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某年某日,某位前辈曾令居民观摩军事演练。大人们往往不满此类活动,但孩子们总充满好奇,尽管被父母阻止也悄悄前来观赏。
随着这代人的成长,他们渐渐明白其中的意义——别处并无此规。
此时,火炮轰鸣,武器演示正为这些民众准备。
站在护栏旁,长孙向下望去,突然留意到附近两位身影似在争论。
“蒙甘,你在干什么?”
“我本让你守卫观礼台通道,为何出现在苏信身边?”
“师傅……” 蒙甘委屈地说。
蒙公呵斥他不该如此抱怨,毕竟陛下和重臣都在此,安排少上造职位已是对他的器重。“李府令,准备迎接大军吧。”
侍者传来始皇帝旨意:“时辰已至,让西征军入场。”
不多时,整齐的行军步伐响起,旌旗林立,身着黑色铠甲的队伍出现在众人眼前,将军李信骑马领队,身后紧跟精锐骑兵。
看到这一切,长孙感到异样。大秦军队向来严整有序,哪怕是训练有素的铁鹰剑士也不能在长时间行走中达到这种一致度。“殿下,属下特意让李信反复操练过了。” 韩公解释说。
“看来成效尚可。” 紧接着蒙恬出现并戏谑地评价了士兵的仪态。
“刑部尚书令,您怎么懂兵事呢?” 调侃的话语中 说出。
蒙毅面色不悦,嬴政却制止了他们的争执,“朕想知道,你所谓练步调有何意义?只为了好看?”
解释说这是为了统一服装以便辨识,并强调行军队列对于展现国家强盛的重要。
随着 式的展开,百姓与贵人间截然不同的待遇尽收眼底:普通百姓遭官吏粗暴驱赶,而贵人通行无阻;卫戍部队则威武不动,成为京城安全的重要屏障,让在场众人都见识到了秦军的力量与纪律性,感受到盛世即将来临的决心。
铁脊轻击木盾,传来厚重而沉闷的回响。
“巍巍大秦,重整河山。
血未流干,绝不休战。
巍巍大秦,重整河山。
血未流干,绝不休战……”
豪迈激昂的歌声在咸阳城内激荡开来。整座城市为之肃穆。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数十万百姓静默注视着前进中的大军,被这股气势所震慑。
“这是……”蒙毅不禁望向身旁之人。
他知道这些词句源于大秦曾经最为黯淡屈辱的一段历史,百年前的大国耻辱!谁也未曾预料,在今日如此重要的盛典上再度提起往事。
皇帝脸上掠过复杂的神情。早年先祖在位之时,秦国弱小不堪,屡受诸夏强国侮辱和压迫。为此,那位伟大的君主割指明誓,并设立国耻碑以励精图治。
嬴政遥望天际,“孤即在此,还有哪个能与我争锋?”
始皇帝幽幽一叹:“以史为鉴,方能前行。西域仍受外虏扰袭,此祸不除,大秦何来安宁?这些年孤与诸卿皆有所松懈。”
众人连忙跪伏施礼回应:“陛下勿要过谦。”“臣等怎敢有丝毫懈怠?”“此次西征,李信必不负众望。”“铭记国耻,以助前行。”
见到百姓们敬畏和震撼的表情,嬴政点头称许:“这正是孤期待的战士模样。”
“这首歌真是振奋人心,扬我军威!”他侧头问道:“此曲是谁所作?”
所有目光齐齐投向 :“下官听闻旧时故事,心怀感慨,欲激励士兵士气,乃有此创作。”
“殿下周到润色。” 沉稳回答,“绝非一人之功。”
嬴政赞道:“你用心良苦了。待李信归来,重重犒赏。”
一旁的蒙毅神色陡变,正想开口言辞,然而对方已经晋爵甚高,若再因此类文辞晋升至更高品阶……
想到这里,他转而求助地看向一旁的王老将军,对方却是毫无阻拦之意,似乎并不在意,甚至略有几分乐见其成之意。
蒙毅心中暗恨:“你身为兵部重臣却未尽职责,留着何用?”
其他将领思量再三,终究没有人愿意冒犯皇帝的权威。
“那是火器营吧。” 一阵惊呼从人群中传出。沉重的马车载着庞大兵器经过 ,每走一步都发出嘎吱作响声。
四匹强马拉拽炮车,八名力夫协助推进,庞大的铁制武器威严十足。百姓们惊叹不已,猜度这些巨无霸般工具的作用和破坏力。然而只有少数知情者才知道,此刻展示的大铁炮不过虚张声势罢了——它根本打不响,只能摆个威风的模样威慑敌人。
当最后几辆火器马车陆续出场时,百姓依然被这番景象迷住了。
“那长筒状东西是什么?”一位大臣问。
旁边的人低声议论说,可能是便携式的小型火炮。“真没想到,竟能如此使用火器。”随着火箭部队走过观礼台,众人大吃一惊:他们背着发射架,但真正的战斗能力微乎其微——一百多名士兵中连一整箱 都没有准备好。
随后是飞天风筝编队经过,引来更多惊叹。
“看!这些精细灵巧的小木鸢竟也能成为作战设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