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维(701 年—761 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后举家迁往蒲州,是唐代着名的诗人和画家。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少年才子:王维天性聪慧,九岁时便可作诗吟句。十五岁时,他和弟弟王缙离开家乡,游历长安,结交名士权贵。十七岁时创作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展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初入仕途:开元九年(721 年),王维进士及第,担任太乐丞,但很快因手下人私下舞黄狮子一案,被贬到山东济州,成了看粮仓的九品小官——司仓参军,在济州待了四年多。
亦官亦隐:离开济州后,王维曾在淇上隐居,后跟着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习顿教。开元二十三年(735 年),他向宰相张九龄献诗,被举荐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王维升为监察御史,同年秋季前往凉州,担任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期间创作了大量边塞诗,如《使至塞上》。后来他又回到长安继续担任监察御史等职。天宝元年(742 年),王维转任左补阙,开始经营蓝田辋川别业,并写下《辋川集》。
晚年经历:天宝十五载(756 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叛军俘虏,被迫担任给事中。叛乱平定后,王维的弟弟王缙上书为他赎罪,王维才得以赦免。此后,王维历任太子中允、中庶子、尚书右丞等职。上元二年(761 年),王维因病辞世,葬于辋川清源寺西。
2 主要作品:
诗歌方面:王维长于五言诗,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被称作“诗佛”。其诗歌现存约 400 篇,代表作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山居秋暝》描绘了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时的山村图景,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使至塞上》是其边塞诗的代表作,记述了出使边塞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悲壮情怀和孤寂心情;《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诗,在唐代被谱写成歌曲演唱。
文章方面:有《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白鹦鹉赋》《为画人谢赐表》等。
绘画方面:擅长草书隶书和山水画,首创宣晕画法,明朝董其昌推他为“南宗绘画之祖”,相传《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辋川图》《袁安卧雪图》《黄梅出山图》等是他的画迹,但如今大部已遗失。
3 艺术成就:
诗歌创作: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多样,基调自然优美、清雅冲淡。他将诗情画意、音乐美、禅趣高度结合,并将诗人形象和山水景物交融,苏轼评价其诗歌特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绘画成就:他在山水画中用水墨的浓淡渲染,采用“破墨”技法,用黑白二色表现无念无心的禅宗思想,打破了之前的青绿重色和线条勾勒的束缚,通过水与墨的韵味表现静谧的禅境,被后人奉为文人画“始祖”。
孟浩然(689 年—740 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世称“孟襄阳”,因未曾入仕,晚年隐居,又称“孟山人”“鹿门处士”。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隐居: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书香之家,9 岁时与弟弟一起在孟氏故园读书,作诗刻苦,少年时便诗才卓着。20 岁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风基本形成。23 岁时与好友张子容同在鹿门山隐居读书,期间作《夜归鹿门歌》,诗名在乡中有誉。
漫游求仕:25 到 35 岁间,辞亲远行,漫游吴越之地,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曾游洞庭湖,干谒张说,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干谒无果后归家读书,后又赴洛阳、长安等地求仕。
长安经历:开元十五年冬赴长安应进士第,次年与王维结交,王维为其画像,两人成为忘年之交。应进士举不第后,仍留在长安献赋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但因在玄宗面前诵诗“不才明主弃”,惹玄宗不悦,未得重用。
寄情山水:仕途受挫后,辗转于襄阳、洛阳等地,与姚崇后人交游赠诗。后又游历江南,寻访名山古刹,题壁赋诗。开元二十三年,韩朝宗欲举荐他,却因他与好友宴饮而错过约定。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辟他为从事,后因患背疽辞去幕府之职,回襄阳治病。
晚年离世: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北归途径襄阳,访孟浩然,二人相见甚欢,因纵情宴饮,饮食犯忌,孟浩然背疽复发,不治而亡。
2 诗歌成就:
题材风格:其作品以五言诗见长,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诗风清淡自然,不事雕琢,善于用平淡的语言描绘出自然景物的神韵和田园生活的闲适。例如《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整首诗意境清新,画面感强,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艺术手法:在创作上,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细腻入微,常常能以简洁的文字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比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他的诗歌还注重形象,情兴相会,将难以描摹的情感通过意象呈现得蕴藉深微。
影响:孟浩然被誉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对唐代之前山水诗的艺术风格有着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诗风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人物评价:在生前便享有盛誉,得到了许多诗人的赞誉。李白赞誉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杜甫称赞他的诗作“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韦应物(约 737 年 - 约 792 年),字义博,出生于京兆杜陵,是唐代官员、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任御前侍卫:韦应物出身于京兆韦氏家族,家世显赫。他十五岁时便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御前侍卫,过着奢华的生活,这段经历在他的《燕李录事》《温泉行》《逢杨开府》等作品中有所记录。
安史之乱后的转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蜀地,韦应物重返太学。此后,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走上仕途。
