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雅阁21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花木兰站在点将台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坚定地望着台下的将士们:“此次大战,关乎国家命运。我们要按照新月王的计划,紧密配合孙德胜师长。正面吸引敌军注意,侧面迂回包抄,让英军陷入绝境,为我们的胜利奠定基石!”
将士们皆抱拳领命,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斗志。
英军营地内,统帅罗伯特同样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精心谋划。他集结的十几万骑兵已整装待发,马具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骑兵们的表情严肃而自信。罗伯特骑在高大的战马上,巡视着自己的部队,大声鼓舞士气:“勇士们,我们遭受了孙德胜的突袭,但这一次,我们将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将他们彻底击败。让他们见识见识大英帝国骑兵的真正实力!”
随着各方准备工作的推进,草原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孙德胜深知,这一战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与勇气的考验。他仔细检查着士兵们的装备,战马的缰绳、马刀的锋利程度、枪械的弹药储备,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师长,我们已准备就绪,只等您一声令下,便可冲向敌军!”一位团长向孙德胜报告。
孙德胜微微点头:“不可大意,英军骑兵装备精良,我们要以灵活的战术应对。在战斗中,注意保持阵型,相互支援,若遇敌军冲锋,不要慌乱,听我指挥!”
而在英军与孙德胜部队对峙的中间地带,侦察兵们频繁出没,双方都在试图窥探对方的虚实,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收集更多情报。这片草原,此刻成为了风暴的中心,只等决战的号角吹响,便将陷入一片血与火的洗礼之中。
决战当日,狂风呼啸,黄沙漫天,蔽日遮天的沙尘如同恶魔的纱幕,将天空染成一片昏黄。狂风卷着沙砾,无情地抽打在战士们的脸上、身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似是死神在低语。孙德胜骑在战马上,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如磐石,狂风扯动着他的披风,猎猎作响。他身后,六万铁骑整齐列阵,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喷出的热气瞬间被风沙吞没。
英军一方,十几万骑兵如一片钢铁森林,冰冷的铠甲在昏黄的天色下依然泛着寒光,马背上的骑手们身姿笔挺,眼神中透着傲慢与自信,仿佛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凶悍的对手,而是待宰的羔羊。他们的旗帜在狂风中猛烈地舞动,发出“啪啪”的声响,似是在向敌人示威。
孙德胜拔剑出鞘,高高举起,剑身在风沙中闪烁着凛凛寒光,大声吼道:“儿郎们,今日之战,关乎生死荣辱,为了家国,为了胜利,杀!”吼声未落,他一马当先,冲向敌军。六万铁骑如汹涌的黑色浪潮,在狂风黄沙中奔腾而起,马蹄扬起的沙尘形成滚滚黄龙,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向着英军席卷而去。
决战风云起
在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大地上,英军两百万雄师如汹涌的潮水般压境,直逼林萧元帅所驻守的第四座城。林萧元帅深知局势严峻,虽有心继续推进,但面对这来势汹汹的敌军,只能选择死守城池,以御外敌。城中的士兵们严阵以待,城墙上布满了防御工事,箭矢、滚木礌石堆积如山,他们日夜坚守,目光坚定地望着城外逐渐逼近的英军。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孙德胜犹如天降神兵,率领六万铁骑疾驰而来。此前,他曾抓住英军被飞机轰炸而阵脚大乱的时机,果断率部偷袭,打了英军一个措手不及,斩获颇丰,也初显其英勇果敢与非凡谋略。如今,新月王下达指令,鉴于孙德胜部队的机动性与冲击力,决定让其与英军的骑兵展开正面对决,同时将城中的部队全部调出,整合兵力达一百五十万之众,欲与英军的两百万大军进行一场决定命运的决战,以期打破僵局,避免被这两百万敌军长久压制,打通前往海港城的道路,让战略布局得以顺利推进。
