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贵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大知县嗯了一声道:“微臣之前听一位姓鲁的先生说过:所有的矛盾都来自于钱粮不足。”
“还记得微臣去年刚刚发现寡妇村的时候,那些妇人们都不愿意回娘家去居住,生怕给娘家添麻烦,惹自家兄弟和妯娌嫌弃。”
“可是等微臣把他们的兄弟都喊去认亲的时候,他们的兄弟可有一个嫌弃他们的?一个都没有!因为微臣当时也许诺让那些妇人认回被鞑子强占的土地。”
“这是因为她们自己的手里有土地,而她们娘家的兄弟自己也有土地,都能吃饱饭。”
“至于她们的妯娌……在能吃饱饭,不需要担心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前提下,哪个妯娌不愿意落下个好名声?又有谁愿意背着一个欺负大姑小姑的名声?”
“别忘了,她们的妯娌可也是有娘家的,就算她们不在意自己的名声,难道也不在意娘家的名声?”
“都是十里八乡的乡亲,怎么可能真不在乎?不过就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为了自己一家人能活下去,愿意不愿意也得做这个恶人,总不能让婆婆或者相公出面吧?”
朱标忽然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没来宁阳县之前,朱标每天看到最多的是各种奏本,听到最多的也是子曰诗云,就算听过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也大多数都是从自家爹妈那里听来的。
对于真正的普通百姓或者说穷苦百姓过的什么样儿的日子,有什么样儿的矛盾,朱标的心里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更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矛盾。
现在来了宁阳县,虽然看到的百姓生活也并不是大多数穷苦百姓过的生活,但是听到的家长里短和民间矛盾,却能让朱标对这些事情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杨大知县又继续说道:“再说回洪州的百姓,朝廷无论是让他们做农户还是做盐户,他们都没得选,也反抗不了。可是不管让他们做什么,吃饱饭永远都是他们最先考虑的事情。做农户能吃饱饭,他们就喜欢做农户。做盐户能吃饱饭,他们就喜欢做盐户。”
“再比如说咱们宁阳县的百姓,农忙的时候都会耕种,谁也不敢荒了地里的庄稼,因为这是一家老小的命根子。”
“可是不在农忙的时候,他们又会来砖窑、蜂窝煤工坊、纸坊等工坊里做工,就连妇人们也会到炒面工坊和午餐肉工坊做工,因为他们也想赚钱。”
“那依殿下之见,他们应该划分为匠户还是应该划分为农户?”
朱标再一次点了点头,说道:“所以,农户和盐户其实也没必要分得那么细,姐夫是这个意思么?”
杨大知县嗯了一声道:“微臣之前在奏本当中曾经写过,天生民而立之君,民本有饥食渴饮之欲,不能以自治,必赖君有以养之,有秉彝好德之性,不能以自遂,必赖君有以教之。君人者,兼君师之任者也。”
“微臣一直说老百姓不傻,说的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本能,而老百姓实际上也很傻,他们很好糊弄,很好欺负,只要还能勉强活得下去,他们更愿意老老实实的当个顺民。”
“这时候,就更需要朝廷和官府好生对待百姓,对他们善加引导,让他们能吃饱穿暖。”
“就比如咱们宁阳县的百姓,现在要是有人敢在大街上说陛下和殿下不够勤政爱民,他们定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因为他们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陛下和殿下对他们的仁爱。”
说到这儿,杨大知县干脆站起身来,笑着对朱标说道:“这样儿吧,微臣一直说这些,也不过是空口白话,殿下可否随微臣去一趟刘二狗家里?”
朱标心里好奇,当即便应道:“走,小弟就跟姐夫走这一遭。”
等两人穿街过巷,一路来到甲一闾刘二狗的家中,刘二狗一家正来回抱着孩子传看。
一见到杨大知县,刘二狗他爹刘大就赶紧向着杨大知县迎了过来:“小的刘大,见过大老爷。”
杨大知县嗯了一声,左右打量一眼后说道:“孩子可能见人了?这是咱们大明的太子殿下,听闻你家儿媳生了个大胖小子,特意过来看看孩子。”
刘大赶忙招呼一家人来给朱标行礼拜见,接着又让妻子刘陈氏把孩子抱了过来。
朱标凑上去瞧了几眼,又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蛋儿,笑道:“挺可爱的大胖小子,孤祝他快快长大,以后读书习武皆有所成,早日成为朝廷栋梁。”
刘大和刘二狗等赶忙向着朱标拜道:“谢太子殿下!”
杨大知县也凑到旁边,看着白白胖胖,一双大眼睛正滴溜溜来回转的小屁孩儿,也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蛋,笑道:“太子殿下祝他读书习武皆有所成,本官就祝他身体康健,一生顺遂。”
刘大和刘二狗等人又赶忙向杨大知县拜道:“谢大老爷!”
杨大知县笑了笑,先是示意其他人该干什么都干什么去,接着又笑着对刘二狗说道:“你家添了新丁,回头记得去县衙里报备一声。”
刘二狗嘿嘿笑了一声,又伸手摸了摸后脑勺,答道:“大老爷放心,小的记下了。”
杨少峰嗯了一声,又继续说道:“太子殿下今天过来,一是想要看看你家的大胖小子,二来是想问问你家今年的收成,你如实说就好。”
刘二狗瞧了瞧杨大知县,又瞧了瞧朱标,老老实实的答道:“回太子殿下,草民家里有三十亩地,今年的收成还算不错,麦子收了足足有三千斤,高粱和豆子加起来也得有个三千来斤,足够一家人吃上一年,最后还能剩下千把斤左右。”
说到这儿,刘二狗又憨憨一笑,说道:“多亏了殿下去年赏赐下来的那些牛马还有铁锹、筢子之类的农具,也多亏了大老爷一直盯着草民尽心耕种,要不然草民家里也不可能有如今的收成。”
“对了,除了粮食以外,今年那些瓜果什么的收成也不错,足够一家人吃的不说,还能有剩下的。”
“尤其是豆撅子,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可是强太多,一家人吃都吃不完,俺爹和俺娘早早的就把吃不了的豆撅子晒成了干,准备留在过年的时候吃。”
一听到豆撅子这三个字,杨大知县当即就摆了摆手,说道:“行了,就说到这儿吧。”
妈哒,又是豆撅子!
这破玩意儿上辈子吃得够够的,现在一听到这三个字就嫌烦!
当然,炖红烧肉的时候放点儿这东西倒是不错,晒干的豆撅子能吸油,还能给肉增加一股特殊的香气,在没有土豆之前,干豆撅子堪称是红烧肉的绝配。
让刘二狗带着朱标在家里转了转,看了看刘二狗家里的存粮,杨大知县才带着朱标回了县衙。
“殿下听到刘二狗是怎么说的了吧?去年赏赐给他的东西,他今年依旧记得殿下的赏赐,以后等他的孩子长大了,他说不定也会跟自家孩子提起,在洪武元年大旱的时候,是陛下和太子殿下赏赐了牛马和工具,所以才有了大明湖,有了太子渠,他们也才能活下来。”
杨大知县决定趁早忽悠朱标,最起码也要趁着朱标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定型之前给他洗洗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朱重八那个老登把朱标给带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