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5章 募兵制种下祸根【1 / 1】

周公成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浩然跟着高力士步入曲江池宫殿之中的芙蓉园,浓郁香气扑面而来,仿佛从仙境飘来,令人陶醉。园内奢华至极,地面由上等白玉铺就,在光线映射下散发温润光泽,如踩在云朵之上。柱子由千年古木打造,雕刻精美花纹,栩栩如生。四周墙壁挂满名家字画,价值连城。顶部镶嵌夜明珠,夜晚散发出柔和光芒。金色香炉升腾袅袅青烟,如丝如缕,编织美丽梦境。

杨贵妃宛如盛开在宫廷的娇艳牡丹,端坐在华丽宝座上,美丽如夜空中最璀璨星辰,让人不敢直视。江浩然连忙跪地行礼,心中充满敬畏。贵妃娘娘微笑着看向江浩然,那笑容如同春日最温暖阳光,让人无比舒适。她轻声道:“起来吧,江爱卿。今日你作的诗甚得本宫欢心,皇帝和本宫特赏赐你美酒佳肴,与你一同饮酒作诗,共享美好时光。”江浩然起身谢恩,心中充满感激。他深知这是难得机遇,必须好好把握。

唐玄宗李隆基身着明黄色龙袍,宛如被阳光照耀的金色湖面,闪耀华贵光芒。龙袍上用最细丝线绣着五爪金龙,张牙舞爪,仿佛随时能冲破束缚翱翔天际,鳞片在光线映照下闪烁点点银光,似星辰璀璨。龙袍袖口和领口处绣着精致祥云图案,丝丝缕缕,仿佛带着仙气,增添一抹神秘色彩。唐玄宗端坐在雕龙刻凤的宝座之上,面庞饱满如满月,剑眉微微上扬,双眸深邃如潭,蕴含无尽威严与智慧,鼻若悬胆,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下巴留着修剪整齐的胡须,更添几分王者之气。

贵妃娘娘温柔地为唐玄宗捶背、捏腿。她那纤纤玉手,似初春柳枝,轻柔灵动。只见她又在玉盘之中轻轻拈起一颗荔枝,如灵动舞者,熟练地削开带着红晕的壳,瞬间,如羊脂白玉般的果肉露出,随后如献宝般送到唐玄宗李隆基口中。

唐玄宗李隆基所品尝的荔枝,享有“果中之王”美誉,生长于三千六百多里之外的岭南,那也是高力士公公的家乡——广东高州。正可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恰似娇柔明艳的花朵,有着诸多独特喜好。她喜爱翩翩起舞,舞姿如风中彩蝶,轻盈灵动;喜欢引吭高歌,歌声似黄莺出谷般婉转悠扬;钟情泡在温暖温泉中,仿佛温泉是滋养她美丽的圣水;对荔枝更是情有独钟,而荔枝又盛产于高公公家乡。高公公深知荔枝营养与美颜之效,那一颗颗饱满荔枝如大自然赐给美人的瑰宝。在唐玄宗李隆基如潮水般泛滥的宠爱下,杨贵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想要天上星星,皇帝也恨不得为她摘下。每至荔枝成熟之际,唐玄宗李隆基一声令下,一场从岭南到长安的运输之旅便拉开序幕。

