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小可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件”
“便是重开东南银矿,整顿税收!”
说到这里,李善长抬起头,把目光转向朱元璋。
“老朱,大明境内的几个银矿,现在每年大约能收上多少银子?”
“嗯几十万两还是有的!”
得到答复,李善长立马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那就对了!”
“因为,直到宣德九年,朝廷还能收上327608两白银。”
“可奇怪的是,从正统元年开始,每年却只有五千多两,少得和没有一样!”
“甚至,有一年仅收上九百多两!”
“产量大幅下滑,但银矿的采集并没有停止”
“结合之前提到的保举制,你应该不难想到,银子都流进了谁的腰包吧?”
听罢,老朱眉头深皱,脸色比吞了苍蝇还难看。
作为反腐急先锋,对于贪官,他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
该说不说,正统朝的文官,就是欺负朱祁镇年纪小,少不更事。
上下贪墨,无所顾忌!
这事换到洪武朝,朱元璋能把刀挥出残影。
像什么剥皮萱草,满门抄斩,估计都是基础操作。
敢抢他的钱,嫌命长了?
“可是,英宗刚下令就整顿银矿,东南一带,很快就爆发了邓茂七、叶宗留起义,声势浩荡,当地官府难以抗衡。”
“而且,这些人的行为有些反常。”
“一般人造反,都是没饭吃,活不下去了,才选择铤而走险的。”
“但他们四处攻城掠地,不抢有钱的士绅大户,专打官军!”
别的不说,造反的勾当,老朱是专业的。
他当然知道,人为什么造反,以及哪里好下手。
打土豪,抢钱抢粮,能够吃饱。
主动找官军的麻烦,属于出力不讨好,不仅难打,油水还少。
“那这件事,怎么解决的呢?”
李善长笑了笑,不紧不慢的倒了杯酒。
“呵呵英宗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既然当地官府出工不出力,那就让朝廷出面弹压。”
“一声令下,命宁阳侯陈懋为总兵,挂征夷将军印,调集两万京军,去东南平叛!”
“四个月后,折腾了好几年的邓茂七被全部消灭。”
“接着,英宗派出锦衣卫,调查东南叛乱事件,结果显而易见”
“回奏称:巡按御史柳华与贼军有牵连,擅置兵楼,给兵仗,暗中支持造反,被依法处置。”
“同时被干掉的,还有案犯柴文显,汪澄等辈,没其全家,妻女入浣衣局!”
言及至此,老朱已经不淡定了。
想不到,他死了以后,大明居然呈现如此局面。
身为地方官,与反贼有勾结,真是胆大包天,罪责难饶。
而且,通过种种迹象,不难看出,所谓的东南叛乱,一不是因为天灾人祸,二不是因为百姓活不起了。
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支持,故意纵容他们
随着战乱平定,主犯擒拿归案,顺着往上查,会有一大批人落网!
“老家伙,你要说的第四件事,该是卫所粮仓了吧?”
此时,老朱基本看清了那些文官的嘴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