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初废省路,立都司,撤府县,设卫所,实行军政合一的都司卫所制。明洪武五年(1372年)六月,置盖州,并将土城改建砖城。
在明朝洪武五年的辽阔东北,天空如洗,山川静默,历史的车轮缓缓驶入了一段不朽的传奇。这一年,大明王朝的边疆,一位名叫吴立的年轻指挥使,踏上了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征程——创建盖州城,一座将在未来数百年间守护辽东安宁的坚固堡垒。
吴立,生于江南水乡,自幼便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不凡的坚毅与智慧。年轻时,他凭借过人的武艺与深邃的战略眼光,在无数战役中屡建奇功,终于被皇帝朱元璋赏识,提拔为盖州卫指挥使,委以重任,前往辽东筑城卫边。
辽东,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对吴立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初到辽东,面对茫茫荒野与时有侵扰的北元残余势力,吴立没有丝毫畏惧。他深知,此地不仅是国家边疆的门户,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石。于是,他带领着一支由能工巧匠与精锐士兵组成的队伍,踏上了创建盖州城的艰难旅程。
他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是国家边疆的安宁与百姓的福祉。
“我们要在这里,建起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让北元的铁蹄再也无法踏足!”吴立在第一次全军大会上,用他那坚定有力的声音向所有人宣告了他的决心。他的声音穿透了寒风,回荡在辽东的旷野之上,激起了将士们心中的热血与斗志。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立带领着由能工巧匠与精锐士兵组成的队伍,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筑城工作。他们砍伐树木,挖掘土石,日夜不息。吴立亲自上阵,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艰苦、最需要他的地方。他的汗水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也洒进了每一个士兵的心中。
春日里,辽东的寒风依旧凛冽,但吴立的心中却燃烧着炽热的火焰。他站在辽辰州旧址之上,环视四周,心中已勾勒出未来盖州城的宏伟蓝图。他深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于是立即召集众人,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
“兄弟们,我们肩负的是国家重任,是辽东百姓的安宁!”吴立的声音穿透寒风,坚定而有力,“我们要建一座坚固的城池,让敌人望而却步,让百姓安居乐业!”
在他的带领下,工匠们夜以继日地劳作,士兵们则负责采石运土,保卫工地安全。春去秋来,四季更迭,盖州城的轮廓逐渐在荒野中清晰起来。城墙高耸,砖石间透露着匠人的匠心独运;护城河深邃,水波不兴,却暗藏杀机。
九年(1375年),盖州城展筑,南门改建为钟鼓楼。全城设三门,东曰“顺清门”,南曰“广恩门”,西曰“海宁门”。同年,改定辽后卫为盖州卫,与州制并存,治所仍故。卫设察院行台、苑马寺、抚民通判公署,经历司、镇抚司、左右中前四千户所、儒学、社学、军器局、军储仓、预备仓、钱帛库、养济院、草场、教场、漏泽园、盐军百户所、铁军百户所、驿站等。全境置屯兵城堡8处,关4处。
洪武九年,盖州城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但吴立并未因此满足。他深知,城门与城楼是城池的门户与守望之地,必须更加坚固且气势恢宏。于是,他亲自监督,在城东、城南、城西分别建造了顺清门、广恩门、宁海门,每座城门上都建起了巍峨的城楼,以备战时之用。
同年,设盐军百户所、铁军百户所,并定黄册丁赋,开征额粮、额草、额盐、额铁等。并征连云岛港(西河口)等,关内外海陆运输物资之关税。正德初年(1506年),境内征额粮30 168石5升,额草14 520束、额盐22 572斤、额铁14 496斤。
“顺清,寓意着我们顺应天意,清明治理;广恩,希望我们能广施恩泽,惠及百姓;宁海,则是愿此城能如海般安宁,护佑一方。”吴立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