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高炽并不懂这些经济学原理。
只是想着老朱既然对朱允熥另眼相看,那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全推到朱允熥身上准没错了。
至少可以免得自己挨骂。
至于此举会不会导致朱允熥挨骂,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老朱闻言,身躯一震。
过去几个月,他可是一直在研究经济学。
朱孙曾经在信中与他阐述过相关的道理。
银行有货币放大作用。
随着银行的成立,金融业的发展和繁荣,市面上的钱一定是越来越多的。
银钱只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朝廷单纯的增加银钱,却不增加商品供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只会导致大明宝钞像过去那样疯狂贬值,直至无人愿意使用。
朱孙在信中明言,表面上看起来,控制掌握大明经济的是大明银行。
但实际上,真正的根本还是在大明制造局和大明科学院。
只有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才能使社会物资极大丰富,也让物价保持稳定。
大明宝钞之所以一直能币值稳定,就是因为大明制造局生产制造的产品,让大量货币找到了宣泄口。
对于这个道理,老朱始终有些弄不太明白。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还是不太懂。
此际,却突然如拨云见雾般,霍然开朗。
……
假如没有大明制造局生产出来的各式各样丰富的产品,银钱将会紧密和粮食绑定。
要稳定大明宝钞的币值,就必须有数不清的粮食。
可粮食的生产,终究是有限的。
银行设立之后,大明流通的银行,激增数十倍。
粮食产量,即使在朱允熥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增加数也不会超过二分之一。
在短时间有这样的涨幅,已经非常逆天了。
但相对市面上数量暴涨的银钱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粮价并没有随着银钱数量增加而跟着上涨,关键就在于银钱流向了购买玻璃制品,铁器……以及大明制造局生产的各种工艺品。
朱孙在信中还说,让百姓们争相购买无用之物,表面上看起来,会带坏社会风气。
但实际上,这是对底层百姓的拯救。
他们会觉得日子越来越好。
因为一天赚的钱,用来买米,就能吃一个月。
其余二十九天赚的钱,都用来买镜子,买玻璃摆件,买铁制品铜制品……以后如果棉花羊毛供应充足,还可以用来买数不清的衣服等等!
人的欲望无穷无尽,百姓们并不会因为吃饱了肚子而偷懒不工作。
相反,他们会为了购买这些“无用之物”,努力工作。
“奢靡之风”,会成为他们生活的目标,工作的动力!
他们会追求更漂亮更好看的衣服,他们不满足于衣服只能穿暖御寒。
他们会想要房间里的装饰更漂亮,不满足于用房屋简单的遮风蔽雨。
他们还想吃更好吃的山珍海味,想要吃大厨烧制的美味佳肴,而不仅仅是填饱肚子。
他们想办比别人更奢华的婚礼,想戴金项链金耳环……他们想在外人面前表现得更有面子……
当追求奢华,追求攀比,成了新的社会风气,绝大多数人,都会臣服于这种风气下。
他们甚至愿意为此而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的工作。
这看起来是很“坏”的社会,风气腐化,人心不古,人人都在追求“攀比”。
但它至少非常稳定。
因为那时候,粮食依然能维持在很低价格。
即使最穷的穷人,也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填饱肚子。
大家便不会再冒着杀头的危险来推翻朝廷了。
如果真有人活不下去了,只要他能看空看透社会风气,丢弃外界无用之物,不追求人前的面子,不好任何虚荣,那他马上就能活得非常轻松!
可这样的人,注定只是极少数。
身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看不透的,也放不下“面子”的。
所以,他们会自愿做牛做马去努力工作。
可不管他们怎么抱怨苦,抱怨累,抱怨压力大,他们又绝不会舍命造反。
因为如果他们真有不要命造反的勇气,又怎么会连“面子”这种身外之物都放不下呢?
如果他能放下“面子”,不追求和别人“攀比”,不追求好看的衣服,不追求更大的房子,更好看的马车……只求简单的吃饱穿暖,那他本来就可以生活得十分轻松,他又何必造反?
这是一个完美的闭锁循环。
在那个“礼崩乐坏”,追求“奢靡”的社会里,放得下的人不需要造反,放不下的人不可能造反!
朝廷的统治,自然稳定无比。
当然,并不是说,在那样的社会,礼义廉耻,道德文章,就不重要了。
相反,朝廷仍然需要大力宣传。
特别是对待官员上面。
要让官员保持清正廉明,因为还要靠官员去维护社会的秩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