这运送荔枝的过程如同与时间赛跑,艰难曲折。荔枝采摘是漫长旅程的关键第一步。荔枝保鲜期短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转瞬即逝,必须争分夺秒处理和运输。采摘后的荔枝如娇弱婴儿,需要特殊呵护。高力士绞尽脑汁想出奇招,火速派人奔赴遥远天山,历经千辛万苦从冰天雪地运回大量冰块。这些冰块晶莹剔透,散发丝丝寒意。当它们被放置在装载荔枝的容器周围时,仿佛忠诚卫士,又似为荔枝打造的清凉宫殿。在这宫殿中,荔枝如被呵护在襁褓里的宝贝。冰块散发的冷气丝丝缕缕包裹着荔枝,如为荔枝披上冰纱,让荔枝在漫长艰辛的长途跋涉中,依然保持鲜美的滋味,如同刚从枝头采摘下来一般。接着,荔枝被送往驿站,踏上唐代驿传系统的“高速通道”。主干道上,驿站如明珠般每隔一段距离镶嵌在道路两旁。快马加急,似一道道闪电,携带着公文和物品,更带着杨贵妃的期盼,在驿站间飞驰。高力士巧用这一系统,如高明棋手,将荔枝这枚“棋子”快速向长安推进。运输途中,换马如接力赛中的交接棒,一次次保证速度极致。负责运输的人要像呵护眼睛般时刻留意荔枝保存状态,防止在颠簸中损坏或变质。最终,那些新鲜采摘且经过精心呵护的荔枝,如凯旋的战士,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精心编排的步骤,成功抵达皇宫,满足了杨贵妃那如同小女孩般的馋嘴愿望。

这一路的千里奔波、劳师动众,只为博得美人嫣然一笑。仿佛一首用奢华谱写的宫廷之曲,每一个音符都透露着当时宫廷生活的奢靡之气。那滚滚的马蹄声,飞扬的尘土,路途上倒下的马匹,都化作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人在惊叹之余,也能感受到那遥远时代宫廷生活的极致繁华与荒唐。

唐玄宗李隆基皇帝半眯着双眸,恰似慵懒的猫咪,尽情享受着贵妃娘娘捏脚的力度——柔中带刚,恰到好处。此时他嘴里仍不停嘟囔着:“把朕累坏了,累坏了。”如同一个人经历暴风雨般的紧张或登上欢乐巅峰后,兴奋劲儿一过,疲惫如潮水般涌来。

高力士公公恰似幽灵,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飘到皇帝面前。他微微弓着身子,如谦卑的大虾,用右手像扇子般挡在嘴前,悄悄贴到皇帝耳边,轻声细语道:“圣上,我把新科状元江浩然带来了。”唐玄宗李隆基听到“江浩然”三个字,原本半眯着的眼睛顿时如夜空中的明星般璀璨地睁开。他目光灼灼地望见江浩然正静静地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宛如傲然的青松。江浩然见皇帝看向自己,赶忙微微弯下身躯,双手恭恭敬敬地作揖道,微臣见过圣上,那姿态仿若温驯的小鹿。

只听唐玄宗李隆基热情地说道:“来来,江爱卿过来,坐在朕身边。”江浩然连忙“扑通”一声下跪行礼,那声音似沉闷的鼓点。唐玄宗李隆基又赶忙说道:“爱卿免礼了,来快过来,朕有话要和你说。”在高公公的搀扶下,江浩然缓缓来到皇帝的左边。皇帝端坐在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主位上,贵妃娘娘如盛开的娇花,稳稳地坐在右边二号位。江浩然看着那一号位,心中似有小鹿乱撞,迟迟不敢入座,毕竟在他饱读的四书五经之中,早已明晰这样的位置应该是贵妃娘娘的专属之位。

唐玄宗李隆基正和贵妃娘娘轻言细语地说着话,一边吩咐公公安排起菜、上酒。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稀世珍宝一般,又特别补充道:“公公,文武皇帝唐太宗在世时,西域进贡的那个什么酒还有库存吗?”公公连忙毕恭毕敬地回答道:“这酒叫‘西域琼浆’,库存应该不是很多呢。此酒是文武皇帝太宗专门犒劳边疆立功大将军的,还颁布过禁令,王公贵戚禁止饮此酒,库房大门上帖有太宗的封条呢,敢问圣上,太宗的封条要揭了吗?”唐玄宗李隆基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揭——揭,怎么不揭,今天我要和江爱卿品尝各种美酒,才有雅兴论诗作赋,吃好喝足了,才有精力写诗作赋呢!今晚来它个通宵呢!爱妃你要作陪呢,不准打瞌睡哦,一会儿你把念奴唤过来,跳舞助兴。”贵妃娘娘微微一笑,表示赞许。

