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78章 大会开始【1 / 1】

闲来垂钓碧溪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诸子百家们再次踏入咸阳宫,眼前所呈现的景象与之前那场奢华至极的宴会布置相较,可谓是天差地别。

原先那满是珍馐美馔、金碧辉煌的宴会陈设,此刻已被清理得一干二净,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弥漫着浓郁学术气息的独特风格,其布局之精妙,竟与那赫赫有名的齐国稷下学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甫一进入宫门,首先闯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无比且四四方方的广场。

广场的地面由一块块青石板精心铺就,那石板间的缝隙细密得犹如发丝,整齐得好似用尺子丈量过一般,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严谨与秩序的真谛。

广场正中央,一座巍峨高大的讲坛拔地而起,宛如一座耸立于天地之间的山峰。

这讲坛由坚实无比的木材搭建而成,其表面经过能工巧匠们的精心打磨,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又醇厚的光泽,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智慧的沉淀。

讲坛的四周环绕着雕花栏杆,那栏杆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栩栩如生,有振翅高飞的飞禽、矫健奔腾的走兽,亦有神话传说中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祥瑞之物,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巧夺天工的技艺。

讲坛之下,是一排排整齐有序排列的座位,这些座位呈扇形徐徐分布,渐次向远处延展。

座位之间,留有宽敞阔绰的通道,足以让人们行走自如,毫无阻碍。

每个座位皆由上好的木材精心打造而成,靠背和扶手的设计巧夺天工,完美地贴合人体的自然曲线,哪怕让人在此久坐,也绝不会感到丝毫的疲惫。

座位的坐垫选用的是柔软顺滑的锦缎,其色彩鲜艳夺目却又不失庄重典雅之态。

在座位的后方,是一圈圈渐次升高的旁观席。

这旁观席由青石砌就,每一级台阶都宽窄恰到好处,方便人们上下行走,毫无局促之感。

席面上铺设着厚厚的毛毯,那毛毯质地优良,触感柔软,以供人们舒适地就坐。

从旁观席的最高处俯瞰而下,可以将整个讲坛和座位区域一览无余,没有任何一处视觉死角,所有的景致皆能尽收眼底。

在讲坛的一侧,静静放置着一座巨大的铜钟。

每当有至关重要的发言或者需要引起众人高度注意之时,便会有专人敲响这铜钟,那悠扬而又深沉的钟声便会悠悠响起,犹如仙乐飘飘,能够瞬间传遍整个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讲坛的另一侧,则稳稳摆放着一面巨大的鼓,鼓身之上绘有神秘莫测的符文和图案,当鼓声轰然响起之时,能给人一种热血沸腾、振奋人心的强大力量。

整个广场的四周,矗立着一根根高大粗壮的石柱。

石柱上刻着历代先哲们充满智慧的名言警句,以及大秦帝国那庄严肃穆的律法条文。

石柱之间,悬挂着一幅幅巨大的锦帛,上面龙飞飞凤舞地书写着本次大会的主题和规则,那字迹苍劲有力,犹如铁画银钩。

广场的上方,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巨大天幕。

这天幕由轻薄如雾的纱幔交织而成,既能恰到好处地遮挡炽热的阳光,又不会阻碍清新空气的自由流通。

在微风的轻柔吹拂下,纱幔轻轻飘动,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子,给整个广场增添了一份灵动飘逸之美。

那些巧夺天工的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神奇的声学原理,使得无论人们身处广场的哪一个偏僻角落,都能够如同近在咫尺般清晰地听到讲台上之人的讲话。

哪怕是置身于最为偏远的旁观席之上,人们也能如同身临其境般真切地感受到发言者的澎湃激情与无尽智慧。

这样的精心布置,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大秦帝国对学术的无上尊重,又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其对诸子百家的宽广包容与殷切期待。

大会的规则清晰明了且颇为简单,那便是每一个诸子百家的流派皆有权派遣代表登上那庄严肃穆的讲台,去酣畅淋漓地阐述自家独树一帜的政治观点。

待其陈述完毕,再由扶苏以及稳坐于旁观席位的王公贵族代表进行深入探讨,而后权衡利弊作出最终决定。

没错,那庞大的旁观席位上坐着的皆是大秦帝国位高权重的王公贵族。

从李斯、冯去疾这两位权倾朝野的帝国左右丞相,到诸多功勋卓着、声名显赫的显贵们,他们个个神情严肃而专注,目光深邃如渊,代表的乃是大秦帝国官方至高无上的态度。

他们的存在,犹如一座座巍峨耸立的山峰,使得这场大会的氛围庄重而肃穆,仿佛连空气都凝结着凝重与威严。

这无疑是对诸子百家的一个变相考验,意味着这个场合绝非像稷下学宫那般仅仅是纯粹的学术探讨,唇枪舌剑间的思想交锋。

而是关乎到大秦帝国未来的治国方略与发展方向,是决定帝国兴衰荣辱的关键抉择。

果然,诸子百家目睹这个庄重威严的排场,都不由自主地敛容正色起来。

他们紧紧抓住这最后的宝贵时间,心急火燎地与自己同流派的同仁们进行最后的探讨,反复权衡利弊,精心推选最出类拔萃、最能代表本流派核心思想精髓的人作为代表,以期在这至关重要的场合一展风采,为自家流派赢得无上荣耀。

而后,诸子百家们开始陆续登上那神圣的讲坛,慷慨激昂地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起初,是一些相对冷门且规模较小的流派。

他们的代表怀着忐忑不安与满心期待的复杂心情登上讲坛,然而,他们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或是过于单一,缺乏高瞻远瞩的全面性和入木三分的深度;或是显得幼稚肤浅,脱离实际,犹如空中楼阁,难以付诸实践,落地生根。

听得在场的人都不禁在心里暗暗摇头,觉得这些主张犹如杯水车薪,难以应对大秦帝国当前所面临的错综复杂局势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求。

不过,介于大会严格的纪律要求,所有人都保持着良好的修养和端庄的仪态。

他们并没有贸然出声评论,也没有做出任何有失偏颇、不适当的动作,而是在每个流派阐述完自己的政治主张之后,都给予了礼貌性的鼓掌,以示尊重。

那掌声整齐划一,却又显得有些例行公事,缺乏真正的热情与认同。

其实,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清楚,真正的重头戏是在后面那几个当世显学的流派。

大家都在屏气凝神、耐心等待,期待着那些在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积淀和广泛影响力的流派能够横空出世,带来令人拍案叫绝、切实可行的政治主张,为大秦帝国的未来指明方向,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