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41章 扁食(馄饨)【1 / 1】

萧小啸哈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了,海蛎饼说完了主播就说说早餐的另一个主角,扁食吧。”

不等直播间的怨气爆发康强便迅速转移了话题。

[西瓜水:好啊好啊,听听扁食还有什么故事。]

[咕咕咕子:不是,我没吃饭啊!(哭)]

[何必迁就:主播快说,不想看海蛎饼了!]

“呵呵。”

碰巧的是这时康强点的扁食也送了上来。

康强用勺子捞起一个扁食让直播间能看见。

只见扁食两边伸出的角像是修女的帽子,看上去有一丝丝的俏皮,而且在煮熟后,扁食的皮薄得简直像一片锡箔,能透出内里的馅料,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扁食在各个地区都有各个地区的叫法,像在江浙沪一带,扁食被称为馄饨;在福建则称为扁食;在四川被称为抄手;而在广东则称为云吞。

而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字应该是馄饨,那主播接下来就说馄饨了。”

康强停了几秒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后开口说道:“我们先说有关于馄饨的历史传说,与四大美人当中的西施有关。”

[胳膊窝:西施?吾好有三,西施!西施!西施!]

[西瓜水:tui!]

[超级司机:tui!]

[垂搜看我:tui!]

康强哭笑不得的看着直播间弹幕那一排整齐的‘tui’,摇摇头赶紧开口说道:“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生俘越王勾践,就是卧薪尝胆那个勾践,而吴王夫差因此得到许多金银财宝,特别是得到了绝代美女西施后,更加得意忘形,终日沉湎歌舞酒色之中,不问国事。

而这年的冬至节到了,吴王照例接受百官朝拜,宫廷内外歌舞升平。不料饮宴之中,吃腻山珍海味的他竟心有不悦,搁箸不食。

却不想这一切西施全都看在眼里,于是西施趁机跑进御厨房,又和面又擀皮,想要做出一种新式点心来,以表达自己关心吴王夫差的心意。

面皮子在她手中翻了几个花样后,终于包出一种畚箕式的点心。

放入滚水里一氽,点心便一只只泛上水面,西施一个一个盛进碗里,加进鲜汤,撒上葱、蒜、胡椒粉,滴上香油,献给吴王。

吴王一尝,鲜美至极,于是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这为何种点心?”

西施则在暗中好笑:这个无道昏君,成天浑浑噩噩,真是混沌不开。听到吴王夫差问话,西施便随口应道:“馄饨。”

从此,这种点心便以“馄饨”为名流入民间。吴越人家不但平日爱吃馄饨,而且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还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反搜睡懒觉:美强啊!这脑子太好使了吧。]

[西瓜水:原来馄饨是混沌啊,我说怎么字那么像呢。]

[咕咕咕子:肚子饿……外卖还没到(哭)]

康强喝了一口扁食汤,感觉有点燥热便脱下帽子放在桌子上。

“刚才说了关于馄饨的传说,现在来说说馄饨的历史吧,馄饨的起源较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汉代扬雄《方言》曰:“饼谓之饨,或谓之餦,或谓之馄”,馄与饨初见于此。1978年,考古队在山东滕州发掘出距今约两千五百年的古代遗迹薛国故城,出土的一套铜器内存放有今天所说之“馄饨”,彼时并不以馄饨命名。”

[西瓜水:馄饨时间记载那么长的吗?算一算有两千年了啊!]

[何必迁就:主播这是开始说演变吗?有意思。]

“而最早出现“馄饨”一词的史书是三国时期魏国张揖的《广雅》:“馄饨,饼也。”

在这之后历代皆有迹可寻,馄饨二字也正式登上历史,并且宋代由于粮食种植技术的大幅提升,如“麦稻复种法”的成形和新作物品种的培育,使小麦、水稻双丰收,南宋时已是“苏湖熟,天下足”,这也为保证馄饨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宋代高怿的《群居解颐》一书有记载:“岭南地暖……入冬好食馄饨,往往稍喧,食须用扇。”

紧接着从明清开始的馄饨就开始呈现地方特色了,口味和做法都更加多元。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现在的名称。

例如北京有鼓鼓囊囊的多肉馄饨、山东人发明了油煎馄饨、苏州的馅心则是虾蟹鱼肉样样都有、广东人因馄饨在粤语中读音和云吞一样而直接改为“云吞”、四川称馄饨为抄手,以风格多样着称,这样不同的地域叫法也一直流传至今。”

[鱼非鱼,你是狗:吸纳,融合,发展,华夏的定律!]

康强喝了两口扁食汤又说道:“我们接下来说说馄饨外形的演变,从馄饨有记载以来,外形就有过多次变化。

北齐颜之推记载有: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宋代,上至帝王,下到百姓,皆以馄饨为佳品,制作的馄饨也多种多样,品类极其丰富,仅史书记载就有几十种之多。

其实早在唐代,文臣韦巨源进呈的《烧尾宴食单》中就载有“二十四气馄饨”,制作方法是“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一种馄饨有二十四种制作方法,已是十分精致;另一品种,“五般馄饨”能够做出五种花色,这在工艺上绝非易事。”

[龙龟薄纱鳄鱼:???不是,我刚进来就听到了什么啊!这馄饨怎么突然之间就感觉变成了我吃不起的样子了!(哭)]

[鱼非鱼,你是狗:……馄饨竟然在宋朝变成了我吃不起的样子!]

“根据五代末的记载:“金陵士大夫渊薮家,家事鼎铛有七妙。其一,馄饨汤可注砚。”也就是说他所煮馄饨汤底极为清澈,可用于磨墨写字,手艺极其神妙。

一直到了宋朝,前朝多种馄饨的制作方法传入民间,成为平常家宴,仅南宋都城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附近的馄饨店内就拥有椿根馄饨、十味馄饨、二十四节馄饨、丁香馄饨等等。

而丁香馄饨是设立于南宋临安城中央官署前六部桥旁的佳肴,有着“丁香馄饨,精细尤着”之美称。

又据《梦粱录》记载,早市上‘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吾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御街铺席,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

大家也知道,宋代突破了唐代市场限制,早市和夜市的出现加快了馄饨的普及,百姓也都可以一食其美味。

不过富贵人家并不满足与底层百姓食用同种馄饨,于是别出心裁,将馄饨的颜色、口味进行改良,“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以满足其新奇感。”

[何必迁就:果然,社会美食的进步还得靠这些纨绔子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