杨贵妃微笑着看着江浩然,说道:“江爱卿,你才华横溢,今晚可否为我们再作一首诗呢?”江浩然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娘娘谬赞了,臣自当尽力。”他沉思片刻,脑海中浮现出曲江池的美景,以及自己此刻的心境,缓缓吟道:“曲江仙境映碧空,帝妃相伴意无穷。才高何惧风云变,心怀壮志展宏图。”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听后,纷纷点头称赞。

唐玄宗李隆基恰似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有着三个鲜明的爱好。他对杨贵妃的爱如痴如狂,恰似飞蛾扑火般热烈;他对酒的喜爱,如同鱼儿对水的眷恋;而他对人才的爱,则像久旱之人对甘霖的渴盼。从表面看,大唐正处于开元盛世的繁华之中,那昌盛的景象如同璀璨烟花在夜空中绚丽绽放。长安的街道上,行人如织,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昌盛之景。各国使者、商人穿梭其中,带来异域风情和文化。然而,在这盛世表象之下,内外文武大臣们,如太子一派,高力士一派、六个宰相三大派,安禄山史思明两大军阀一派,他们却如一群恶狼,勾心斗角,帮派林立,各种势力如同交错的藤蔓互相勾结。那危险的暗流在看不见的地方涌动着,火药的导火索已然悄悄埋下,局势岌岌可危,只差一点火星子便能点燃。

在唐玄宗的时代风云中,六位声名卓着的宰相,其命运如同一幅波澜壮阔且交织错落的历史长卷,深刻地影响着大唐的国运兴衰。他们各自怀揣独特的性格特质与政治理念,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派系阵营,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关系,成为了那个时期国家命运走向的关键要素。

姚崇,这位老臣,恰似一棵巍峨的参天巨树,稳稳地撑起了大唐改革的广阔天空。宋璟亦步亦趋,他们二人携手组成的改革派,宛如一座坚实的基石,为大唐的盛世繁荣奠定了牢不可破的根基。他们仿若一对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双子星,以文官的细腻缜密思维,引领着大唐稳步迈向辉煌的巅峰。虽在行事上相对保守,但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似精心雕琢的璀璨美玉,散发着理性的熠熠光辉。

宋璟与张说,犹如两朵绚丽多姿的奇花,各自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光彩。张说具备武官的豪迈爽朗与果敢决断,与姚崇、宋璟的文官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强烈对比。他们的政见分歧,恰似两股汹涌澎湃的巨潮相互猛烈撞击,激荡起无数令人瞩目的浪花。张九龄,这位才俊之士,虽为文官,却是张说倾心提拔的后辈,如同张说政治理念的忠诚传承者。

姚崇、宋璟与张说之间的矛盾冲突,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炽热无比的烈火。他们彼此弹劾,甚至流传出“死姚崇吓退活张说”的传奇传闻。张九龄也曾直言不讳地批评姚崇按亲疏关系任免官员,这些明争暗斗,时常让唐玄宗李隆基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

张说和李林甫皆属于“出将入相”之人,他们仿若两位威风凛凛的英勇将军,在沙场上纵横驰骋、意气风发,回归朝堂后又展现出卓越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们一度牢牢掌握着重兵,秉持着重武轻文的理念,对军事事务极为重视。李林甫的“入相”,宛如一场来势汹汹的风暴,标志着武官集团对文官集团的全面胜利,激进派如汹涌潮水般压倒了保守派。然而,他们在军事上的政见却有着天壤之别。张说敏锐地洞察到边镇兵权过大的潜在危机,毅然上书建议唐玄宗李隆基进行裁军,实施一定程度的严格限制;而李林甫则大胆地鼓励边镇向外部强力扩张,大力重用胡将。高仙芝、哥舒翰等胡将在他的竭力提拔下崭露头角,光芒四射,但安禄山起兵造反也让他背负上难以推卸的责任,他们二人在不同程度上为安史之乱埋下了危险的伏笔。

改革派失势之后,大唐的对外战争变得愈发激烈凶猛。边镇的将士们犹如饥饿的猛虎,为了获取军功,不惜主动挑起战火。这种紧张局势,既极大地丰富了边镇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又增加了边镇将领对其管辖范围的高度凝聚力,使得节度使手握重兵,一家独大。

