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一十八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要插上大明王旗!【3 / 4】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用文官挟制武将,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可实际上,由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厌恶,反而经常性的坏事。

武将们偏要和文官对着干。

文官也经常故意为难武将。

真到了打仗的时候,往往会因此而遗误战机。

类似的教训,多得数不清。

以后由武将组成军务处,统率指挥全军,至少这种彼此故意为难的情况,会大大减少。

下面的中低阶将领,知道是带自己的大将下的命令,而不是文官系统的命令,也会更加坚决的服从。

文官们有各自不同的山头。

武将们又何尝不是呢?

直接用不同山头的武将相互制衡就行了。

何况,武将要起兵造反,或发动兵变,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自己必须在军中带兵,要亲自掌控。

可一旦成为军务大臣,要在金陵城内办公,便远离了一线军队和士兵。

如此一来,反而杜绝了他们利用手中兵权,发起兵变的可能。

参谋处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发布调兵令。

吏官处负责对军中将领进行考核,升迁任免。

都察处专门纠察不法将领。

又有刑事,法务,审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监管。

机要处则主要是保证军令的严密性以及上下畅通。

如今普通地方官员的一般奏章,已经直接走邮传部邮传系统邮送至京城,让官员上奏的成本大大降低。

但在朱允熥看来,虽然朝廷对邮传部的管制极严,可将近乎所有的通讯,全部交给邮传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虽然他相信邮传部不会也不敢背叛大明。

毕竟,邮传部只是一个普通行政部门,而非暴力机关,本身也没有谋反的能力。

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就算作为一个整体的邮传部是绝对忠心的,可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邮传部的官员都是忠心的。

万一出了一个不顾一切的疯子,又刚好是邮传部某地的负责官员,他再利用手中的职权,切断通信……哪怕只是切断极短一段时间,都有可能给大明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军国大事,非比其他。

后世的现代军队,也都是通过多条链路,多种方式来保证通信畅通,而不是指望单一的通信方式和通讯链路。

机要处便是专门负责在大明的军事系统中传递军事情报和命令的机关。

事实上,往后地方派出巡抚巡按等大员,地方上重要的奏章,仍然会走原来的奏报系统。

只不过,奏报系统的规模大减,仅维持最小的规模。。

情报处则是军方的情报机关。

情报系统是很忌讳全部都交给一个机关执行的。

虽然姚广孝的大明情报局已经运转得极好了,但朱允熥还是打算在军事系统内,再另设一个情报处。

如此一来,万一姚广孝的大明情报局安插在别国,在海外某一地区的情报系统被人发现,遭到破坏,大明的情报消息,仍不至因此而中断。

何况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渠道打探情报,相互对照,来从错综复杂的消息中,判断消息的真假,本就是情报系统的基本操作。

军事情报系统同样也有对内的功能。

主要是监控白莲教余孽等“反贼”的动向。

包括追查可能与他们勾结的军事将领。

若发现有地方官员也在其中,则上报军务处,再由军务处移交政务处进行处置

诸如此类,各司其职。

军事系统内部自成体系,但没有谁能一人独掌大权。

重要的事务,最终还是要由他这个皇帝来决定。

朱允熥又道:“军务大臣,暂且便由梁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大将朱能、张辅、还有你们五个担任。”

“不在京之人,只领军务大臣之名,不负责军务处的具体事务。”

“凡军务大臣,授一品衔。”

“封爵不在此列。”

“外遇其他官员,其礼遇以一品衔论,不以爵位论,以示文武平等。”

“遇军国大事,军务大臣可上书与朕言事。”

“朕有决断者,军务处只可领旨遵照执行,不得再有异议。”

“其他朕交付处置之军国大事,军务处方可自行决断。”

武将和文官不一样。

位高权重的文官,都是京官。

地方上如今还是三司分治,新设立的巡抚巡按尚未派出,没有哪一个能称得上是朝廷大员。

可武将需要出去统兵,在外面的,反而有不少是官阶极高的武将。

若不将他们封为军务大臣,恐怕这些人会很不满。

但他们不在京,只领一个虚衔,不管实务,却是天经地义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