孙德胜接到命令后,迅速整军备战。他深知此次骑兵对决的重要性,六万铁骑在草原上列阵整齐,战马嘶鸣,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透露出无畏的勇气。他们仔细检查着马具、武器,长刀出鞘,寒光凛凛,枪械弹药也已装填完毕,只等一声令下,便冲向那十几万英军骑兵。
木兰花元帅帐下四位军长,分别是赵狂刀、钱串子、孙二娘、李媚娘。赵狂刀性格豪爽,武艺高强且使刀刚猛,她一马当先,带领左翼十三万精锐骑兵,那长刀在手中挥舞如风,似能劈开苍穹;钱串子为人机敏灵活,擅长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在右翼骑兵队列中,她时刻警惕着战场局势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战术,她所率的十三万骑兵如灵动的蛟龙,随时准备给予英军致命一击;孙二娘则力量较大,在战斗中能发挥强大的冲击作用,她与赵狂刀相互配合,二人的冲锋好似汹涌的海啸,所到之处敌军无不胆寒;李媚娘心思细腻,在指挥协调和情报传递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她坐镇后方,眼观六路,将战场上的各种信息迅速整合分析,再传达给各位将领,使得整个骑兵部队犹如一个精密的仪器,运转自如。她们早已悄然在孙德胜部队的左右两侧埋伏妥当,犹如隐藏在暗处的猎豹,只等猎物踏入陷阱。她们的出现,将使我方在骑兵力量上远超英军,形成强大的包围圈。
与此同时,林萧元帅指挥着从城中调出的一百五十万部队,已在夜间分成三路从城门悄然潜出。他们如潜伏的狼群,逐步向英军的步兵阵营迂回包抄,意图将英军步兵围困其中,打乱英军的整体部署。
就在双方骑兵尚未正式交锋之际,天空中传来阵阵轰鸣声。只见一百五十架我方战机呼啸而来,如遮天蔽日的雄鹰。这些战机的首要目标便是英军统帅罗伯特麾下的骑兵部队。随着炸弹如雨点般落下,英军骑兵阵脚大乱,原本整齐的队列被炸得人仰马翻,硝烟弥漫中,惊恐的战马四处奔逃,士兵们也陷入了混乱与恐慌。
孙德胜见战机已至,果断抓住这一绝佳战机,率领六万铁骑如黑色的闪电般冲向英军骑兵。此时,木兰花元帅一声令下,赵狂刀、钱串子、孙二娘、李媚娘四位军长率领二十六万骑兵从两侧如汹涌的潮水般杀出。孙德胜身先士卒,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所到之处英军纷纷落马。木兰花元帅的骑兵们同样勇猛无比,四位军长指挥若定,骑兵们以精湛的骑术和默契的配合,不断压缩着英军骑兵的生存空间。在我方飞机的轰炸协助下,这三十几万铁骑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将英军十几万骑兵的抵抗彻底碾碎。
经此一役,英军骑兵残部开始溃逃。木兰花元帅当机立断,命令孙德胜率领本部六万铁骑全力追击逃窜的英军骑兵,定要将其彻底歼灭,以绝后患。而赵狂刀、钱串子、孙二娘、李媚娘四位军长则率领所属的二十六万骑兵,迅速向英军的步兵阵地发起冲击,支援林萧元帅的一百多万步兵作战。他们如猛虎下山,直扑英军步兵阵营,与林萧元帅的部队相互配合,对英军步兵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力求在这场决战中彻底击败英军,为打通通往海港城的道路奠定坚实基础,让胜利的曙光早日照耀这片饱经战火的大地。
破营之战:烽火再燃
英军在骑兵遭受重创后,残余步兵迅速收缩,分设五个大营,妄图凭借坚固的营防与密集的火力继续负隅顽抗。营寨周围深挖壕沟,壕沟内布满尖锐的木桩与铁蒺藜,营帐之间设置了多道拒马防线,步兵们严阵以待,火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一门门火炮的炮口犹如择人而噬的巨兽之口,直指前方。
林萧元帅审时度势,果断将麾下一百多万部队分兵七路。其中两路精锐之师如离弦之箭,迅速插向英军通往第五城的逃跑之路,他们要在英军的必经之途上筑起一道钢铁长城,截断敌军的退路,让英军陷入绝境,使其明白今日唯有死战或投降,绝无逃脱之可能。这两路部队在行进途中,士气高昂,士兵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个个脚步坚定,眼神决绝,心中暗自思忖:“这一战,关乎家国命运,决不能让英军有可乘之机,哪怕拼上性命,也要守住阵地!”
