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见老太太不说话,陆清萍再接再厉,“有的时候,没有退路,脚下走的那条路才是最好的。你想想,离婚多丢人啊,她离婚了,还得住咱们家,你也跟着丢人。当然,最重要的是,燕家也算是有权有势的,李双宜二婚,还能找到什么好的?”
这话说到老太太的心坎里去了,虽然燕双青打人,不过论相貌论家世,李双宜都没有吃亏。
真要是离婚了,她也不可能让李双宜来住一辈子的。
她活着还行,要是死了,这家里压根就容不下李双宜。
双宜还是得再结婚的,二婚……确实没什么好的。
老太太还是犹豫,“万一,燕双青真的打她打得厉害呢,燕家看起来很硬气,燕母的态度也不客气,像是个恶婆婆。”
陆清萍明白,话说到这里了,其实老太太也不愿意李双宜离婚,更不想接手这个烫手山芋,怕麻烦。
偏偏又想让她过得好。
目前只需要一个台阶给她下了就行。
她笑呵呵的,拍着胸口保证,“没事,李双宜也算是傅尧的妹妹,真要是打得厉害,我保证傅尧能当她娘家兄弟一样出头,绝不让她吃亏。”
老太太沉吟片刻,合上了眼皮,“你让我想想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不就是担心双宜回来住,以她和傅尧从小到大的感情,和好是早晚的事,影响了你的婚姻么。”
陆清萍心说,她最不担心的,就是这个。
傅尧的态度,果真如他婚前所说,要是想和李双宜有点什么,早两年前就结婚了,等不到现在。
她要的,是李双宜离不了婚,在燕家憋屈着生活,过她最不想要的日子,把她逼疯。
她自然不会和老太太说这些,露出被看穿了的尴尬表情,哼了一声,“那又怎么了,我这也是为了傅尧好,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前能三妻四妾的,作风问题要不得。”
老太太白了她一眼,倒是也没再说什么,进了楼下的书房。
片刻后,又走出来。
“这是什么?”
陆清萍看着她给的信封,明知故问。
老太太吩咐道,“你拿着,明天抽空去一趟燕家,把信交给双宜。我身体不太舒服,要去疗养一段时间。”
陆清萍挑挑眉,果真如她所料,老太太的疼爱也不值几个钱。
她心血来潮的时候,爱李双宜爱得不行,好似能把一切都给她,其实也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以前特别喜欢李双宜,又念着跟李双宜她奶奶的旧情,还有报恩的心态,她非要傅尧娶她。
其实也不过是把这些感情外包,她就只管动动嘴皮,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只要达到目的。
现在没有人愿意给她托底,明知道李双宜离婚了,她的事儿还特别多,给个台阶,她就不管了。
她的意思,就是要出去躲了。
李双宜应该会明白,她要是离婚,也找不到老太太的人影的,那她就无家可归了。
看吧,所有劝当事人不要离婚,尽量忍着过下去的,要不就是能得到好处,要么就是怕自己因此麻烦。
李双宜不离婚,对于老太太来说,就是最省事的解决办法。
其实这样也无可厚非,毕竟又不是亲孙女,可她偏偏要做出一副,特别疼爱的模样来,那就让人恶心了。
哪怕她两面三刀的对象是李双宜,陆清萍都对老太太喜欢不起来。
典型的想要皇太后的权利,又不履行皇太后的职责,还想做得不露痕迹,真是又当又立啊。
“放心吧,这封信肯定会交到她的手里,您就安心的去疗养院休养,我会让她别打扰您。要是有什么事情,也会让傅尧出手的。咱们家跟燕家的关系,长辈不好说什么,傅尧也算是燕双青的大哥,他教训燕双青,合情合理,也不算大动干戈。”
“最好是这样。”老太太眼睛盯着她,“你不要阳奉阴违,要是你说的做不到,就是拼着家宅不宁,我也不会让你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的。傅尧毕竟是我孙子,我要是诚心不想让你们俩一起过日子,有的是办法。”
陆清萍扯扯嘴角,“你也别把我想的那么坏。”
老太太没说话,只是给了她一声冷笑,也不知道是信不信。
不过陆清萍无所谓。
信不信都没有关系,她确实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不止送信,还把线拆开来看了看,反正也没有封口。
不得不说,老太太写的一手好字,不愧是读过名牌大学的。
陆清萍却认了半天。
她学的字,是后来才学的,那都有字典了,基本上都是简体字,老太太写的信里头,几乎都是繁体字,她得辨认。
还是挺会劝人的,依陆清萍所见,李双宜看了这封信,大概会气得半夜都睡不着。
在信里,话里话外都是劝李双宜先别离婚,说的头头是道,先说燕家的身份地位不错,又说两人之间的孩子。
其次,替李双宜考虑了,等离婚之后二婚不好嫁,就算是嫁人,恐怕条件都不太好。
李家不认她,她的专业又是跳舞的,关键腿还跳不了舞了,没有一技之长。
要是离婚之后,和燕家交恶了,李家也不帮忙,虽然她可以帮找工作,可是现在的机关单位好像都要考试,她觉得李双宜可能考不进去。
而她以前的单位,都退休这么多年了,人走茶凉,想要不考试直接后门进入,难度也有些大。
所以,老太太在信里说,要是李双宜离婚,想要找工作,就只能是售票员之类的工作了。
这类工作福利待遇虽然还行,不过距离想要分房子,需要的时间很长,她怕是熬不住的。
再说,如果工作是这类似的,大概二婚找的男人也是差不多的,就连肉票都分不了几斤的,以后的日子过得得有多艰难。
所以综合考量之下,她建议李双宜,还是继续跟燕双青过,实在是要离婚,也得先借用燕家的关系以及自身的努力,先进一个机关单位才行。
结论其实是正确的,至少得有安身立命的资本才行,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利用燕家的关系,过得好一些,再想离婚的事情。
偏偏她的字里行间,都在说李双宜这里不行,那里也不行,几乎是一无是处,好似没有别的出路。
心高气傲的李双宜看了,不气死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