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谋反案(201)【1 / 2】

墨剑飘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湖风云起,朝堂暗流涌。大宋年间,京城之内,一场惊天谋反案悄然铺开,其复杂程度,足以令最睿智的头脑为之困扰。此案,牵涉甚广,从江湖到庙堂,无一处不笼罩在阴影之下。而在这混沌之中,刚正不阿的包拯,携南侠展昭、智谋师爷公孙策,以及忠诚护卫王朝、马汉,踏上了揭开真相的征途。

月色如水,洒在开封府的庭院中,包拯独立于廊下,眉头紧锁,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信中言辞隐晦,却透露出朝中某位重臣有谋反之嫌。这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

“大人,夜深了,该休息了。”公孙策轻声走来,手中提着灯笼,照亮了包拯疲惫却坚毅的脸庞。

包拯轻轻摇头:“公孙先生,此案关乎社稷安危,岂能轻言放弃?你我皆知,背后之人手段狡猾,必须步步为营。”

公孙策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大人所言极是,但身体乃是破案之本,还是请先保重自身。”

正当二人交谈之际,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南侠展昭身着夜行衣,手持宝剑,出现在二人面前。“大人,展昭已探得些许线索,似有一股神秘势力在暗中操控,且与朝中某位大人有所勾结。”

包拯目光如炬:“展护卫,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行事。明日,你与王朝、马汉一同前往郊外庄园,那里或许藏着关键证据。”

展昭领命而去,身形如风,瞬间消失在夜色之中。包拯与公孙策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与决心。

次日清晨,展昭、王朝、马汉三人策马扬鞭,直奔郊外庄园。庄园戒备森严,四周布满了暗哨。展昭凭借高超的轻功,悄无声息地潜入庄园内部,而王朝、马汉则在外接应,以防不测。

庄园深处,一座楼阁隐于竹林之中,显得尤为神秘。展昭靠近楼阁,只听得里面传来低沉的交谈声。他贴于窗下,凝神细听。

“大人,计划进行得如何了?”一个阴沉的声音问道。

“一切顺利,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夺权。”另一人回答,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展昭心中一惊,这声音他极为熟悉,竟是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强忍震惊,继续倾听。

“不过,那包拯似乎有所察觉,需得尽快除之。”阴沉声音再次响起。

“包拯?哼,不过一介书生,何足挂齿。待本相大事一成,自会让他知道厉害。”威严声音不屑道。

展昭心中怒火中烧,但深知此刻不宜打草惊蛇,便悄然退去,准备将情报带回开封府。

与此同时,开封府内,包拯正与公孙策研究案情。忽闻展昭归来,二人连忙迎了上去。

“大人,公孙先生,我探得那庄园之中,确有谋反之事,且主谋之人,竟是……”展昭欲言又止,神色复杂。

“是谁?”包拯追问,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展昭深吸一口气:“竟是朝中那位备受敬仰的老臣,丞相大人。”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公孙策沉吟片刻,道:“此事关系重大,若无确凿证据,恐难以服众。大人,还需从长计议。”

包拯点头,眼中闪烁着决绝:“不错,证据至关重要。展护卫,你继续暗中监视,务必找到那关键之物。王朝、马汉,随我入宫面圣,将此事禀报皇上。”

皇宫之内,金碧辉煌,却难掩暗流涌动。包拯与王朝、马汉跪于大殿之上,将所探得的消息一一禀报。皇上听后,面色铁青,沉默良久。

“包卿,此事若真,后果不堪设想。但朕需提醒你,丞相大人朝中势力庞大,若无确凿证据,恐难以动之。”皇上语气沉重,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包拯叩首:“微臣明白,但社稷安危,不容有失。微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定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皇上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包卿,朕信你。你需得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夜色再次降临,展昭继续在庄园外监视。忽见一黑衣人影鬼鬼祟祟地潜入楼阁,手中似乎拿着一个密封的盒子。展昭心知此乃绝佳机会,便悄然跟上。

黑衣人行至楼阁深处,将盒子交给了一个蒙面女子。那女子身材曼妙,肌肤如雪,眉眼如画,只是神色冰冷,仿佛没有任何情感。她接过盒子,轻轻打开,里面竟是一枚刻有龙纹的玉玺!

展昭心中大惊,正欲上前夺取,却被那女子察觉。她身形一闪,已与展昭战在一处。女子武功高强,招招致命,展昭一时竟难以招架。

关键时刻,展昭使出“猫步”轻功,身形忽左忽右,让那女子捉摸不透。趁其不备,展昭一剑挥出,正中女子手腕,玉玺脱手而出。展昭趁机夺回玉玺,转身欲逃,却听身后传来一声冷笑。

“哼,想走?没那么容易!”那女子身形暴起,再次向展昭攻来。

与此同时,包拯与公孙策正于开封府内焦急等待。忽闻府外马蹄声急,展昭身受重伤,手持玉玺而归。二人连忙上前查看,只见展昭脸色苍白,嘴角挂着血迹,但眼中却满是坚毅。

“大人,玉玺在此,但那女子武功高强,展昭无能,未能将其擒获。”展昭声音微弱,却透着不屈。

包拯接过玉玺,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枚玉玺足以证明丞相大人的谋反之罪,但展昭的伤势也让他心痛不已。

“展护卫,你先好好休息,此事交由我与公孙先生处理。”包拯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次日清晨,包拯手持玉玺,与公孙策一同入宫面圣。皇上见状,面色凝重,沉默良久。

“包卿,这玉玺从何而来?”皇上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戒备。

包拯将事情经过一一禀报,并将玉玺呈上。皇上接过玉玺,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丞相大人,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背叛朕?”皇上语气冰冷,仿佛冬日寒风,直击人心。

丞相大人被押至大殿之上,面对铁证如山,却仍嘴硬道:“皇上,此玉玺乃伪造之物,微臣冤枉啊!”

包拯冷笑:“丞相大人,铁证如山,你还有何话说?莫非真要等到人头落地,才肯认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