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个原因是,到老朱的手底下做官,妥妥的苦差事啊。
弄不好就要被杀头,甚至牵连全家乃至九族,大户们也不傻,不会自己花钱往火坑里面跳。
如此一来,例监自然就少了。
朱允熥一路走进一旁的诚心堂,便听到一名白花苍苍的教习正在教导学生。
“陛下早有明旨,国子监诸生不得议政,有违令者,轻而杖责二十,重则发配云南。”
“《大明日报》上面所刊载之事,多涉及本朝国政。”
“尔等身为国子监生员,若随意翻阅《大明日报》,难免触犯议政之罪。”
“故祭酒大人三令五申,不许尔等看《大明日报》。”
“可如今竟有人视祭酒大人的严令于无物,私下擅自偷看,若不严惩,日后如何得了。”
他在堂上走来走去,面色严厉,身前跪着约莫二十余名学生,一个个皆是垂着头。
教习大声喝道:“来人,将他们拉下去,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将所犯之事,记录在册。若有再犯,逐出国子监,发配云南!”
立时便有壮汉上前,要将人拉下去打板子。
老朱对国子监的管束非常严厉。
国子监不仅有教习,还有专门对生员行刑执法的差役。
监生们稍有令教习师长不如意的地方,便会下令对其处以重刑。
连每天的功课,要背多少书,都有硬性规定。
如果完不成功课,背不出来,则杖十下!
国子监虽然是大明的最高学府,其内部管理,实则与监狱无异。
甚至还要更严。
这个时代对学生的管教都是相对严格的。
老师拿戒尺打学生的手板,也是家常便饭。
无论哪里的学堂,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大家并不会认为老师打学生有任何问题。
但明初的国子监,却是严厉到让大明的许多教书先生,都觉得太过分了。
学生们更是闻之色变,听到自己要被送去国子监读书,便吓得魂不守舍。
“住手!”朱允熥喊了一声,跨步走入学堂。
“《大明日报》所载乃本朝要事。”
“国子监诸生,将来都是要踏入仕途,协助君王治理天下的。”
“若是连朝廷大事都一概不知,又如何处理政务?”
“诸生翻阅《大明日报》,熟悉国事,何罪之有?”
那名教习没料到国子监里面,竟然还有人敢闯入学堂,反驳自己的话。
看朱允熥模样,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
如此胆大妄为,多半是勋贵出身的“荫监”了。
当即沉下脸道:“你是谁家的孩子,竟敢来这里扰乱学堂,还不快速速退出去。”
对于勋贵子弟,教习不敢做得太过,得罪不起,只能喝令对方退出。
若是换了普通人家的监生,这般随意闯入学堂,指责师长,他必定要治一个重罪。
朱允熥淡淡一笑,继续缓步上前:“人家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你既是国子监教习,想必也是知识渊博之人。”
“那你看我像是谁家的孩子呢?”
教习愣住了。
没料到国子监里面,还有如此嚣张的学生。
须知国子监内,虽然勋贵子弟众多,但除了偶尔有调皮淘气之举,或功课完成不好的人之外,基本上还是规规矩矩的。
眼前这个家伙,到底是谁啊?
就在这时,下方一名监生拜倒在地:“参见太孙殿下!”
不算太大的声音,在学堂内响起。
顿时将其他生员和教习都惊得一个个呆若木鸡。
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来国子监了?
教习只觉脑瓜子嗡嗡作响。
为何太孙殿下来国子监,竟没有事先通知呢?
他只觉得对方太过于嚣张,却全然没有往太孙殿下身上去联想。
但看眼前这少年的年龄,模样,气度……尤其是在听到有人拜见之后,他也丝毫不见慌乱,反而淡然受之,不是太孙殿下,还能是何人呢?
教习和其他生员连忙也都跪了下去。
“参见太孙殿下!”
“参见太孙殿下!”
……
“都起来吧。”朱允熥走到那名最先跪下的学生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能最先识破自己的身份,眼力不俗,让他起了一点好奇之心。
“生员夏原吉!”那人恭恭敬敬地回道。
“夏原吉?你就是夏原吉?”朱允熥深感意外,脱口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