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方除二来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奶,我错了,是当空气。"
潘建刚捂着脑袋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奶,大哥已经二十多岁了,童言无忌好像不太适合他。"潘筱雪说道。
"在奶奶的心里你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孩。"
"太奶奶,那我是啥?"
"你是小屁孩。"
满满皱着一张小脸,为啥爹和姑姑他们是小孩,他就是小屁孩,他又不爱放屁。
原本坟前悲伤的气氛,被潘筱雪和陈墨笙这么一搅和消散了不少。
接下来卫明月和潘建刚一人坐在儿子的坟前,一人坐在母亲的坟前絮絮叨叨的说着话。
卫明月说着潘父真正的家在哪?他的父亲潘定邦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哥哥姐姐侄子侄女,说了陈墨笙的家庭情况让儿子放心,还说了潘父为什么会走丢,最后说到泣不成声,满满的自责。
潘建刚告诉母亲他受伤的缘由,说了这段时间家里的情况,并发誓一定会照顾好弟弟妹妹们。
潘筱雪几人就负责除除两座坟上的草,添了添土。
等卫明卫和潘建刚收拾好心情,众人也准备下山了。
回到家中,吃完午饭。
卫明月精神状态有点不好,陈老给把了把脉,没啥事。
卫明月就去休息了。
潘筱雪带着陈墨笙和潘承杰拎着东西出了门。
这俩可是他们虎山村的下乡知青,必须要找大队长和村长报个到。
"春大娘,我队长伯在家不?"
"扯着嗓子喊啥?你队长伯在家赶紧进来。"春天大娘掀开门帘朝着潘筱雪喊道。
"我不喊怕你听不见。"
"我又不聋,你们仨找你队长伯干啥?"
"我带他俩来找队长伯报个到,顺便给你送个礼。"
"报啥到?我告诉不是好东西我可不要。"
"他俩新来的知青,人虽然是我带回来的,但也得跟队长伯说一声不是,再说他们知青还有补助呢,不要白不要。"
"抠死你得了。"
"不抠点,一大家子吃啥?喝啥?"
"行行行,说啥你都有理。"
"筱雪,来了。"
"队长伯,我带新来的知青找你报到。"
大队长早就接到上面的通知,有两个首都那边来的知青,不用他去接,人自己会来。
不过他没想到这两人会跟潘家有关系。
"你俩就是沈墨和潘承杰吧,一会我带你们去领粮食,第一年每人是二百斤粮食,如果不够吃你们可以向大队买,第二年就得用工分来换或者买都行。"
"你俩应该是住潘家吧,我就不安排你们住宿了。"
"筱雪,这不是你男人吗?咋又成首都来的知青了,而且他不是叫陈墨笙吗?"
春大娘此时满脑子的疑问。
"他家本来就是首都的,沈墨是他的本名,陈墨笙是他自己取的跟他姥爷姓,他是来亲戚家谁知道后面伤到了脑子。"
"那你们这次去首都找到他的父母了?"
潘筱雪点点头。
"那他父母咋不让他待在首都,也好治病啊。"
"他非要跟着我,他父母也没办法。"
儿子生病,谁家父母会让儿子不治病跑这么远。
肯定是父母不喜欢这个儿子又舍不得花钱才不管的。
春大娘此时已经单方面认为陈墨笙就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
沈父沈母:我们不是,我们没有。
"唉~可怜见的。"
春大娘发出了一声感叹。
潘筱雪: ""
春大娘又脑补了啥?
陈墨笙:o((⊙﹏⊙))o
他什么时候可怜了。
潘承杰:
虎山村的人看上去都挺不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