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6章 文明的火种【2 / 2】

橘子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们是哪个部门的乱跑什么,快将石灰石运到后院堆放起来,会有人跟你们交接。”

几个士兵抬着几筐石灰石,以为直接要送到熔炉煅烧,便抬了过去。

不曾想还有其他工序,将石灰石碾碎。

赵安当下采用的坩埚炼铁法。

这是1742年英国人洪兹曼发明的。

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热,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浇铸成小锭后锻打成所需的形状。

而陶瓷就是作为坩埚的最好材料之一。

经过两天的建造,原有的高炉已经大变样。

分成了流水线作业。

张兵曹正在矫正坩埚炼钢的流水线的生产。

技术有了,但是具体的生产实践还会出现偏差。

昨儿下午,赵安便对张兵曹进行了重点培养,有着脑海里芯片的帮助,张兵曹不仅学得快,还对铸铁炼钢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而在教授其他匠人的时候,赵安则会分某个步骤进行指定传授。

他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便是防止匠人将技术外泄。

十个人掌握一套技术的十个部分,要比十个人掌握全部技术流程要保险得多。

尤其像这样的军工产业。

而且有新成立的工业部旗下的军工部,也制定了严格的技术保密制度,一个人泄密,一条生产线的匠人将会牵连责罚。

在当下匠人属于贱户,社会地位低下。

并且为了防止这些匠人私造武器,他们的户籍也会被变更为匠籍,受制官府监管。

所以控制这些匠人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殿下,这就是这两天开采的石灰石了,全部都运到了这。”曹达对来监督生产的燕王和郡守介绍道。

他很感激燕州将欠了三个月军饷全都发放了,并且燕王还给每户多分了两石粮食。

这些都被这个粗汉子看在眼里,而这些士兵干起活来也更加有劲。

崔郡守像极了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对什么都感到好奇,一会去这看看,一会跑去那看看。

还是习惯性地带着纸笔记录着燕王的所作所为。

但他到现在知道。

如今燕王所做的一切,是直接关乎着燕州的未来和民生。

赵安“嗯”了一声,包工头的味道十足。

这些石灰石被灰砖水泥砌墙围成了一个三米高小山,从颜色辨别质量还不错。

“殿下交代末将勘探的铁矿也有了结果,牛角山一带除了被卢家占去的一座铁矿,末将还找到二座铁矿,均都是王府的名下的山头。”

眼下不仅缺人还缺银子,要不把燕州的商人全都拉动起来,让他们狗咬狗打价格战…

想到这,赵安转身对正在记笔记的“曹记者”说:“通知燕州的商贾和豪族,本王将大批收购生铁,记住只是放出消息,还有去帮本王找几个贩卖奴隶人品靠得住的商人,本王需要他们为本王做事,你得明白。”

“臣都一一记下了,殿下还有其他需要臣办的吗?”崔新城被洗脑,立功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