木兰花元帅这边,赵狂刀与孙二娘率领的两个军组成一路,他们目标明确,直冲向英军规模最大的主营地。钱串子与李媚娘则带领另外两个军扑向英军的次大营地。
林萧元帅所率的五路大军在英军营地外迅速展开部署。炮兵们将一门门火炮推至有利位置,炮身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威严的气息。士兵们忙碌而有序地装填弹药,动作娴熟,眼神专注而坚毅,尽管内心紧张万分,但他们不断给自己打气:“只要我们配合默契,这火炮定能成为英军的噩梦。”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五路大军的火炮同时发出怒吼,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瞬间打破了战场的寂静。炮弹如流星赶月般呼啸着划过天空,拖曳出一道道死亡的轨迹。它们精准地朝着英军营地砸落,第一波炮弹落下之处,英军营地内火光冲天,营帐被瞬间掀翻,泥土与木屑四处飞溅。英军士兵们惊恐地四处奔逃,试图寻找掩护,但炮弹的攻击连绵不绝。第二轮炮击接踵而至,这一次,炮弹更多地集中在英军的防御工事上。巨大的冲击力将沙袋堆砌的掩体炸得粉碎,木栅栏被连根拔起,化作无数的碎片在空中飞舞。林萧元帅站在指挥台上,面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紧紧盯着英军营地内的一举一动。他手中紧握着指挥剑,不断根据战场的变化调整着炮击的节奏和方向。“集中火力,攻击敌军的火炮阵地!”他大声下达指令,声音坚定而有力,在战场上回荡。五路大军的炮兵们迅速响应,调整炮口角度,将一枚枚炮弹倾泻向英军的火炮所在之处。随着一声声巨响,英军的火炮阵地陷入一片火海,不少火炮被直接炸毁,炮手们非死即伤。
与此同时,五路大军中的士兵们端起 88 式步枪,呈扇形散开,将英军营地紧紧围困。他们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棵苍松,目光坚定地透过准星,瞄准着英军营地内的敌军军官。战场上,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唯有那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和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一名年轻的士兵,手心满是汗水,他紧紧握着步枪,心中默默念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斗,可我不能退缩,家中的亲人还在盼着我凯旋。”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射击!”瞬间,五路大军的阵地上同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枪声。枪口喷射出的火焰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红莲,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子弹如疾风骤雨般朝着英军营地呼啸而去,带着致命的呼啸声。英军军官们原本还在营地内慌乱地指挥着士兵们应对炮击,此刻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们惊恐地瞪大了眼睛,试图寻找遮蔽物,但在这密集的弹雨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徒劳。有的军官刚转身欲逃,子弹便呼啸而至,瞬间将其击倒在地,身体抽搐几下便没了动静;有的则妄图呼喊士兵前来掩护,可声音还未出口,就被数颗子弹贯穿身体,鲜血从口中喷涌而出;还有的军官躲在残垣断壁之后,可那脆弱的掩体根本无法抵挡 88 式步枪强大的穿透力,子弹击穿掩体,无情地钻进他们的身体,带出一朵朵血花。
天空中,150 架飞机如遮天蔽日的猛禽,朝着英军的五个营地呼啸而来。飞机的引擎声震耳欲聋,似是雷公在云端敲响战鼓,宣告着死亡的降临。飞行员们望着下方的英军营地,心中既有着对胜利的渴望,也有着对战争残酷性的敬畏:“这一轮轰炸,定要让英军元气大伤,哪怕危险重重,也绝不手软。”它们以整齐的编队飞临英军营地上空,瞬间,一枚枚炸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炸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破长空,砸向英军营地的各个角落。首当其冲的是英军营地的核心指挥区域,炸弹落下,火光冲天而起,巨大的冲击波将帐篷、木屋等建筑瞬间夷为平地,指挥中心内的军官和参谋们还来不及反应,就被掩埋在废墟之下,通讯设备也被炸毁,英军的指挥系统瞬间陷入瘫痪。紧接着,炸弹在士兵的营帐区肆虐。一个个营帐像脆弱的纸糊一般被炸开,士兵们被气浪掀飞,肢体横飞,鲜血染红了营地的土地。那些侥幸未被炸弹直接击中的士兵,也被爆炸的冲击力震得七荤八素,耳朵嗡嗡作响,满脸惊恐地在废墟中挣扎。营地中的物资储备区也未能幸免,一箱箱弹药被引爆,引发了一连串的爆炸,火光和浓烟直冲云霄。粮食仓库被炸毁,粮食如小山般崩塌,又被火焰吞噬,化作灰烬。飞机的轰炸还在持续,它们不断调整着角度和位置,确保每个角落都能被覆盖。有的飞机低空掠过,用机枪对地面上逃窜的英军进行扫射,子弹如泼水般洒下,英军士兵成片倒下。
