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锦璎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建一个衙门,可不是一件小事,隔天下了朝,完颜瑾玉就将左嘉欣和洛明延都召了过来。
将自己的想法一说,洛明延立刻就开始发散思维了,她是现代过来的,对于现代的各种工商管理方面的认知,是这个朝代的人所不能比拟的。
完颜瑾玉只是给了一个点,洛明延很快就将其扩展成了一个面,一番交谈下来,听的左嘉欣眸子里是异彩连连。
对于洛明延,左嘉欣最初是十分抵触但不得不忍,而如今,却是十分佩服,甘拜下风。
她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完颜瑾玉那就是个知人善用的鬼才,就洛明延这么一个科举都爬不上去的主,却是个真真正正的满腹才华之人。
不管是她那独特的术数计算也好,还是如今提出的种种想法也罢,那真都不是常人能想到的。
哪怕还没有推行,但左嘉欣都能想到,这将对商人的发展,起到怎样推动性的关键作用。
只是唯一让左嘉欣搞不懂的是,为什么这个衙门,要叫做工商管理部,听是听不太懂的,但陛下首肯了,那就这么做吧。
于是,就这么风风火火的,户部下面,又成立了一个全新的衙门,叫做工商管理部,所有跟商户有关的工作,全部都划归了下去。
一个全新成立的部门,涉及的工作量之庞大,远超常人能想象的,先不说人员的安排,就是这些户籍的规制,各种税收的交接,以及各种相关工作的分割,就足足忙活了大半个月。
在这个期间,大奎和她的四个妹妹,已经全部来到工商管理部门任职了,从一个街头的小地痞,摇身一变成了有正经官身的人,大奎家甚至还摆了宴席。
这叫什么,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大奎一家从人人看不上的破落户,一下子成了满门官身,一时间来议亲的人家,差点踏破她家的门槛。
而这个工商管理部门,在庆都成功的设立后,下面的各个州郡也开始了逐步开设,相应的,一条条新的政令,也随着这个部门的开设,而一道道的传了开去。
当今女帝极为重视商户这件事,也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原本最是地位低下的商户,一时间却备受关注,让庆朝掀起了好大一股子从商之风。
但完颜瑾玉的关注点已经不再这里了,无它,随着秋天的到来,全民第一波丰收也开始了,今年的收成非常差,无它,几个产粮重地,全都遭遇了水患,像是袁州及其周边的区域,又遭遇了旱灾。
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处处都减产,甚至很多地方干脆就是颗粒无收,当各个州郡关于收成的奏报送上来后,完颜瑾玉一股火,嘴里就起了两个燎泡。
原书的作者写的时候,倒是很爽,天灾不断,处处民生艰难,仿佛是凸显出了太女的无上才能。
先有安水患,后有平叛乱,处处写的都精彩绝伦,可问题来了,在书里的时候,这些都只是个故事,但如今,完颜瑾玉要面对的,却是事故。
天灾遗留下的问题,就是百姓要面对吃不饱的窘境,这里可不是现代,没有那么多优秀的植株,更没有杂交水稻,这里的田地,亩产本就稀薄,如今再这般一冲击,可以想见,今年的百姓将过的有多么的艰难。
没有粮食,百姓吃不饱,就算商业再怎么发达,可银钱虽好,却不能吃,没有粮食,才是最大的困难。
好在,在此之前,完颜瑾玉已经让洛明延四处走访,更是派出了不少第三军和第五军人,到处搜寻植株。
别管是什么,别管能不能吃,只要是没见过的,不熟悉的,统统带回来辨认。
也正是如此,还真让完颜瑾玉发现了不少好东西,比如说之前发现的木薯,还有一个,黄豆。
准确的说,黄豆是早就被人们发现可以食用的了,但目前百姓们的食用方法还只有一个,那就是洗干净了蒸熟了直接吃。
这种吃法,味道算不得好不说,更是要吃大量才能果腹,而这黄豆吃的多了,不但容易消化不良,还容易频繁的排气。
所以这黄豆,百姓普遍种植的不多,一般也就是荒地废土,大家才愿意用来种上一种,收成自然也不可能好。
但这黄豆,却是可以一年两收的作物,虽说不好,但总比饿死好,所以倒是也有不少百姓种植。
可完颜瑾玉却是知道,这黄豆是个顶好的东西,食用的方法更是多样化,若是用的好了,还真是一道可口的美食。
于是,本就忙的焦头烂额的洛明延又有了新任务,研究黄豆的吃法。
对于洛明延来说,这还真有点难度,毕竟她虽然来自现代,可却是个四体不勤的主,这豆制品她吃是吃过很多,可做,还真是有点难为她了。
但没关系,洛明延有限的知识,加上这里的人无限的创造能力,没过几天,完颜瑾玉就先一步品尝到了豆浆,豆腐,豆腐花。
这三样食物,在完颜瑾玉的授意下,通过工商管理部推广了开去,一时间,这黄豆的市场猛然暴增,许多已经收割了田地只等明年开春的农民们,一下子就看到了市场。
而就在这个时候,户部开始发放黄豆的种子了,全都是育苗过的,拿回家就能种植。
这一下,这黄豆的种植开始风靡了起来,甚至完颜瑾玉要求下面的人,即刻开始执行这项政令,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黄豆种植下去。
为此,完颜瑾玉又在户部设立了一个新的部门,称之为农业部,专门负责农业的相关事宜。
这一番变动,又是让户部上下忙了个人仰马翻,所有户部的官员,不论大小,自从完颜瑾玉登基后,那真可谓是日日头悬梁,针刺股,忙的那叫一个脚不沾地。
而在这时,由第三军护送的第一批跟应国通商的队伍,也正式还朝了,从袁州一路赶到庆都,车马劳顿,但她们还是在第一时间,进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