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容音一如既往地忙碌,眉目间带着几分淡然的清冷,仿佛任何风波都无法扰乱她的平静。
然而,就在此时,一队异域服饰的侍从手捧鲜花和礼物走到了回春堂门前。
他们的衣着显眼,手中的花束五彩斑斓,礼盒更是装饰华丽,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北境王子阿克拉随之而来,身形高大,气势逼人。
他大步走到门前,将侍从手中的花束接过来,亲自递到沈容音面前,目光炽热:“沈姑娘,这是本王子特意为你准备的礼物,以表我的敬意。”
沈容音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他手中的花束,眉头微微一皱:“多谢殿下厚爱,但在回春堂,只谈病情,不谈其他。”
她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清冷。
四周的百姓被这一幕惊得瞠目结舌,纷纷低声议论。
阿克拉似乎并未在意她的冷淡,反而笑得更加热切:“沈姑娘,你的美貌与才华令人钦佩。本王子今日特意前来,只希望你能接受这份心意。”
他的话音刚落,回春堂门前却响起另一道清朗的声音:“沈姑娘的心意,殿下恐怕难以如愿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萧辞煜。
他缓步走到人群前,目光淡然地扫过北境王子,随即落在沈容音身上,眼中闪过一抹温柔。
阿克拉闻言,脸色微变,语气中多了几分不悦。
“二皇子,何时轮到你来多管闲事?”
萧辞煜不急不缓地转过身,目光如刀般直视阿克拉,声音淡然却充满威严:“本殿确实不该干涉回春堂之事,但若有人行不正之举,本殿便不得不多管闲事。”
阿克拉闻言,脸上的不满愈发显而易见。
“更何况,我萧辞煜,早已心悦于你。”
此话一出,场面顿时一片寂静。
围观的百姓纷纷瞠目结舌,目光在二皇子与沈容音之间来回打量。
北境王子脸色瞬间铁青,拳头不由得攥紧,显然对此言极为不满。
沈容音一时间也愣住了,她抬起头,目光与萧辞煜相对,眼中透出几分错愕。
然而很快,她便恢复了镇定,“殿下,如今并非讨论私事的场合,还请自重。”
她的话虽温和,却带着一丝疏离。
萧辞煜闻言,却并未露出任何尴尬之色,反而轻笑道:“沈姑娘果然与众不同。但无论如何,我的话绝非玩笑。今日之事,便让它传开吧。”
北境王子猛地将手中的花束丢到地上,转身离开,嘴里低声咒骂着什么,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宣言激怒。
沈容音站在原地,目光复杂地扫了一眼四周。
酒楼的临街二楼,温暖如春,香气四溢。
大皇子萧烁正倚在雕花窗边,手执酒杯,眼神透过半开的窗棂,落在对面回春堂门前的喧闹场景。
酒楼的喧嚣和满桌的珍馐佳酿似乎无法吸引他的半分注意。
他目光阴沉地盯着那不远处的一幕——
二皇子萧辞煜站在回春堂前,衣袂翩然,温雅如玉。
而沈容音面色冷然,却未显出丝毫排斥,任由萧辞煜与她并肩而立。
即便二人并无过多亲近之举,但那一份自然的默契,仿佛连寒风都无法吹散。
“好一个郎情妾意……”
萧烁冷笑一声,指节用力到泛白,将手中的酒杯握得颤动不止。
他看得出,萧辞煜对沈容音的感情早已不是秘密。
而沈容音虽冷淡,却没有彻底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份若即若离,反而更让萧辞煜迷恋。
萧烁一饮而尽手中的酒,眼中阴鸷之色愈发浓重。
他冷冷地盯着窗外的二人,心中的不甘与怒火翻涌而起。
“沈容音,她本该是属于本殿的人!她的聪慧、她的美貌、她的声名,本殿都可以为她所用。而萧辞煜,他一个连储位都不敢争的懦弱之人,竟妄想染指她?”
想到此处,萧烁的手不由得狠狠拍在案几上,发出一声闷响,引得周围的侍从纷纷低头噤声,不敢多言。
回宫时,天色已然渐暗,宫灯在寒风中摇曳,映照着萧烁铁青的脸色。
他一路疾步走入书房,屏退左右侍从,唤来了几名心腹幕僚。
书房内火光跳动,映得他的脸色忽明忽暗。
他站在案前,目光冷冷地扫过众人,语气中带着不加掩饰的怒意:“萧辞煜与沈容音的事,你们可曾听闻?”
幕僚们低头不语,心中却都明白,大皇子今日必是动了杀心。
片刻后,一名幕僚试探着开口:“殿下,二皇子虽对沈容音示好,但毕竟未曾有实质进展,殿下何必如此动怒?”
萧烁冷哼一声,声音冷厉:“未曾进展?你以为萧辞煜当众表白,沈容音便会如往常一般冷然?她虽聪慧,但到底是女子。女人最禁不起的,便是这样痴情的示爱!”
他目光一沉,冷声道:“若再让他们二人发展下去,不仅沈容音会彻底倒向萧辞煜,甚至连京城的民心,也会渐渐被他夺去。到那时,本殿的储位,又将如何?”
这一番话如同巨石落入水中,激起了满屋的波澜。
幕僚们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眼神,心中都明白,眼下的局势已然不同以往。
几日后,这天正是皇帝寿辰,京城的气氛热闹非凡,宫中更是张灯结彩,宫女与太监来回穿梭,忙碌而井然有序。
寿宴设在皇宫的大庆殿中,殿内珠帘垂落,香气萦绕。
文武百官与各国使臣济济一堂,气氛热烈。
萧烁端坐在一侧,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萧辞煜,又瞥了一眼坐在较远处的沈容音,眼底闪过一抹冷意。
礼物的呈送是寿宴的一项重要环节,百官和使臣们纷纷献上珍贵之物,各显其能,旨在博得皇帝的欢心。
轮到大皇子时,他从容起身,示意侍从呈上礼物。
一名太监双手捧着一方锦盒,缓缓走到御座前。
锦盒被打开后,露出一幅卷轴,正是大皇子重金聘请名家为皇帝绘制的《千里江山图》。
画中山川壮阔,江河浩荡,远近景物层次分明,令人叹为观止。
皇帝眼见这幅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夸赞道:“好画!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