在这一轮的攻击中,我方采用包围、骚扰、打击的战术,并不急于攻入营地内部。通过火炮的猛轰、88 式步枪对军官的精准射杀以及飞机的地毯式轰炸,英军五个营地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与绝望。营地内火光熊熊,浓烟滚滚,哭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人间炼狱。而我方则在营地外逐步建立起绝对的优势,为后续可能的全面进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战役的战火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战争的天平已逐渐开始倾斜。
夜战突围:生死较量
林萧元帅深知英军虽遭重创但仍具威胁,于是指挥部队在英军营地外深挖战壕。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似鬼哭狼嚎,吹起地上的沙尘,迷得人睁不开眼,士兵们却浑然不觉,奋力挥动着铁锹。一锹锹泥土被挖出,堆积在战壕前沿,筑成坚固的掩体。他们将木桩深深打入地下,再用绳索连接固定,形成一道道阻拦骑兵冲锋的防线。同时,在关键位置设置了望塔,士兵们在塔上密切注视着英军营地内的动静,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此时,天空中乌云开始逐渐聚集,将那本就微弱的月光遮得更加朦胧,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笼罩了整个战场。繁星闪烁,却被地上紧张的气氛所笼罩,没有一丝宁静的气息。十点刚过,英军的一个营地内突然传来一阵骚乱。英军指挥官决定孤注一掷,组织部队向第五城方向突围。
刹那间,英军如潮水般涌出营地,喊杀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他们一边奔跑,一边朝着我方战壕开枪射击,英军的火枪闪烁着火光,“砰!砰!”地响个不停,火炮也在后方发出沉闷的怒吼,一枚枚炮弹呼啸着朝我方阵地飞来,在战壕附近炸开,掀起阵阵泥土与硝烟。
战壕中的林萧部队士兵们迅速反应,他们依托掩体,冷静地举枪还击。林萧部队装备着从德国幽灵船得来的精良武器,其中 mg42 通用机枪发出令人胆寒的咆哮声,那射速极快的枪声如同死神的狂笑,一串串子弹如泼水般倾泻而出,瞬间在我方战壕前沿激起一片尘土,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让英军难以靠近。士兵们手中的毛瑟步枪也不断闪烁着火光,他们在泥泞中艰难前行,却又坚定地朝着英军射击。士兵们心中坚定:“绝不能让英军轻易突破,一定要坚守住阵地!”他们瞄准英军的身影,一颗颗子弹呼啸而出,不断有英军士兵在冲锋途中倒下,但后续的英军仍不顾一切地向前冲。此时,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滴打在泥土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很快便将地面变得泥泞不堪,给双方的行动都带来了不便。士兵们趴在满是泥水的战壕里,雨水顺着脸颊滑落,混着汗水,模糊了视线,但他们只是随意地抹一把,便又继续专注于战斗。
就在英军快要接近战壕时,花木兰元帅率领的骑兵如一阵疾风般赶到。马蹄声在夜空中回荡,震得大地微微颤抖。花木兰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矫健,她大声呼喊:“儿郎们,拦住英军,杀!”骑兵们挥舞着马刀,借着夜色的掩护,如黑色的闪电般冲向突围的英军。马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所到之处,英军血肉横飞。雨水打湿了他们的战甲,顺着甲片滑落,在冰冷的金属上留下一道道水痕。
而在英军突围的必经之路上,负责拦截的部队早已严阵以待。他们同样挖掘了深深的战壕,战壕内布满了尖锐的拒马。士兵们躲在战壕里,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当英军靠近时,各种火器一同发射。德军的 88 毫米高炮平射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炮弹在英军队伍中炸开,巨大的冲击力将英军士兵掀飞,残肢断臂伴随着泥土和雨水四处飞溅。英军的冲锋阵型被彻底打乱。爆炸的火光映照在雨中,呈现出一种诡异而惨烈的景象,被炸飞的泥土和人体残肢与雨水混合在一起,四处飞溅。
突围的英军陷入了绝境,他们被前后夹击,四处逃窜。有的英军试图重新退回营地,却发现营地已被林萧元帅的部分部队趁机攻入。原来,在英军全力突围时,林萧元帅看准时机,派出一支精锐部队从另一侧突袭英军营地。这支部队如猛虎下山,迅速突破了英军营地的薄弱防线,与营地内剩余的英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混乱不堪。英军士兵像没头的苍蝇般到处乱撞,而我方部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围剿。mg42 机枪持续的射击声成为了战场上的背景音,那连贯而急促的枪声仿佛是战争恶魔的心跳。我方士兵熟练地装填弹药,拉动枪栓,步枪一次次发出怒吼,收割着英军的生命。经过一夜的激战,英军这个营地的近五十万兵力被彻底消灭。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气息,混合着雨水的潮湿味道,这一场夜战突围战,以我方的辉煌胜利而告终,也为整个决战的胜利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当曙光洒落在战场上,那满是弹坑、泥泞与鲜血的土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昨夜的惨烈。士兵们疲惫却又兴奋地站在这片胜利的土地上,他们知道,离最终的胜利又近了一步,而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的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不朽的传奇,激励着后来者继续为了和平与荣耀而战。