节度使是唐朝的封疆大吏,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是一家独大的土霸王。所以说这种制度绝不可行,是削弱朝廷权威的一种行为。

安禄山的叛乱,其实就是节度使制度的最大失败,唐朝后期也深受河朔节度使的困扰,始终无法完成中央集权。

交替派与衰弱派之间的矛盾,则主要聚焦在继承人问题之上。李林甫靠巴结武惠妃成功上位,全力以赴协助她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于是,一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政治斗争拉开了宏大的帷幕。“一日杀三子”事件,恰似一道震撼人心的惊雷,在整个朝堂之上炸响。后来武惠妃不幸去世,李林甫仍如倔强的猛狮,硬着头皮继续与新太子李亨针锋相对。他就像一只凶猛无比的猎豹,不断凶狠地攻击李亨的左膀右臂。然而,李亨有张说、张九龄、张垍、高力士等贵人在暗中全力保护。高力士,这位唐玄宗李隆基最为信任的宦官,恰似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忠诚地守护着李亨。张说、张九龄能够联合朝中的大部分大臣,他们如同一片浩瀚无垠的深邃海洋,力量雄浑无穷。张垍,作为张说的儿子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驸马女婿,与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妹妹玉真公主关系密切。李亨又寻得一个强大靠山,娶了唐玄宗李隆基母亲的族人的女儿,使得李林甫、杨国忠最终束手无策。

唐玄宗李隆基深知李林甫与李亨水火不容,在后期犹如舍弃一枚无关紧要的棋子般毅然放弃了李林甫。李林甫企图拉拢杨国忠一起对付李亨,但杨国忠也无法撼动李亨背后那坚如磐石的强大靠山。

宋璟是姚崇提拔上来的,张九龄是张说举荐的,杨国忠受过李林甫推举,这三个派系之间仿佛有着一种奇妙无比的传承规律,恰似一场接力赛一般,一代又一代地为大唐的命运而奋力拼搏。

虽然张说、张九龄口碑上佳,但能与房玄龄、杜如晦齐名并列唐朝四大贤相的只有姚崇、宋璟两人。他们如同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照亮了开元盛世的辽阔天空,是那个辉煌时代的中流砥柱。但是,他们对改革派的打压,却在不经意间为衰弱派的上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使得开元盛世逐渐演变成天宝年开始走上衰弱之路,为安史之乱创造了条件。

唐玄宗李隆基心如明镜,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他明白,现在国家恰似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需要一场大改革来重新稳定航向;朝廷也如同一座年久失修的宫殿,需要体制改革来重新焕发活力。他正迫切地向全国网罗人才,而江浩然这样的璞玉就在身边,他怎会放过,又怎会不用呢?他今晚精心导演的这个家宴,杨贵妃作为表演配角,配合得恰似天衣无缝,一切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这看似简单的家宴,实则蕴含着唐玄宗李隆基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大唐未来的深深忧虑。他希望在这觥筹交错之间,能与江浩然畅所欲言,探寻出一条能让大唐长治久安的道路。

高力士对安禄山的动向洞若观火,深知其藩镇最大势力如滚雪球般日益壮大,日后必成朝廷大患。他屡次向唐玄宗李隆基进言,指出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与宰相之职实乃不妥,奈何皇帝误以为他们有私怨,每每将其训斥。无奈之下,高士力想到皇帝面前的大红人、总参谋长江浩然,策动他向皇帝进言或许能被采纳。江浩然心系天下,他写了一份很长的密奏,把“藩镇、太监、党争,三大祸害,尤其是藩镇如今却似脱缰野马,十大藩镇中,少数已有割据之苗,待其成超级军事力量,节度使若生异心,反叛朝廷,那时便追悔莫及。藩镇独大,如洪水猛兽,亟待解决。为防藩镇成军阀集团,他会找机会把密奏呈给皇帝直谏。

