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可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督战一天的李信,回到城府,还未来得及休息,便收到了一条让有些意外的消息。
他虎目微眯,死死的盯着下方的传信兵:“飞鹰传书已经颇见成效,徐将军为何不用?还要派尔前来?”
“这,小的实在不知?”
传信兵心中惶恐,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手足无措的立在原地,内里忐忑不安。
大人为何不用飞鹰传书,其中心思哪里会告诉他们这些小喽啰,他们也不敢胡乱去猜。
李信皱眉,观其反应,心下一阵踌躇。
其实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夏军已经将飞鹰传书的真谛摸索出来了,之前没用,是因为时间成本太高。
培养一只合格的飞鸽,往往需要耗时三到五个月左右的时间。
加上前期摸索试验,一年多的时间就搞出来,速度已经算得上是很快了。
经过特殊筛选的飞鸽,其传讯的速度是毋庸置疑的,其中佼佼者,甚至能做到一日千里的壮举。
虽然这只是极少数的个例,但已经说明了其中的便捷,与快速性。
但正是因为夏军的飞鹰传书,普及还不成熟,成本太高。
不是什么紧急军情,各部将领们一般都舍不得用,还是习惯用快马传递。
当然如果遇到紧急军情,他们在快飞鹰传递的同时,也会加派人手快马通报。
因为相对于新事物,他们普遍心存疑虑,不会太过信任,一般会做多手准备。
李信心中无奈,只得道:“除了这件密函,公明可还有其他交待”
“报,大帅,除了密函,徐将军并无多余交待”
“只是!”传讯兵顿了顿,诚惶道:“临行前,徐帅密切叮嘱我等,务必早日将信函送到”
“还有徐将军有言,前线战机,稍纵即逝,希望大帅早做答复”
“嗯!”李信皱眉,将手中密函放下,然后道:“你且退下,至于常山战略,吾稍后会给徐将军回复”
“诺!”闻言,传信兵乖乖退了回去。
李信又对着门外吩咐道:“速去召集各部将领,前来议事”
“诺!”早有准备的侍卫,迅速领命。
脚步声渐远,李信重新审视案上舆图,目光在上党常山等地停留,凝眉细思其中破局之策。
根据徐晃来信,新来的冀州刺史王芬,似乎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其北上以来,处处轻视,行军列阵,亦有轻敌冒进之象。
所以徐晃便在信件中,委婉表示,希望主动出击,试探其中虚实。
若王芬果真是草包一个,徐晃希望改变防守策略,主动出击,吃掉王芬这路人马。
如此亦能早日结束东南战事,为其它方向,分担压力
虽然徐晃在信函上,说得很委婉,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东西,却让李信知道,徐晃这是在主动要权。
想要东南防线的主动权,甚至有可能还会改变依托城池,节节防守的既定战略
所谓临机之权,到了将领们的手中,具体如何应对,可就不是李信这个大帅能说的算的了。
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正也正是李信心中犹豫不决的原因。
东南防线,关乎夏军整体的战略,牵一发而动全身,李信心里自然是倾向于图稳。
但徐晃作为前线战场上的指挥将领,直面战场复杂情形,甚至决胜的战机,稍纵即逝,其中意见不得不慎重考虑。
“踏踏!”正当他凝眉细思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郭藴等人,快步走进大厅,抱拳见礼道:“主公!”
“见过大将军”
“大帅何事紧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