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四百一十二章:投缘【1 / 1】

沐棠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随后是沉稳的敲门声。

连南放下手中的玉佩,起身去开门。门一开,只见一名身着官服的男子立在门外,正是前来迎接李成蹊的韩坞。

韩坞见只有李成蹊一人,心中虽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嘴。他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李大人,马车已经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李成蹊点了点头,没有立即上马车,而是转身对连南说道:“连南,我进宫一趟,很快就回来。你不用担心。”

连南点了点头,目送着李成蹊和韩坞离开。她心中虽然有些担忧,但更多的是对李成蹊的信任。

她知道,李成蹊做事一向稳重,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马车缓缓驶动,李成蹊坐在车辕上,与韩坞并肩而坐。两人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李成蹊的直率却让韩坞感到十分投缘。

“韩大人,有件事我想向你请教。”李成蹊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李大人请说。”韩坞微微颔首,表示洗耳恭听。

“之前我让皇上将韩雪纱赐给二皇子,不知皇上是否生气了?”李成蹊直言不讳地问道。

韩坞没想到李成蹊会这么直接,但他也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直接说道:“其实,我妹妹之前确实有些痴心妄想,才会做出那种事情来。”

“但现在想想,二皇子也挺好的,至少能给她一个安稳的家。”

韩坞坐在马车中,与李成蹊并肩而坐,两人正谈论着关于二皇子的种种。

韩坞的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他缓缓开口:“二皇子虽然不如皇上那般尊贵,但他为人正直,府中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

“若是我妹妹能嫁给他,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归宿。”

李成蹊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二皇子确实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相比于其他皇子,他更为稳重,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两人交谈间,马车缓缓驶向皇宫的宫门。就在马车即将到达宫门的时候,一道急促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那人正是李慕,他一脸焦急,气喘吁吁地拦住了马车。

“李大人、韩大人,请留步!”李慕的声音中充满了急切。

李成蹊和韩坞对视一眼,纷纷下了马车。他们看着李慕焦急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李慕,发生什么事了?”李成蹊沉声问道。

李慕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惋惜:“刚刚得到消息,三皇子在大牢里自杀了。”

韩坞和李成蹊并肩走在前面,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疑惑与不解。李慕紧随其后,心中既有愧疚也有无奈。

韩坞的眉头紧锁,低声对李成蹊说道:“三皇子自杀,这事怎么看都觉得蹊跷。大理寺的看守何等严密,寻常人怎么可能轻易进入?”

李成蹊点了点头,沉声道:“不错,此事定有内情。若是内部人所为,那大理寺内部必定有猫腻。”

他抬头望了一眼李慕,眼中闪过一丝同情。李慕作为大理寺的官员,虽然未必直接参与此事,但难免会受到牵连。

李慕感受到李成蹊和韩坞的目光,心中更是苦涩。

他叹了口气,说道:“李大人、韩大人,此事我虽不知情,但身为大理寺的官员,我难辞其咎。若皇上追究,我甘愿领罪。”

李成蹊拍了拍李慕的肩膀,安慰道:“李大人不必过于自责,此事尚未查明真相,皇上也不会轻易定罪。”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查明真相,为三皇子讨回公道。”

三人加快了步伐,很快便来到了皇帝的寝殿。

此刻,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她们是后宫的嫔妃、宫女以及尚未成年的皇子、公主们。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刚刚踏入宫门的男子——李成蹊,他的出现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德公公站在宫门前,他的脸上带着一贯的严肃,声音却温和而有力:“各位娘娘、皇子、公主们,请稍等片刻,容我先去禀报一声。”

说完,他转身进了宫门,留下众人在外面等待。

人群中,一个身着华丽衣裙的少女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宝珠公主。她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李成蹊的身上,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

她早已从宫中的小道消息中得知,姚贵妃即将面临的命运与先皇后有关,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眼前的这个男人。

宝珠公主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她走到李成蹊面前,声音中带着几分挑衅:“李大人,真是好威风啊。你可知道,因为你,我母妃即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李成蹊抬起头,淡淡地看了宝珠公主一眼,他的眼神中没有任何波动,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挑衅和怨毒。

他微微一笑,声音平静而坚定:“公主此言差矣。我不过是奉命行事,一切皆是天意。姚贵妃的命运,并非我能左右。”

宝珠公主被李成蹊的话噎得一时语塞,她瞪大了眼睛,似乎想要从李成蹊的脸上看出什么破绽。

她所看到的只是一张平静而从容的脸庞,仿佛所有的风雨都无法撼动他的内心。

“你!”宝珠公主气得跺了跺脚,却又无可奈何。她知道,自己无法改变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妃走向未知的命运。

后宫的宫门再次缓缓关闭,只留下德公公从寝殿内出来的身影。宫门外,众人如潮水般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焦急与关切。

“德公公,陛下情况如何?我们能否进去探望?”一位嫔妃焦急地问道。

德公公扫了众人一眼,面色严肃道:“陛下正在服药,需要静养。各位娘娘、皇子、公主们请稍安勿躁,稍后会有旨意传达。”

人群中传来一阵失望的叹息声,但没有人敢违抗德公公的命令。

这时,二皇子走上前来,他的目光在李成蹊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转向德公公道:“德公公,既然父皇需要静养,那我们自然不能打扰。”

“不过,李大人是父皇信任之人,他进去探望,应该无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