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温带的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民国时期中国陶瓷有以下特点与优点:
制作工艺
- 机械化生产: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加工程序,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 。
- 窑炉改进:多采用隧道窑,燃料用煤、气、油,窑温高、温差小,瓷器胎土瓷化完全,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
- 釉料处理:釉料经机械处理,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放大镜下气泡均匀且大小一致。
- 彩料配制:彩料科学配制,纯度高、杂质少,颜色鲜嫩有光泽,二次烧彩时小窑炉便于控制温度、时间和火向,烧坏彩面少 。
造型与装饰
- 仿古较多:多仿古瓷,从前代青花、五彩、粉彩等模式生产,如徐世昌定烧的仿雍正官窑器。
- 创新初现:受西方影响,造型和装饰更现代、国际化,出现新器型,如瓷板画,装饰有宣传时事政治内容 。
- 绘画为主: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内容丰富,包括人物、花卉等,一面绘画一面诗词文字装饰 。
艺术风格
- 文人气息:浅绛彩文人气息浓重,新粉彩改变绘画技法,部分瓷画从装饰发展为专门艺术,出现“珠山八友”等名家 。
款式多样:有堂名款、公司款、人名款、吉语款、纪年款和仿写款等 。
其优点在于制作工艺水平的提升使产品质量更稳定,如胎质细润、釉面光润、彩料精美等,为瓷器的长久保存和欣赏提供了保障;仿古瓷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古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精髓;创新风格和新装饰技法的出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发展注入新活力;众多艺术家参与使作品艺术价值提升,也为后世陶瓷发展奠定基础 。
以下是民国时期中国陶瓷的代表作品及作者解析:
珠山八友作品
- 王琦:善写意人物,以钱慧安风格为蓝本,率先在陶瓷绘画上使用西洋画技法,立体感强 。
- 汪野亭:最擅长创作山水画,以沈周、王石谷为师,融百家之长,开“汪派青绿山水”一派。其粉彩青绿山水四季图挂屏创作于1930年,构图错落有致,工写兼备,细腻又充满生机 。
- 王大凡:仕女画尤为着名,独创落地粉彩技法,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将色调填绘在瓷胎上,画意更浓 。
- 程意亭:以小写意笔法主攻花鸟,风格清新灵动 。
- 何许人:擅长花鸟雪景山水,沿袭用粉彩画雪景,开创粉彩雪景先河 。
其他名家作品
- 程门:浅绛彩鼻祖,最擅山水,近师清初“四王”,兼工人物花鸟 。
- 金品卿:擅长浅绛绘瓷,工于浅绛山水、花鸟和人物画,还擅画粉彩,受西洋水彩画与任伯年影响 。
- 王少维:御厂在籍画师,工人物兼山水,人物用笔疏简浅淡 ,造型严谨 。
- 王步:有“青花大王”之称,尤精于青花,其作品画意浑厚、茂朴、清新、遒劲,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风格 。
民国时期的瓷器艺术家们在多个瓷器制作环节展现了非凡的创造力,具体如下:
坯胎制作环节
- 改进工艺:为提高生产效率,艺术家们推动窑厂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加工程序,使坯体更加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胎土细润
- 创新造型: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瓷器造型,创造出了琼式瓶、灯笼瓶、扁壶、方形桶、圆形桶等,既融合了西方设计理念,又贴近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变化
釉料配制环节
- 科学处理:艺术家们对釉料进行机械处理,使其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且在放大镜下气泡排列均匀、大小一致,提升了瓷器的整体质感
- 创新运用:除传统釉料外,还引入西方的化学釉料和新的配色方法,调配出更加丰富、鲜艳且稳定的色彩,如“洪宪瓷”的珐琅彩,色彩明艳丰满,层次分明
彩绘装饰环节
- 融合技法: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艺术家,将传统的粉彩、古彩等技法与西方绘画的透视、光影等技法相结合,创造出了新粉彩工艺,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 创新题材: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加入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的内容,使瓷器具有了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
- 变革形式:出现了瓷板画这一新兴形式,将绘画艺术与陶瓷工艺完美结合,为瓷器装饰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使瓷器成为了独立的艺术欣赏品
烧制环节
- 更新窑炉:艺术家们引入西方的隧道窑等新型窑炉和燃料,提高了窑温,减小了温差,使窑内器物受火更加均匀,烧成的瓷器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
- 精准控温:烧制时采用小窑炉,能够更好地控制烧彩的温度、时间和火向,减少了烧坏彩面的情况,提高了瓷器的成品率和质量
民国时期的中国陶瓷对现代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艺术创新方面
- 绘画技法融合: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艺术家,将传统绘画技法与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了新粉彩等工艺,使陶瓷绘画更具艺术表现力,这种融合创新的理念为现代陶瓷绘画提供了借鉴
- 装饰风格转变:民国陶瓷在装饰上不再局限于传统元素,而是吸收西方绘画、雕塑和设计等艺术形式,造型和装饰更加多样化,这种创新风格促使现代陶瓷在设计上更加大胆,融合多元文化,满足不同审美需求
工艺技术方面
- 生产效率提升:当时各窑厂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加工程序,以及隧道窑等新型窑炉和燃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瓷器质量,为现代陶瓷工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彩料科学配制:民国时期开始采用科学配制彩料,纯度提高、杂质减少,且能更好地控制烧彩温度、时间和火向,现代陶瓷在彩料研发和运用上不断改进,使色彩更加丰富、稳定
人才培养方面
- 艺术家群体涌现:民国时期涌现出的一批优秀瓷器艺术家,他们参与瓷器制作的各个环节,其作品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为民国瓷器增添了活力和艺术价值,也为现代陶瓷艺术培养了人才、传承了技艺
- 教育与研究发展:这一时期的陶瓷实践为后来的陶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促进了陶瓷相关专业在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陶瓷理论研究的深入。
文化传承与收藏方面
- 文化传承载体:民国陶瓷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信息,其在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中所形成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陶瓷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们能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交融情况
- 收藏价值提升:随着时间推移,民国瓷器因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成为收藏市场的重要品类,其市场价值不断攀升,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和研究,也让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对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