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的长子救了自己的命,次子又一直是自己的肱骨之臣,只是容怀安远离朝堂,容怀远已经官居一品,内阁之首,左相之职,再无可封。
想来想去下旨给容怀远的夫人明黛“柱国夫人”的封号,再赏了些金玉之物,以示慰勉。
又过了十年,当今陛下传位于太子,容怀远告老辞官。
半年后,容怀安、容怀远兄弟俩被人看到各携夫人,四人结伴云游天下,四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说好了万一倒哪了辄就地安葬,那些年总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见到他们。
本以为四海升平。
可太子登基不到两年,将宫宴上一舞动天下的一名舞姬纳入后宫。
半年之内升至四妃之一。
前朝还未注意之时,后宫已是血迹斑斑,这位妃子心狠手辣,睚眦必报,偏偏荣宠极盛,陛下为了她一些小小的醋意与不满,便不惜杀掉让她不快的低位嫔妾以讨她欢心。
一时之间后宫之中人人自危。
当陛下一日之内无故降另外三位妃子的位份时,终于引起了前朝的注目。
据说这位宠妃不满自己得到的份例与其他三位妃子一样,陛下听了也有些为难,她的位份已经升得极快,再升怎么也得过段时日。
这宠妃不高兴了:“我不能升,她们就不能降吗?”在毫无错处的情况下,另外三位妃子被斥夺封号降了位份。
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当年宠冠后宫的杜贵妃。只盼当今天子不要重蹈覆辙。
可偏偏事与愿违,这宠妃势如破竹,先是贵妃,然后是皇贵妃。
皇后是陛下太子时的元妻,原太子妃,有皇后在,还封皇贵妃多少有些打皇后的脸了。
这位宠妃与陛下日日夜夜不分离,除了上朝,甚至陛下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她也陪着。
还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影响朝政。若是好的倒也罢了,但全凭个人好恶,偏偏又能言善辩。因为政令的相悖,或朝令夕改,实在令不少官员无所适从,有两位文臣因此进谏皇上。
不出半个月这两位文臣一位被贬,一位被杖杀。
众人皆道:“杜贵妃借尸还魂了。”
五年之后,皇后娘家满门抄斩,皇后因想杀皇贵妃而被陛下一剑穿心。
与此同时,边境强敌来犯。
一帮文臣武将,文不上朝,武不出征,满朝称病。
开玩笑,要去前线打仗,可自己的后方是这样的两位不干正事儿又权力滔天的。
容君珩在一帮文臣武将中向来有威望,这帮人从小时候起就听他的,一声大哥来了,便落针可闻,只等他的号令,当今天子已人心尽失。
容君珩对宋瑛感情至深,想起曾祖母的遗言,不愿反,提出瑞王之子,亦是皇家血脉,不若去封地将瑞王之子,当年的小王爷迎回京都,拥立为帝。
众人心里皆不愿意,瑞王之子与当今陛下一个姓,若是以后翻起旧账,今天这么多人的谋反言论与举动,都是要诛九族的。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情不愿的跟着大哥容君珩带兵前往封地,但走出不到十里,几个武将之后就借口起风了,为容君珩披上明黄色九龙披风,迎风抖开之后,为保兄弟们心安,容君珩从此以摄政王名义,实际执掌朝政。
陛下被软禁于深宫,皇贵妃被杀。
容君珩告天下,朝政拨乱反正,边境之仗打完之后将还政于瑞王之子,齐王。
韩章去世之前亦来庙中,如同两位高僧给宋瑛留书,一僧一道有给韩章留信,拆开,上面写着“观棋者归”。
韩章不解其意,五天后却不知想起何事,将儿媳妇容云缈唤来:“我知道如今百年世家其实由你执掌,那些人也尽数听你的。
长孙三元及第,才名天下闻,而今辅佐摄政王,将来韩家传到他手里,我也十分放心。
我死后丧仪从简,如今有大仗要打,孙儿不必守孝,国事要紧。
我死后,如果你母亲想起什么,将来她去世时若万一不想与我合葬,一切由她。”
………
小和尚等了五十年,终于可再相见一次。
此生不会有机会再见了。
这四人又要再闭关五十年时,“小和尚”忍不住问:“摄政王守诺将天下归政于齐王,齐王登基后,一直有传言,
文臣武将还是要保摄政王的儿子未来登基,如今只是摄政王说出去的话,他们也不敢闹,但齐王做完皇帝后,皇位还得还给他们的大哥,摄政王这边。
我已经六十了,能走你俩的路子,先知道结局么?”
高僧道:“可以,但知道后一起闭关。”
小和尚:……
行吧!
他刚答应,就如同开天眼一般,见到冲天的天罡紫气,他惊诧不已:“原来……”
”走吧,入结界了,五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