在等待高公公取回西域贡酒闲余之时,唐玄宗李隆基开始与江浩然谈论起国家大事。他问道:“江爱卿,你对如今的天下大事及朝政有何看法?”江浩然心中想到,机会终于来了,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谨慎地说道:“圣上,如今大唐繁荣昌盛,但也面临着一些制度的上挑战。臣以为,当以民为本,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要加强边防,防范南昭、吐蕃这两个方向外敌的入侵,最关键对内要有新的制度体系制约藩镇势力做大,要对节度使的兵权进行节制。

江浩然恭敬地启奏圣上:“臣已拟好一份密奏。”言罢,他的目光轻轻瞟向杨贵妃,那眼神犹如一道神秘的闪电,瞬间被唐玄宗李隆基捕捉到。唐玄宗李隆基立刻明白,这份密奏涉及军国机密,绝不能让第三人知晓,哪怕是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也不行。于是,他轻声唤道:“小龙女过来,陪娘娘去把那凤凰琵琶取来,一会儿演奏一首新曲。”杨贵妃何等聪慧,一听便知皇帝与江浩然要谈论国家大事,犹如一朵善解人意的娇花,温婉地说道:“臣妾去去就回。”待她们离去,江浩然仿佛变戏法一般,神秘兮兮地掏出那本奏折,双手郑重地递交给唐玄宗李隆基。皇帝接过奏折,如获至宝,那奏折仿佛是开启国家未来的钥匙。他快速打开,目光如飞梭般一目三行地阅揽。

《论藩镇之患及应对之策奏折》

皇上圣鉴:

臣江浩然,蒙圣上隆恩,钦点状元及第,忝居翰林学士之职,深感皇恩浩荡,日夜忧思,以报圣上知遇之恩。今观天下大势,藩镇之患,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不得不冒死进谏,以陈利害。

忆往昔,大唐盛世,威震四海,藩镇之设,原为防备外族入侵,如藩篱之固,镇守边疆,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然时至今日,藩镇之势,日益独大,犹如脱缰之野马,难以驾驭。藩镇之官,节度使者,手握重兵,雄踞一方,渐有割据之苗头。此乃我大唐之巨患,若不及时加以遏制,恐将酿成大祸藩镇之害,有三。其一,藩镇割据,占地盘,扩势力,相互对峙、摩擦、互斗,如群狼争食,硝烟四起。此等乱象,对朝廷形成巨大威胁,犹如洪水猛兽,随时可能吞噬我大唐江山。其二,太监弄权,干预朝政,结党营私,扰乱朝纲。其三,党争不断,群臣内斗,人心惶惶,政令不行。此三者,犹如三颗毒瘤,侵蚀着我大唐的肌体,若不果断切除,必将危及社稷。

观今之藩镇,犹如猛虎盘踞,其兵强马壮,不可小觑。藩镇之兵,多为无业游民,此辈无产业之累,唯以“节度使”马首是瞻,极易成为统帅之“私兵”。节度使得此“全力支持”,与陛下沟通之时,“议价能力”大增,渐有不臣之心。而以无业游民为征兵对象之边境藩镇,更是迅速崛起,成为新的超强军事力量。此等局面,实乃我大唐之危局。

臣以为,欲解藩镇之患,当恢复“府兵制”。昔者,“府兵制”下,兵农合一,士兵既有耕地,又服兵役,国家负担较轻,且士兵对国家忠诚,不易为统帅所私。然自“府兵制”转变为“募兵制”后,藩镇之人员结构变得稳固,节度使走向割据之条件已然成熟。此制度弊多利少,潜在危害极大。如不及时纠正,后果不堪设想。

恢复“府兵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每个州设置若干“兵府”,规模依耕地情况而定。从当地招募八百至一千二百名合适年龄之农夫为兵。如此,既不影响农业生产,又可充实兵源。其二,设立中央“十六卫”,作为军事管理部门,管理各地“兵府”之士兵。陛下控制中央“十六卫”,即掌握全天下“兵府”之大权。其三,明确节度使职责,只管军事,地区行政事务归州刺史管理。每隔三年,朝廷对十大节度使进行轮流调防,防止节度使与下属关系过于密切,杜绝割据之隐患。

