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2398734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主审官见状,再次猛拍惊堂木,下令道:“来人啊!先将这几个冥顽不灵之徒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看他们还招是不招!”衙役们闻令而动,如狼似虎地扑向那几个大臣,一时间,大堂内传来阵阵惨叫与求饶声,审理在威严与公正的氛围中持续推进,真相也在这严刑峻法的逼迫下逐渐浮出水面。
主审官再宣赵轩询问,大堂之上气氛顿时一紧。赵轩稳步上前,神色从容,向主审官行礼拜见后,便静静站立一旁,等待问询。
主审官目光审视,开口问道:“赵轩,你与涉案大臣平日可有往来?”赵轩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答道:“回大人,与部分大臣曾有过几面之缘,但并无深交。”主审官紧接着追问:“那你可曾察觉他们有何异样举动或可疑之处?”赵轩摇头,“并无,他们在朝堂之上与我接触甚少,我也未曾留意到有何特别。”
此时,陪审官员中有人质疑:“你身处朝堂,怎会毫无察觉?”赵轩坦然回应:“大人明鉴,我平日专注于自身职责,对于他人私下之事确实关注不多。”主审官又问:“案发当日,你在何处?是否见到涉案大臣有何异常聚集或密谈?”赵轩认真回忆,“当日我在书房处理政务,未曾见到大人所说之情形。”
主审官审视着赵轩的表情,试图从中找出破绽,然而赵轩始终神色镇定,对答如流。主审官最后问道:“对于此次案件,你可有何见解或线索可提供?”赵轩沉思后道:“大人,我虽无确凿线索,但我以为,当从他们日常所交之人、所办之事仔细查探,或能找到更多关键证据。”主审官点头,示意赵轩退下,随后与陪审官员们低声商议起来。
罪臣们见难以脱罪,其中一人突然恶狠狠地指向赵轩,高声喊道:“赵轩,休要在此佯装无辜!分明是你妄图刺杀太子林恩灿和皇子林牧,犯下弥天大罪,如今想将罪责都推到我们身上,你以为你能逃得过杀头之祸吗?”
赵轩闻言,脸色骤变,急忙辩解道:“大人莫要血口喷人!我已将你们的阴谋和盘托出,何曾有刺杀之举?分明是你们为求自保,恶意诬陷于我。”
主审官目光一凛,拍案呵斥罪臣:“住口!公堂之上,岂容你等随意攀诬。你说赵轩刺杀太子与皇子,可有证据?”
罪臣们一时语塞,眼神闪烁,却仍强词夺理:“大人,虽暂无确凿证据,但赵轩当时在比试现场与太子、皇子冲突激烈,他有十足的动机与机会下手,此乃众人皆知之事,怎能说我们诬陷?”
赵轩气得浑身发抖,“那是你们指使我在比试中暗中使坏,我并未有刺杀之心,且太子与皇子也可证明我的清白。你们如今这般胡言乱语,实在是无耻至极!”
大理寺内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双方各执一词,真相仿佛被重重迷雾所笼罩,而主审官深知,此刻必须要抽丝剥茧,仔细甄别每一个细节,才能让真正的阴谋与罪犯无所遁形。
大理寺官员调查赵轩刺杀案时,会采取以下多种方法:
现场勘查与线索收集
- 仔细勘查案发现场,寻找与案件有关的物证,如凶器、血迹、脚印、衣物碎片等,通过对这些物证的分析,获取有关凶手和作案过程的线索 。
- 询问现场目击者,了解案发时的具体情况,包括案发时间、地点、嫌疑人的特征、是否有同伙等,以获取更多直接或间接的证据。
背景调查与人际关系梳理
- 深入调查赵轩的背景信息,包括其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状况、政治立场等,分析其是否存在刺杀太子和皇子的动机。
- 排查赵轩与其他涉案大臣之间的关系,查看是否存在利益纠葛、政治纷争或其他矛盾,以确定是否存在合谋或被指使的可能性。
证人询问与口供比对
- 传讯与案件相关的证人,如宫廷侍卫、侍从、其他官员等,获取他们所知道的有关赵轩的言行举止、近期活动等信息,并与赵轩的口供进行比对,查找其中的疑点和矛盾之处。
- 对涉案大臣进行审问,核实他们所提供的关于赵轩刺杀的指控是否属实,同时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语气和言辞,判断其是否存在诬陷或隐瞒的情况。
证据分析与逻辑推理
