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24章 人口流失,招工难【1 / 1】

苏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碧波在大年初三组织了回乡的年轻人参观鱼品加工厂,经过努力动员,有五十多人跟着参观,参观的目的希望年轻人留下打工,结果事与愿违。

尽管打工就在自家门口,工资比外面还略高,但人们顾虑很多,不知道家门口的企业会不会长久,大家在外面打工习惯了外面的生活,有的把孩子也带到了外面的学校,外面的学校教育资源好于本地的乡镇学校,还涉及转学等事项,最终,并不是碧波想象中的大家一招呼就能回来。

碧波在村委会等着春季招工报名,等到了正月十五,也没有一个人来报名,年轻人逐渐离开小乌村,剩下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在村子里,跟着葛晶莹、尤丽娅他们学习赫哲歌舞,还有学桦树皮画的。

转眼到了阳春三月,山川依旧灰突突,但乌苏里江却活跃起来,冰封了一个冬天之久的乌苏里江,快到了跑冰排开江的时候了。

碧波和清扬忙于旅游村的建设上,沈巍本人没过来,资金已经到位,又派来两个建筑工程师,一个设计师,一个会计,外加一个项目经理,五个人过来对接。

五个人住到乌苏鱼品加工厂,沈巍已经为旅游村想好了名字,既然f县有大乌山庄,这个在小乌苏里村建立的,就叫小乌山庄,他打算等山庄建立完毕,开业剪彩的时候,他再过来。

招工办公室本来设在乌苏鱼品加工厂,但几天下来只招到十几个工人,十几个人工人远远不够几个亿的大工程,项目经理急得嘴角起了疱疹,清扬和碧波也跟着着急。

招工启事贴到了村委会,即使这样,仍没人来报名。不是条件不吸引人,而是村里压根没有闲人。

招工启事不得不粘贴到乡政府,在乡政府所在地招工。

一周过去,清扬每天都关注报名的名单,但也只招收了二十几人,对于一个大工程来说,这点人,杯水车薪。

为此清扬和高涵商量,召开了全乡村书记大会,让村书记到各村宣传一下,急招建筑工人。

这天是高涵担任乡书记第一次给各村村书记开会。

王兰香这天迟到了,每次朱书记主持会议的时候,她都第一个到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轮到了高涵当书记,她迟到了。

王兰香是最后一个走进小会议室的,本来就那么几个村书记,迟到一个人特别明显,不像人多的大会,多一个少一个没人知道。

王兰香梳着鸡窝一样的卷发,涂脂抹粉的倒是没忘,只是衣服很随便,一看好似在家干农活了,急吼吼地赶过来。

坐在那里还上气不接下气,很夸张的样子。

高涵书记看了眼气喘吁吁的王兰香说道:“人到齐了,我们开会。这次会议只有一个内容,就是帮助小乌村的旅游项目招工,主要招聘建筑工人、钢筋工、架子工、瓦工、力工、木工等,具体的工种我这里有个表格,会后发给大家。大家在回去宣传的时候,注意一点,重点宣传这项工程巨大,投资七个亿,工资比在外地要高,另外把招工消息宣传给亲友,让更多的人知道。因为我们的工程工人成为严重缺口。人口流失,不只是我们乡上的难题,也是f县,乃至全市面临的问题。如今,我们的家门口有了工程,而且工资还不错,以后希望小乌山庄能召回我们流失的人口,还有人才。”

王兰香只听见了招工两个字,她严重溜号,坐到那里,眼睛浮现的并不是高涵,而是朱书记,她对老书记确实有着深厚的感情。

朱书记对她也算照应了,如若换做别人当乡书记,她这个村书记早就被换掉了,她左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误,今天的迟到,她是——故意的。

她一百二十个不愿意来开会,只要一开会,她想到的人就是朱书记。不得不来,就迟到了。

“面对人口流失和人才缺乏的瓶颈,县政府正在想办法,我们乡政府也不例外,以后会有更加优惠的政策招揽人才回乡。希望通过小乌山庄和乌苏鱼品加工厂,召回我们流失在外面的老乡,所以大家要广泛宣传,或许,我们这里有诱惑力的话,会有外地人流入也不好说呢。比如,我们的碧波书记,就是自小长在县城的姑娘,不也来到小乌村贡献力量吗!”

盛碧波,还是个香饽饽,不管谁当书记,夸的永远都是盛碧波。王兰香不免多看了眼碧波。

自从上次碧波帮过她,她不再那么讨厌她,但领导夸奖碧波,她心里仍不舒服。

“我这个人不喜欢开会,所以开会也不会唠叨没用的,说完大家去干工作,不废话,不搞形式主义。”高涵开会简单明了,主题鲜明。

散会后,王兰香倒是热心,拿着小乌山庄招工启事的单子第一时间拍照给了朱书记。

退休后的朱书记住在县城,他看到王兰香的消息,很积极的回复,“呵呵,我就说嘛,这些人瞎折腾,旅游山庄的事儿我都不知道,人家跟县领导就把商招回来了,现在成了伤了吧。哈哈,盛碧波的采摘园,我们就等着看笑话吧。”

“那是,老书记,姜还是老的辣。高涵和清扬他们快急死了。”王兰香发了个笑脸。

转眼到了四月,开工在即,小乌山庄勉强招来30个工人,工人不够用,没法开工。

“实在不行就从京市那面运送工人过来。”清扬坐在高涵的办公室,他们都是一筹莫展。

“我还没跟沈巍说这件事,最好我们自己解决,不然,容易毁约撤资。”这段时间忙着招工,他自己的房子都没心思开工。

“我去趟县里,找吴县长想办法,再有一周,怎么都得开工了。”高涵只觉得这事儿已经火烧眉毛了。

吴县长一听,也觉得头疼。

当即吴县长给县里几个开发商打了电话,让他们帮忙联系工人,并把几个开发商的联系方式给了高涵。

吴县长让高涵等两天,两天后给开发商打电话,于是,两天时间变得格外难捱。

高涵和清扬在乡政府的走廊里徘徊,什么都做不进去,终于到了两天后,高涵联系那几个开发商,到底是吴县长给联系的,很有力度,也得说大开发商确实有着自己的一班人马,又人传人,就这样,把本县,连同外县的建筑工人都调动过来,终于来了一百多人,凑够了人数。

清扬松了口气,碧波提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下了。

但碧波清楚意识到,外来工人只解了燃眉之急,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要想根治人口流失的问题,还需要发展本地经济,只有本地经济发展起来,才能吸引人们回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