!要不我也去参加,还能分到野猪肉。”
“不许去!多危险啊!大过年的,万一再和苏元安一样受伤了怎么办?”
“不会的,那野猪再凶,这么多人它也厉害不到哪里去,一人一棒子就打死了。”
“你知道有多少人去吗?又知道山上有多少只野猪吗?万一是个十头八头,跑都来不及,反正我说不许去就是不许去!”
……
在村尾的另一户家中,儿子跑到爸爸跟前,问道:
“爸,我们去不?”
“去哪?”
“打野猪啊!”
“害!苏家那是去给苏元安报仇呢,我们跟着凑什么热闹?”
“不是啊,苏五伯不是说了吗? 只要参加就能分到野猪肉。”
“再怎么分,也是苏家去的人多占大头,万一就两头猪,说不定连两斤肉都分不上,何必去冒这个险嘛!”
……
当然也有愿意参与的,一家的兄弟俩自己商量着:
“哥,我们去打野猪不?”
“去!听着就好玩儿!”
“走!报名!”
……
最后,苏家点了二十个人上山,村里其他人家也来报名了十个,加起来三十人的队伍也算是浩浩荡荡了。
五伯临时和大家开了个会,说了上山的时间和大家要做准备,最后就野猪的分配做了简单计划。
“现在还不知道能打到多少野猪,说不定一头都找不到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大家要先做好这个准备。”
“苏五伯,我们晓得的,能打到最好,要是打不到就当上山逛逛。”
“行,那就再来说野猪肉的分配,如果打到三头或者三头以下的,我们按去的人数平分。
如果是打到三头以上的,就把多出来的野猪杀了摆席面,全村一起乐呵乐呵,不管出没出人手,总归是一个村子的。”
大家对这个方没有意见,要是真打到野猪就是天赐的好事,大过年的请全村一起庆祝一下也热闹。
开完会回到家,二伯将猎枪检查,孩子们围了一圈在那看,枪里现在没放子弹,所以没有走火危险。
乐乐伸手摸了摸冰冷的枪管,问道:“二爷爷,我爸说我家以前也有枪,已经交上去了,你怎么还有?”
“前几年上头要求收枪,我们村交上去五十几把,你家的也交上去了。这把枪是六祖祖留给七祖祖的,是一个念想,所以没有交上去。”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村里现在只有这把枪了吗?”
“还有的,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多了,现在世道太平了,用不上了,还有个五六管,估计也生锈得差不多了。”
一旁的苏渺听着他们的对话,不禁回忆起关于枪支管控的政策。
在1983 年,趁着严打的时候,上头就开展过一次收枪行动,只是当时执行得没那么严格,不少人都没有上交自家的枪支。
直到96年的时候,严打力度加大,管控进一步收紧,这一次,可不单单是枪支,就连一些攻击性强的武器,都被统一收走了。
这么严格的禁枪政策,源于各地发生的持枪暴力事件,逐渐揭示出枪支泛滥的严重性。
而在众多事件中,成为最大转折点的,便是之后被大家戏称为 “马井格勒战役” 的两村械斗事件。
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也占据了她们宿舍夜聊话题榜首一周之久。
事情的大概经过就是1993年9月11日,某省的两个村庄,长期积怨,终于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冲突。
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会觉得村民们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甚至死人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过,至于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吗?
然而,事实上,这场械斗事件的规模和激烈程度,远远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起初,双方人还只是拿些锄头、镰刀等农具打架,但是在双方都没有手软的情况下,开始出现不小的伤亡情况。
村里没有医院,受伤的村民就跑到附近的兽医那儿进行简单包扎后又加入了战斗。
这场冲突打得难分难解,不仅没让两家消气,反而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愈发不可收拾,最后人们都掏出了家里的热武器。
最具戏剧性的是,双方的领头人都曾参加过战争,也懂得战场上的谋略,这场斗争从打群架上升到了大规模械斗,整个场面竟颇有现代军事战争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