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事与财政的革新,斩除积弊!【1 / 3】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的语气恭谨中透着妥协之意,显然已感受到帝王威压下的深意,不敢再多置喙。

毕竟,在两人看来,将累进税制给暂时拦下来了,已经算是很成功了。

在皇帝面前,又岂能要这还要那?

却不知,这般想法,早就在朱允熥的算计之中。

“好!”朱允熥闻言,眉宇间骤然绽开一抹喜色,声音朗朗,难掩胸中振奋。

此事的进展,比他最初的预想还要顺遂几分。

“第三项新政举措,便是对旧有的差役制度进行彻底革新。”

“治国之道,首在治吏。”

“寻常百姓平日里鲜与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直接往来,他们打交道的,多是那些奔走于街巷之间的衙役。”

“然而长久以来,衙役这一群体始终游离于吏部的管辖之外,未能纳入严谨的吏治体系。”

“若不对其加以严加约束,任由地方主官恣意妄为,肆意操弄权力,国家的治理根基便永无稳固之日。”

“更何况,若朝廷坐视不管,不予干预,地方上的实际权柄难免落入那些盘踞一方的地头蛇之手,民怨沸腾,国本动摇。”

“因此,革新差役制度,已是刻不容缓之举。”

“从今往后,各级官府衙门的差役选用,皆须遵循名录制度。”

“每一名差役的身份信息,需录入名册,逐级上报至上级官府衙门审核备案。”

“一经确认,即便是地方主官,也无权随意将其革职,更不得私自招募人手。”

“而要和官员一般,统一纳入朝廷的考核之中。”

“招人进行统一考试,开除严格按规矩制度办。”

“各衙门的差役人数与人选,皆须严格定编定员,不容逾越。”

“对于现存的差役队伍,将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与整肃,汰劣留优。”

“凡新任官员赴任,其随行仆役一律由朝廷统一调配。”

“官员可在朝廷划定的范围内自行挑选人手,但严禁私自聘用师爷、杂役之类的人员,更不得将官府内部的机密事务泄露给外人,违者必究。”

“同时,对财政管理进行全面革新,实行预算约束。”

“各级官府须在大明银行设立专属国库,所有收入款项,无论来源为何,皆须全额存入国库,纳入朝廷监管。”

“凡涉及开支,每年年初需详细列出预算清单,报送上级官府逐级审批。”

“为应对突发状况,可酌情预留一笔活动资金,但数额须严格控制,不得过量。”

“待预算核准无误后,方由国库统一拨款执行。”

“收入与支出,泾渭分明,两条线并行,互不干涉。”

“今后,凡官府派遣衙役外出征收税赋、杂费或罚款,百姓缴纳的每一文钱,不论因何缘故,皆须开具正式收据,注明事由,款项随即存入国库,严禁任何人私自截留或挪用。”

“衙役不再是地方豪强的私兵,而是朝廷律法的忠实执行者。”

“财政不再是私欲的温床,而是国家运转的坚实后盾。”

“如此,方能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还朝廷一个清明政令。”

……

在农业时代,国家治理之道往往简单朴素。

许多事务,官府只需秉持无为而治的理念,置身事外、不加干预,便已是最妥帖的治理方式。

然而,当大明迈入工业时代的门槛,一切都会天翻地覆。

社会结构骤然复杂,治理的方方面面也随之脱胎换骨,与旧时截然不同。

对此,朱允熥心中清明如镜。

若大明开启证券市场,引领社会全面迈向资本与工业并存的新纪元,而官府却未能顺应潮流、及时革新自身的治理模式,整个国家必将陷入混乱不堪的泥沼,秩序崩塌,民心难安。

放眼真实的历史长河,无数王朝的兴衰都印证了这一点。

绝大多数统治政权在时代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因未能适应巨变而被历史的洪流推翻,或重建新生,或就此殒地。

运气青睐者,乘势而起,踏上飞速发展的坦途。

时运不济者,则自此沉沦,难以翻身。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若不顺势而为,便只有粉身碎骨一途。

如今朱允熥,正以雷霆之势推动大明的资本化与工业化的浪潮,其进程之迅猛,远超历史上任何一国的脚步,疾如风驰电掣。

若依循原本的节奏,国家尚能赢得些许喘息之机,留出一段宝贵的时间去试探,摸索前路。

这也是历史上正常的发展转迹。

可如今,他选择让大明这条船全速疾行,一年便相当于自然发展下的十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这意味着,大明已无暇在黑暗中缓慢探路。

朱允熥只能凭借自己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从一开始便站在顶层设计的制高点上,重新锻造大明的官僚体系。

若非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付出的代价或许高昂到难以估量,甚至动摇国祚根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