破营之战:多线推进
在成功消灭英军一个营地近 55 万兵力并打扫战场后,林萧元帅与花木兰元帅迅速整军,马不停蹄地朝着其他四个英军营地进发,准备展开更为艰苦卓绝的战斗。
此时,英军在剩余四个营地中加强了戒备。营地周围的壕沟被进一步加深拓宽,木桩与拒马的布置更加密集,火炮被推至更有利的射击位置,严阵以待我方的进攻。那营地绵延数里,一座座营帐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仿若一座巨大的军事堡垒,里面容纳着英军的数十万兵力,其规模之庞大令人咋舌。
林萧元帅与万国军重新调整了部署,将部队分成多路。一路由擅长攻坚的部队组成,配备了重型火炮与爆破装置,他们的任务是正面强攻英军营地的大门与防御工事,吸引英军的主要火力。这一路的士兵们个个身经百战,他们扛着沉重的火炮部件,在战友的掩护下,缓缓朝着英军营地推进。
另一路则是由机动性较强的部队构成,他们手持毛瑟步枪与 mg42 机枪,在英军营地的侧翼进行游击骚扰。他们利用地形的掩护,时隐时现,时不时地朝着英军营地内开枪射击,让英军摸不清虚实,疲于应对。一旦发现英军有兵力调动的迹象,便迅速将消息传递回指挥部。
花木兰元帅的骑兵部队则作为奇兵,隐藏在战场的边缘,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战斗打响,正面强攻的部队率先发难。他们在距离英军营地一段距离时,便开始架起火炮。随着一声令下,火炮齐声轰鸣,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砸向英军营地的大门与防御工事。火光冲天而起,英军营地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但英军很快反应过来,他们的火炮也开始还击,双方陷入了激烈的炮战。
在侧翼游击的部队趁机发动攻击,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开来,朝着英军营地内开火。mg42 机枪的高速射击声打破了战场的宁静,子弹如泼水般洒向英军。英军士兵们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来应对侧翼的攻击,他们在营地内匆忙调动,试图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然而,英军的指挥官也并非等闲之辈,他察觉到我方可能有奇兵埋伏,于是在营地内留下了一支预备队,专门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双方僵持不下之际,花木兰元帅看准时机,率领骑兵部队如黑色的旋风般冲向英军营地。马蹄声震耳欲聋,骑兵们挥舞着马刀,高呼着杀敌的口号。英军预备队见状,急忙上前阻拦,但他们低估了花木兰骑兵的战斗力。骑兵们如入无人之境,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所到之处,英军血肉横飞。
正面强攻的部队趁机加大了攻击力度,他们在火炮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爆破小组带着炸药包,冲向英军的壕沟与拒马,试图炸开一条通道。
就在战斗进入胶着之时,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150 架飞机组成的编队如遮天蔽日的雄鹰,朝着英军营地呼啸而来。飞机的出现瞬间扭转了战局,它们首先对英军的火炮阵地进行了精准打击。一枚枚炸弹如雨点般落下,英军的火炮瞬间被火光和硝烟所笼罩,被炸得七零八落。炮手们四处奔逃,但在飞机的扫射下,纷纷倒下。
接着,飞机开始对英军营地内的人员密集区进行轰炸。炸弹所到之处,营帐被掀翻,英军士兵被炸得肢体横飞。营地内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喊叫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在飞机的强力支援下,我方部队士气大振,更加猛烈地向英军营地发起攻击。经过一番惨烈的战斗,我方终于突破了英军营地的一道防线。但英军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退入营地内部,利用营帐和建筑继续抵抗。
此时,天色渐暗,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的夜间阶段。我方点燃了火把,继续在营地内与英军展开逐屋逐巷的争夺。林萧元帅指挥着士兵们小心谨慎地推进,防止英军的埋伏。
一夜的激战过后,英军的抵抗逐渐减弱。我方部队抓住机会,发动了最后的总攻。在清晨的曙光中,终于成功攻克了第二个英军营地,歼灭了大量英军,但我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林萧元帅望着疲惫不堪却士气高昂的士兵们,深知这场战争的艰难。但他们没有时间休息,必须继续战斗,为了最终的胜利,向着下一个英军营地进发,而英军剩余的力量也在重新整合,准备迎接更为猛烈的对抗,战场上的硝烟弥漫,战斗仍在继续,后续的战斗将更加惊心动魄,充满着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