仕途坎坷:他先后担任过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吏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官职。在官场中,他刚正不阿,曾得罪不少人,也多次遭遇挫折和贬谪。比如在担任洛阳县丞期间,看到洛阳战后的荒凉景象,写下了相关的诗作;在滁州、江州等地任职时,对百姓的困苦生活深表同情,并在诗中有所体现。贞元七年(公元 791 年)从苏州刺史退职,被世人称为“韦苏州”,最后死于苏州官舍。
2 创作特点:
取材山水田园:韦应物以山水田园诗着称,这些诗大多是在滁州、江州和苏州做官时创作的。其山水田园诗具有写实的特征,既反映了他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又描绘了与他生活相关的具体内容,如斋宴、寄赠、送别等。
诗风平淡自然:他的诗歌风格平淡、自然,蕴含着一种“高趣”。如“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便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字里行间透露着闲淡情怀。
情景交融:在描绘自然山水时,主、客体并行,能将景色与诗人当下的心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诗歌呈现出独特的禅境和禅理。
3 主要思想:
家族情怀和家族意识:杜陵是韦应物的故乡,他的诗歌中多次出现“杜陵”以及“旧居”“旧庐”“故园”“旧丘”等词语,传达出了他的乡情和家族观念,既感念家乡的养育之恩,又表现出对祖宗的追念以及以韦氏家族为荣的心理。
亦宦亦隐的佛禅思想:韦应物身在官场,却过着亦宦亦隐的生活。他的许多诗歌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越,具有一定的佛禅思想,但他并未选择避世,而是带着这种隐逸的情怀,在官场中实现自己的抱负。
4 主要作品:韦应物的诗作有《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等。
5 历史评价与影响:
历史评价:唐代评论家皎然评价韦应物的诗如松树般高远、江水般清冽;白居易评价其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李肇评价他“立性高洁,鲜食寡欲”等。
文学影响:他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的梅尧臣专门研究他的诗歌,学习其平淡诗风;苏轼也曾研究过他的诗歌理论并进行效仿。中国文学史上还发生过“韦柳之争”的文学公案,许多文学名家都参与到这场辩论中,讨论韦应物与柳宗元的诗歌谁更胜一筹。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是河东郡,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也被称为“柳柳州”。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成才:柳宗元出生于长安,四岁时已熟读多篇古代辞赋,展现出极高的天赋。他的幼年在长安度过,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十三岁时随父亲在湖北、江西等地游历,增长了见识。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士,同年考中的刘禹锡成为他的好友。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柳宗元考取博学宏词科,历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等职。
参与革新: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永贞革新,负责革新朝政的舆论宣传工作,写作了一批配合革新事业的文章。然而,这场革新因触动了宦官和保守派的利益,很快失败。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柳宗元则先被贬为邵州刺史,随后又加贬为永州司马。
贬谪岁月:在永州的十年间,柳宗元的生活极为艰苦,他寄居于永州龙兴寺,母亲也在此期间病故。但这段经历也让他更加接近人民,深刻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着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等)、《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三戒》等,这些作品批判了黑暗现实,传播了进步主张。
主政柳州: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被召回京,但很快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在柳州,他积极推行改革,释放奴婢、重修孔庙、组织挖井、引导农林生产等,使柳州的社会秩序、文化教育和经济状况都得到了改善。他还帮助众多奴婢获得赎身,这一举措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广泛赞誉。
2 文学成就:
散文方面: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他的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代表作有《封建论》,深入探讨了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批判了封建世袭制度的不合理性;《捕蛇者说》通过描写捕蛇者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寓言方面:他的寓言作品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寓言的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代表作有《三戒》,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以动物的形象寓指那些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得意忘形的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寓意。
山水游记方面:其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以永州和柳州时期的作品为代表。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山水的美丽景色,还寄寓了他的身世之感和对国家政治的关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3 思想贡献:柳宗元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他系统发展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创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高峰。在哲学着作《天说》《天对》等作品中,他对当时流行的天命观进行了批判,强调了自然的客观性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总的来说,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和思想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精神和成就也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
而且柳宗元可是高级融合物啊。唐朝人物好几个都跟他有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