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闻外面的喧闹声,吴肃宁猛地站起身来,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脚步匆匆地朝着门外走去。
刚一踏出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震。
只见大批身着崭新捕快服饰的人马,手持短枪,将县衙围得水泄不通。
清溪县的捕快们,个个满脸紧张与焦急,手持武器,与这群不速之客对峙着。
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这场冲突。
清溪县的众捕快们一看到吴肃宁出现,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顿时有了主心骨。
一位平日里与他交情深厚的捕快头目,快步上前,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头,您可算来了!”
“这些家伙自称是刑部缉盗司的,一来就把县衙围了,还让咱们全体缴械。”
“您说,这可咋办?”
话音刚落,对面的人群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迅速让出一条通道。
一位身着官服、眼神锐利、面容干练的汉子大步上前。
他神色冷峻,二话不说,直接掏出一块紫金腰牌,声音洪亮:“你就是清溪县尉吴肃宁?”
“老子乃是缉盗司郎中纪纲,奉旨前来清溪查案,希望你能老实配合,莫要自误!”
纪纲虽然做了官,但却江湖气习不改,仍喜欢以“老子”自称。
一则是他觉得这样十分威风。
二来嘛,也是有意维持自己江湖人的“人设”!
在纪纲看来,朱允熥能用他,有一半是靠自己的本事让对方赏识,另一半则是江湖人的“身份”。
皇帝陛下要荡平江湖,就需要深谙江湖门路的人。
毕竟,江湖水深,那些只知读圣贤书的文官,哪里懂得这其中的许多弯弯绕绕的。
让他们来清剿江湖人物,多半是浮于表面。
只要那些江湖门派稍微蛰伏,文官们就会以为他们不存在了,消失了,找不到了!
只有自己这等本身就是出身江湖的人,善于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懂里面的门道,才能深入下去,将那些喜欢交际朋友,“以武犯禁”的江湖人一网打尽。
当然,这都是纪纲在瞎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可纪纲心中坚信这个“猜测”,也就继续维持江湖人的“人设”。
吴肃宁的目光瞬间被那块腰牌吸引。
他眼神如炬,紧紧盯着腰牌,仔仔细细地打量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只见上面清晰地刻着“刑部缉盗司”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旁边则是“郎中纪纲”几个小字,下面还有一行字:“凭此印证明身份,办理案件”。
腰牌制作得极为精致,雕刻工艺繁复,表面还涂着一层奇异的变色防伪涂料,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
这等工艺,放眼整个大明,也只有原来大明制造局,现在大明资产部麾下的工厂,能制造得出来。
一般的工匠,就算想伪造,也无从下手。
吴肃宁心中暗自思忖,看这群人的气势、着装,结合之前捕快汇报的消息,他断定这些人大概率真是刑部缉盗司的。
刹那间,吴肃宁只觉得心跳陡然加快,紧张的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刚刚还在屋内谈论纪纲,没想到转瞬之间,正主就到了眼前。
吴肃宁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神色严肃,语气中正平和却又不失坚定:“这块腰牌,乍一看倒是没什么问题。”
“不过,自陛下登基以来,三令五申,无论做何事,都得严格依照朝廷规定行事,绝不能仅凭一块身份令牌,就肆意妄为。”
“之前主管刑部的朱高煦,自持身份尊贵,在手续不全的情况下,便前往军工厂领取枪支弹药。”
“军工厂的厂长和厂督,因畏惧他的权势地位,不敢违抗,违反朝廷流程规定,破例给付,最终酿成大祸。”
“这前车之鉴,犹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
“吴某身为一县县尉,身负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与差错。”
“即便你真的是刑部缉盗司郎中,也不能仅凭身份,就不分青红皂白,便将一县的所有捕快全部扣押。”
“若要如此,必须拿出福建按察使司出具的公文,这才符合规矩流程。”
“否则,请恕吴某难以从命。”
吴肃宁表面上说得义正言辞,可内心却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那些在外作恶的“人贩子”,时常会悄悄潜回清溪家中。
说不定此刻,就有不少人还藏在县里。
纪纲行事作风如此狠辣果断,一来就要收押清溪县衙所有捕快,接下来肯定会派人去那些人贩子家中抓人。
万一真被他抓到几个,麻烦就大了。
他心里清楚,照这情形,要是在清溪再抓一批“人贩子”,自己这个县尉,不仅当不成,很可能就得下大狱。
再者,即便那些“人贩子”不在清溪,他们的妻子儿女等家人大多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