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允熥的怒!问罪!出征!【2 / 3】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你刚才也承认,他们是迫不得已才写信给亲人朋友,那便是情有可原。”

“他们在异国他乡,被囚禁于暗无天日之处,饱受凌辱与折磨,朝廷非但不怜悯他们的苦难,反而要去追究他们的罪责,这实在是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那位坚持治罪的大臣面色一凛,神情严肃回应道:“被歹徒凌辱折磨,可以一死来保住气节!”

“怎能靠出卖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写信诱骗他们,来换取一时的平安?”

“难道仅仅因为自己陷入险境,就可以毫无底线地出卖亲人、出卖朋友,以此来脱困吗?”

“倘若这种行为都能被谅解,那么,敢问那些在战场上被敌人俘虏的人,是不是也能堂而皇之地出卖国家,将军事机密透露给敌军,只为换取自己的平安,甚至荣华富贵?”

“这些人为了不受折磨,连自己的至亲之人都能出卖,出卖国家也是顺理成章吧?”

“这样的人,若不严加惩处,我大明的纲纪伦常何在?国法威严又何在?”

这一番话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间,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

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竟都无言以对。

不得不承认,他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令人难以反驳。

就在这时,又一名大臣稳步出列,神色恭敬,拱手拜道:“陛下,若朝廷是打算以此为契机,对暹罗、蒲甘二国开战,以扬我大明国威,拓展疆土,臣绝无异议。”

“自陛下着手训练新军以来,我大明军队锐不可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陛下乃明哲之君,能怀远以德。”

“臣对陛下的眼光和能力,深信不疑。”

他微微停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恳切而又忧虑:“然而,若陛下只是出于一时的义愤,便想出兵海外,解救大明子民,臣恳请陛下慎重考虑。”

“据适才所奏,遭到囚禁、沦为奴隶的大明子民,多达数万之众。”

“但其中遭绑架而去的,所占比例极少,绝大多数人,都是轻信了歹人描绘的发财美梦,才主动前往暹罗、蒲甘。”

“又或者是被自己的亲戚朋友所骗。”

“这些百姓皆是成年人,并非懵懂无知的三岁孩童,他们理应有自己的分辨能力。”

“既然是自己上当受骗,又怎能怨怪他人?”

“朝廷总不能事事都为他们兜底。”

“若是有强盗公然在我大明境内强行掳人,那朝廷自然责无旁贷,必须全力管治,护百姓周全。”

“可如今是他们自己轻信他人,被拐骗至海外,朝廷实在是管不了,也没办法管,更不应该去管。”

“所以,臣以为,朝廷只需在《大明日报》上将此事公之于众,同时责令各官府衙门张贴告示,提醒百姓注意防范此类骗局即可。”

“至于抓捕歹徒、解救百姓之事,应当量力而行。”

“陛下心怀天下,慈悲仁义,纵千古名君,亦有所不及,自是不愿看到大明子民遭受如此劫难。”

“然人力终有穷尽之时,百姓自己的事情,终究还是得由百姓自己负责。”

“若是那些歹人胆敢踏入我大明境内,官府定当将其抓捕归案。”

“可他们远在海外,朝廷为了本不应管的事情,大举兴兵,实在是没有必要。”

“臣请陛下三思!”

他话音刚落,身旁一位大臣立刻出声质问道:“照你这么说,朝廷就对那些被囚禁、被逼迫为奴的百姓坐视不管了?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这是他们的命数,怨不得旁人。”那大臣神色冷漠,语气平淡。

“朝廷正好借此机会,让百姓们长个记性。”

他微微抬眼,扫视一圈,继续说道:“朝廷要是事事都插手,百姓就会事事依赖朝廷,便会如同一个永远也长不大儿童。”

“可朝廷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总有鞭长莫及的时候。”

“到那时,百姓反倒会埋怨朝廷。”

“所以,朝廷不如不管,让他们接受这血的教训,自己学会提高警惕,这才是长远之计。”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众官员皆陷入了沉思。

在这封建社会,一直奉行“无为而治”的理念。

民不举,官不究。

莫说大人被骗,就算是小孩子被人贩子拐走,除非苦主自己能抓住人贩子,扭送到官府,否则,官府也只是派出差役在附近象征性地寻找一下,随后便不了了之。

大人在外地被强盗匪寇掳走、骗走,官府更是不会理会。

毕竟,受限于信息传播和交通条件,派衙役到外地办案,实在是不切实际。

像今日这般在朝堂上讨论营救被拐骗囚禁在海外的百姓,在以往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朕听闻,拐骗我大明百姓的歹徒,都是我大明子民?”

就在众臣沉默之际,一直端坐在龙椅之上、沉默不语的朱允熥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威严。

“回陛下,正是如此。”姚广孝恭敬地躬身行礼。

此刻他身着朝服,并未身披袈裟,同样以“臣”自称。

“臣已查明,拐骗百姓的歹徒多来自福建一带,尤其是福建的清溪等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