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44章 发展中的难题14【1 / 1】

山高路远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榆林市藤桥区,主要是指从东部合口港到榆林港之间的区域,其中最被工业部看重的,是位于铁炉港到合口港一带的海棠湾。

从三亚港出发,往东行走不久,然后折而向北,便能抵达铁炉港,也就是整个海棠湾的最南端,由此继续前行数十里,便是海棠湾的最北端,位于藤桥河入海口的合口港。

邵宏铭看上的,就是海棠湾沿岸的大片陆地。

这里不仅有平整的驿道,还有一条通达南北的河流,叫作郎岭水,直接在郎岭水里侧的陆地上建立化工基地,条件绝对优越。

像炼焦、硫酸制备、造纸等重污染产业,全部都弄到这边,省得继续祸害榆林港。

相比化工业对环境的损害,制铁业就是个弟弟。

炼铁放到榆林港属于无奈之举,制铁放到三亚河沿岸,是为了振兴港口贸易,而化工业直接放到藤桥区,则是考虑到三亚乃是核心区,不管污染了那条河,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说了说藤桥区的各项优势,邵宏铭话锋一转,开始介绍起化工业的三酸两碱来,仅凭咱们现在的条件,最有可能搞出来的,仅为硫酸一项。

至于硫酸的用途,实在是太广了,目前先在造纸上发挥作用,顺便把硅砖制备的问题解决了,再远一点,尝试一下蓄电池也是有可能的,总之都放在藤桥区,加上那里地盘足够大,绝对能搞出不少“奇迹”来。

随着邵宏铭一通解说,大家的心情再次高昂起来,先不管眼下这两套高科技设施能不能发挥作用,光是老邵描绘出的化工蓝图,就够大家兴奋一阵子了。

等展飞把午饭张罗过来,大家仍旧意犹未尽地讨论着,直接将用餐和开会混到一起,该吃吃,该说说,该问问,求知欲高的令人咂舌。

就连梁继盛都发声感叹,作为管委会领导,基本常识不过关,恐怕很难作出科学决策。

聊到最后,梁继盛干脆现场拍板,藤桥区的区长非老邵莫属,反正就是要权给权,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争取早日把咱们的化工产业搞起来。

孟庆祥第一个举手同意,凡是能挣钱的买卖,发展部都会全力支持。

待林志刚、符思南表态同意之后,邵宏铭激动地向众人表示,推动化工产业发展,是他来到新世界的最高理想,今后定会全力以赴,为咱们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对邵宏铭来说,区长本身并没啥吸引力,关键是权力管用,能让他在藤桥区尽情地折腾化工业。

议事结束之后,众人从院子里出来,在林志刚、邵宏铭的引领下,将罗村的各处设施参观一遍,这才告辞离去,直奔南边的安由造船厂而去。

到了造船厂,已是日色西斜,大家各自找地方安歇,陆冠南陪着梁继盛、孟庆祥等人来到一处场院,一边让后勤准备些夜宵,一边招呼大家在屋前木棚中坐下,言语中对管委会一行的到来尽是欢迎之词。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从第一批木头从保亭运到榆林港后,陆冠南的心情是越来越好,对于那些木器加工的活,更是来一个,拒一个,用它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老子好不容易能造船了,你们就别再来添乱啦。

众人刚刚坐下,梁继盛便迫不及待地向陆冠南询问,现在万事具备,可以造咱们自己的船了吧?若是全力以赴的话,新船多会儿能下水?

陆冠南兴奋地点点头,表示已经开始处理木料了,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明年这会儿就能见到新船,然后再过数月,稍后开建的第二条条船也会下水。

按照陆冠南和王海洋商量的计划,第一批先造两艘实验舰,算是积累经验,将船型、规制、各类参数一一固化下来,然后再开启快速造舰,差不多到后年,或者大后年,便能拥有华兴自己的海上武装舰队。

为了凸显其重要性,王海洋还给这批船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称作“曙光”系列。

面对如此节奏,梁继盛多少有些发愣,合着还需一年多,才能见到新船,居然还是试验性质?不就是造个木船嘛,用得着这么复杂吗?

见梁总神色狐疑,陆冠南连忙作出解释。

之所以将第一艘帆船的建造周期拉长到一年多,主要还是因为经验有限,加上咱们造的是一艘真正的“新船”,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建造、下水,已经算快了。

经验这块就不多说了,除了现代技术支撑之外,所有关于木制大帆船的建造细节,咱们这边基本一片空白。

汤家手里倒是有一部船书,经过汤岱的回忆、复写,里面尽是些图示,或者概略描述,一个精准的参数都没有,只能算是一本造船指南,距离现代社会的规范要求,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相形之下,陆冠南等人对港内广船,以及“金色世界”号的测量、计算,最终形成的设计文档,都比汤家那本船经有价值的多。

除了经验空白之外,新船的难度还在一个“新”字。

说白了,曙光一号与广船差异极大,倒是和番船多有相似,但也绝不是照猫画虎那么简单。

实际上,拥有整套船舶3d计算机辅助设计、建造系统(cad)的华兴人,是要在佛郎机造船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一艘线条更加优美,各项指标更加符合科学规范的新型战舰。

由此一来,华兴人建造的第一艘帆船,必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下,融合古代造船工艺的而来的“新型”舰船。

像这样一艘新船,自然不能锯开木头就上船台。

另外,涉及到木料干燥技术,夹板、船肋等重要部件的变形技术,各处桅杆的捆绑制备技术,都需要一点点摸索,最终形成规范、经验,并在后续造船中加以应用。

除了造船厂本身需要不断摸索前进之外,工业部还需配套完成帆布织造,火炮、铁弹制造,以及船用铁钉、铁箍等部件的生产工作。

若是赶不及的话,像船帆、铁钉等必需品,就得发展部组织人手,寻求外购渠道。

所有这一切,都将是一场从头开始的探索、奠基之旅,哪一个环节拖后腿,都会让建造工作停滞不前,若是遇到难关的话,停下来也是有可能的。

林林总总下来,基本和现代社会的大型系统工程差不多了,即便想加快建造节奏,怕是也没那个本事,更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

陆冠南给出一年的期限,已经是在倒逼自己加紧用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