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五十七章 草民之危与朝廷大事!圣旨!【2 / 3】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负责管理档案的书吏,听闻左都御史发怒,吓得脸色煞白,不敢有丝毫耽搁,如同一道疾风般,迅速冲进档案房。

在那堆积如山、杂乱无章的废弃书信堆里,一番紧张焦急的翻找后,终于找到了那封血书。

杨士奇快步上前,接过血书,缓缓展开。

刹那间,那触目惊心的鲜红字迹,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入他的眼帘。

“都察院的大人们,小民叩首泣血,求您为草民做主,救救我那苦命的家人!”

“草民本是大明普普通通的百姓,一家人本本分分过日子。”

“谁能想到,灾祸突然降临。”

“前些日子,有一伙人花言巧语,说海外有大把的钱财可赚,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草民的儿子一时糊涂,信了他们的鬼话,跟着去了。”

“可谁知道,这竟是个天大的陷阱!”

“我儿子到了海外蛮荒之地,就被那些黑心的恶徒囚禁起来,沦为奴隶。”

“据侥幸逃回来的人说,他们根本不付任何工钱,却每天都要做着牛马一样的重活。”

“吃不饱、穿不暖,稍不顺那些恶人的意,便是一顿毒打。”

“身上到处都是伤痕,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更让人痛心的是,和我家人一起被骗去的,还有好多同乡,男女老少都有,他们也都遭受着同样的折磨。”

“恶徒丧尽天良,被囚禁之人种种惨状实不堪入目,女子遭受万般凌辱自不待言,甚至被斩手斩脚,掏心掏肺,亦不计其数。”

“言语难以形容其悲惨,只恐污了大人们的耳目。”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如刀绞,只恨自己无能,不能立刻救儿子回来。”

“如今朝廷鼓励咱百姓出海谋生计,可要是任由这些恶徒为非作歹,谁还敢冒着生命危险去啊?”

“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吗?”

“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只能向大人们求救了。”

“恳请都察院的大人们,把我的这封信上呈给朝廷。”

“求陛下大发慈悲,派兵出海,救救那些被困在海外的可怜人。”

“让他们能早日回到大明的土地,和家人团聚。”

“草民在这里,给各位大人们磕头了,盼望着能早日得到朝廷的回应,救我家人于水火之中!”

这封信言辞质朴无华,通篇皆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不难看出,写信之人应是有些许文化基础,虽非饱学之士,却也读过几年书。

这般大白话的行文风格,在当下的《大明日报》上屡见不鲜。

毕竟《大明日报》意在面向广大黎民百姓,力求让底层民众都能轻松读懂、听明白。

正因为如此,《大明日报》才能有那般大的销量。

写信之人,亦是采用了这种平实的表达方式。

然而,尽管言语平实,字里行间所饱含的绝望与哀求之情,却如汹涌浪潮,扑面而来。

加之此信是以血书写就,虽时隔已久,可当杨士奇展开信件时,仍隐隐能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淡淡血腥之气,令人触目惊心。

杨士奇缓缓闭上双眼,脸上满是沉痛之色,长长地叹了口气。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信折好,轻轻放入怀中,转身便欲离去。

就在这时,刚才那名曾怒发冲冠的御史开口了:“杨大人,且慢一步。”

杨士奇闻言,停下脚步,缓缓转头,目光如炬般望向此人。

只见那御史抬手拱手,微微躬身作揖,说道:“我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日里发生的各类案件数不胜数。”

“这封血书求救,所讲述的不过是远在海外发生之事。”

“朝廷早有明文再三提醒,百姓若前往海外,必将面临种种风险,一切后果需自行承担。”

“如今这些人遭人哄骗,被囚禁为奴,陷入困境,实乃咎由自取。”

“朝廷又怎能为了区区几个草民,便兴师动众,派大军远赴海外进行营救呢?”

“杨大人对这件事的关切,恐怕有些太过吧?”

说到这里,那御史脸色一沉,话锋一转,语气愈发凝重。

“方才下官呈交给杨大人的那封信,其中内容乃是诽谤朝廷、诋毁圣上,这才是关乎大明江山社稷的真正大事。”

“这段时日以来,诸多狂悖书生纷纷向都察院投寄书信,谈及梁国公在女真推行分田地、改税制之事。”

“他们对此大肆叫好,还强烈要求在我大明境内也实施此策,妄议朝政!”

“为达目的,这些人不惜造谣生事,编造出大明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荒谬谣言。”

“恶意诽谤朝廷,诋毁圣上的圣明。”

“如今,在圣上的英明治理下,我大明蒸蒸日上,百姓生活安定富足,收入大幅增长,正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远征草原、女真的战事,亦大获全胜,朝廷即将为此举办盛大庆典。”

“值此盛世辉煌之际,又怎能容忍这些逆贼口出狂言,造谣生事,损害陛下的圣誉呢?”

“此等歪风邪气绝不可助长。”

“若朝廷对此听之任之,只会引得更多人效仿追随。”

“当下之时,必须杀鸡儆猴,对那些写信的书生予以严惩,狠狠打压这股不正之风。”

“让他们知道,朝政不可随意妄议,朝廷的威严不容诽谤,陛下的圣誉更不容诋毁”

那御史越说越激动,情绪愈发高涨,胸膛剧烈起伏。

深吸一口气后,又接着说道:“杨大人,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那封侮辱圣上的信,您觉得可暂且搁置,容后再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