此外,为防藩镇之患,还需加强中央集权。圣上当亲掌军政大权,选拔忠诚之士,委以重任。加强对藩镇之监督,定期考核节度使之政绩,对有不臣之心者,果断惩处。同时,要重视人才培养,广纳贤才,为国家储备栋梁之材。

圣上,藩镇之患,迫在眉睫,不可不察。臣斗胆直谏,望圣上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藩镇之势力,稳定我大唐之盛世。臣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愿圣上以天下苍生为念,以社稷安危为重,纳臣之言,行臣之策,保我大唐江山永固,万代昌盛。

唐玄宗李隆基全神贯注、一字不漏地看着江浩然呈上来的奏折。随着目光不断下移,他的双眉犹如紧拧的绳索般渐渐皱起,脸上满是不悦之色,心中更是如压着千斤巨石般心思重重。“江爱卿啊,你这份奏折若在一年前呈至朕的面前,那该多好。府兵制,中央牢牢把控军权,无疑是万全之策。可那李林甫极力主张在全国推行藩镇节度使‘募兵制’,如今已实施一年之久。兵家大事绝非儿戏,此时若推翻重来,天下必定如汹涌波涛中的扁舟般动荡不安,犹如泼出的水一般覆水难收了。”唐玄宗李隆基唉声叹气,那叹息声仿佛秋风中的落叶簌簌作响,“这都是那奸相李林甫做的好事!真不知他安的什么心,莫不是藏着不可告人的祸心,如暗处的毒蛇般随时准备给大唐致命一击?”

在与皇帝的交谈中,江浩然渐渐放松。他发现唐玄宗不仅英明,更是善听长者。其言语中满是对国家未来和百姓的关怀,江浩然也深知,李林甫乃唐玄宗李隆基的堂叔,如今更是如日中天。他大权在握,众多文臣武将纷纷被其收买,势力如汹涌之潮,不可阻挡。此般情景,恰如一座巍峨高山横亘在前,使得皇帝在面对他时也颇感棘手,推行改革之路障碍重重,那阻力恰似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其曾祖父乃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他从千牛直长起步,一路历经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官职。开元二十三年,他以礼部尚书之职登上相位,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又接替张九龄成为中书令(右相),随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他为相十九年,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屹立不倒,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然而,后期的他大权独揽,犹如张开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蔽塞言路,排斥贤才,致使朝纲紊乱。他又建议重用胡将,这便如同放出了一只凶猛的野兽,使得安禄山势力不断坐大。李林甫无疑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李林甫如一颗巨星陨落,病逝而去,被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可叹其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遇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也被流放,命运的车轮无情地将他曾经的辉煌碾压得粉碎。

此时,杨贵妃手捧着一把凤凰琵琶袅袅而来,轻声问道:“圣上,你们的机密大事谈完了吗?”唐玄宗李隆基爽朗地大笑道:“爱妃啊,快说说为我们准备了什么新曲呀?”贵妃娘娘俏皮地回道:“不告诉你们。”那模样恰似一个娇憨的小女人,瞬间让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和谐起来。

唐玄宗李隆基又对江浩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尽心尽力为大唐效力。江浩然跪地行礼,表明不负期望之心。

今晚的曲江之约,让江浩然对皇帝和贵妃有了更深了解,也坚定了他为国家效力的决心。他深知仕途才刚开始,未来挑战众多,但相信凭借才华和努力,定能在官场站稳脚跟,为大唐繁荣贡献力量。而曲江池,依旧静静流淌,见证着大唐的辉煌与荣耀,也见证着江浩然的成长与奋斗。

在这波谲云诡的时代,大唐如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急需一场大改革稳定航向。唐玄宗李隆基明白,他迫切需要人才,而江浩然这样的璞玉就在身边,他定要好好把握。这场看似简单的家宴,实则蕴含着唐玄宗李隆基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大唐未来的忧虑。他期望在觥筹交错间,与江浩然探寻出大唐长治久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