- 对收集到的各种证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逻辑推理和专业知识,还原案件的发生过程,判断赵轩是否有作案的时间、机会和手段。
- 结合案件的背景和相关人员的动机,对证据进行深入解读,查找其中的关联性和因果关系,以确定赵轩是否为真正的凶手。
必要时启动三司会审
- 若案件重大复杂,大理寺官员会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从不同角度对案件进行调查和审核,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准确的处理
大理寺官员首先对案发地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勘查。他们一寸一寸地搜索着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一片草丛中,发现了一把带血的匕首,刀刃上的血迹尚未干涸,经检验,确认为太子侍卫的血。然而,赵轩的随身物品中并未有此匕首,且赵轩身上也无搏斗受伤的痕迹,这一发现让案件陷入了更深的迷雾之中。
接着,他们开始询问现场的所有目击者。一名小太监战战兢兢地回忆道:“当时场面十分混乱,我只看到一道黑影闪过,紧接着就听到侍卫们的呼喊声,并未看清那黑影究竟是谁。”而其他侍卫的证词也多有模糊不清之处,仅有的几个较为确定的描述也相互矛盾,无法确定那黑影就是赵轩。
在调查赵轩的背景时,他们发现赵轩出身书香门第,家中一直秉持忠君爱国的思想,且赵轩在学府中一直成绩优异,品行端正,似乎并没有强烈的刺杀动机。而他与涉案大臣之间的往来,虽有接触,但也并未发现有足以驱使他冒险刺杀的利益关联。
传讯赵轩时,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案发时的行踪,称自己当时正按照安排在一旁整理比试资料,听到动静后才赶过去,有多位学子可以为他作证。他的口供条理清晰,且与部分证人的证词能够相互印证。
面对这种情况,大理寺官员们陷入了沉思。他们深知,这背后必定隐藏着更深的阴谋,无论是罪臣的诬陷,还是有其他势力在暗中操控,都需要他们更加深入地去挖掘真相。于是,他们决定扩大调查范围,不仅在宫廷内寻找线索,还派人到京城各处以及与案件相关人员的家乡去探寻,誓要将这起扑朔迷离的刺杀案查个水落石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以维护朝廷的稳定与公正。
大理寺官员兵分几路,一路继续在宫廷内盘查所有可能的知情者。他们深入宫廷的各个角落,从御膳房的杂役到宫殿的值守宫女,逐一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在这个过程中,一位老宫女悄悄透露,在案发前几日,曾看到有陌生的小太监在太子与皇子经常出没的地方鬼鬼祟祟地徘徊,但由于那些小太监面孔生得很,她也不清楚是哪个宫室的。
另一路则前往京城的各大兵器铺与黑市,追查那把带血匕首的来历。经过一番艰难的排查,终于在一家偏僻的兵器铺打听到,这匕首像是被一个神秘人定制的,而那神秘人似乎与某位朝中大臣的幕僚有过接触。但当他们顺着这条线索去寻找那位幕僚时,却发现幕僚已失踪多日,其住所被翻得一片狼藉,显然有人在他们之前已经来过,试图销毁证据。
同时,前往赵轩家乡调查的官员也有了收获。他们了解到,赵轩家族虽在当地颇具声望,但近期却收到过一些匿名的威胁信件,信中要求赵轩在朝堂事务中按照某些人的指示行事,否则将有灭顶之灾。这一情况进一步证实了赵轩可能是被人胁迫或者陷害的推测。
大理寺官员们将这些零散的线索汇总起来,经过仔细的分析与推理,他们逐渐勾勒出一个更为复杂的阴谋轮廓。似乎有一股隐藏在朝堂背后的势力,企图利用赵轩制造混乱,借刺杀太子与皇子之事,挑起朝廷内部的纷争,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为了揭开这股势力的真面目,大理寺决定加派人手,对与涉案大臣关系密切的其他官员和幕僚进行全面监控与秘密调查,一场更为深入的侦查行动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而整个朝廷也因为这起案件被笼罩在一片紧张不安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