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剑飘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寒风凛冽,开封府的灯笼在风中摇曳,映照着夜色下的府衙,显得庄严肃穆。包拯端坐在大堂之上,眉宇间透露出刚正不阿之气,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罪恶。南侠展昭立于一侧,剑眉星目,英姿飒爽,手中长剑轻轻颤动,随时准备出鞘。师爷公孙策则手执羽扇,面色凝重,似乎正思索着即将到来的案件。王朝、马汉两员大将,虎背熊腰,气势汹汹,分立两旁,守护着这正义的殿堂。
此时,一名衙役匆匆步入大堂,跪倒在地,神色慌张:“大人,不好了!京中传出消息,有朝中大臣涉嫌谋反,证据直指户部尚书李大人!”
包拯闻言,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户部尚书李大人,一向以清廉着称,怎会突然卷入谋反大案?他深知此案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当,必将引起朝野震动。
“速将案情细节报来。”包拯沉声道,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衙役不敢怠慢,连忙将案情细节一一道来。原来,近日京中突然出现了一批神秘信件,信中言辞激烈,直指当今圣上昏庸无道,号召朝中大臣联手谋反,拥立某位亲王为帝。而这些信件上,竟赫然盖有户部尚书的官印!
听罢案情,包拯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深知此案背后定有隐情,决定亲自带领展昭、公孙策、王朝、马汉四人,深入调查此案。
夜色深沉,四人快马加鞭,直奔户部尚书府。府内灯火通明,却透出一股压抑的气氛。李大人闻讯迎出,面色憔悴,眼中满是焦虑。
“包大人,下官冤枉啊!下官怎敢谋反?”李大人一见包拯,便跪倒在地,声泪俱下。
包拯扶起李大人,目光坚定:“李大人放心,本府定当查明真相,绝不让任何人冤枉好人。”
一番安抚后,包拯开始仔细勘察现场。他发现,那些神秘信件虽盖有户部尚书的官印,但字迹却与李大人截然不同。显然,这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公孙先生,你看这些信件可有蹊跷?”包拯问道。
公孙策接过信件,仔细端详片刻,沉声道:“大人,这些信件所用纸张质地特殊,且墨香未散,显然是近日所书。而李大人的字迹,老朽曾多次见过,与此绝不相符。”
包拯点头,心中已有了计较。他决定从纸张和墨香入手,追查神秘信件的来源。
次日清晨,包拯带着展昭,悄然来到京城的造纸坊和墨铺。经过一番明察暗访,他们终于发现,这批特殊纸张和墨香,皆出自一家名为“墨香斋”的文房四宝店。
“墨香斋?”包拯喃喃自语,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
展昭见状,低声问道:“大人,可要属下即刻前去捉拿店主?”
包拯摆手制止:“不可鲁莽。此案背后定有隐情,我们需先查明真相,再行拿人。”
于是,包拯决定暗中监视墨香斋,等待时机。夜幕降临,墨香斋内灯火昏黄,一名身材窈窕的女子正在灯下忙碌。她肌肤赛雪,容颜绝美,眉眼间透出一股清冷之气。此人正是墨香斋的主人,柳如烟。
包拯和展昭隐蔽在暗处,静静观察着柳如烟的一举一动。只见柳如烟不时抬头望向窗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一名黑衣人闪身进入墨香斋。
黑衣人与柳如烟低声交谈片刻,便匆匆离去。包拯见状,立刻示意展昭跟上。展昭身形如风,瞬间消失在夜色中。
经过一番追踪,展昭发现黑衣人竟一路奔向了皇宫方向。包拯闻讯,心中大骇。难道,这起谋反案真的与皇宫有关?
次日,包拯决定亲自拜访柳如烟,探听虚实。墨香斋内,柳如烟见包拯来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她便恢复了平静,淡然问道:“包大人光临寒舍,不知所为何事?”
包拯开门见山:“柳姑娘,本府已查明,那些神秘信件所用的纸张和墨香,皆出自墨香斋。姑娘可否解释一下,这些信件究竟是何人所为?”
柳如烟闻言,面色微变。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淡然笑道:“包大人,墨香斋所售纸张和墨香众多,我怎知哪些被用作了神秘信件?再说,我不过一介女流,又怎敢涉及谋反大案?”
包拯盯着柳如烟的眼睛,试图从她的表情中找出破绽。然而,柳如烟的眼神清澈如水,毫无波澜。
正当包拯陷入沉思之际,突然,一名衙役匆匆闯入:“大人,不好了!皇宫内出现刺客,意图行刺圣上!”
包拯闻言,心中一震。他立刻意识到,这起刺客事件很可能与谋反案有关。于是,他立刻命令展昭、公孙策、王朝、马汉四人,随他一同赶往皇宫。
皇宫内,一片混乱。禁军四处搜捕刺客,而圣上则躲在御书房内,面色惨白。包拯一行人赶到后,立刻展开调查。经过一番勘查,他们发现,刺客所用的匕首上,竟刻有“墨香斋”三字。
“墨香斋?”包拯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难道,柳如烟真的与这起谋反案有关?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一步调查之际,突然,一名宫女从暗处冲出,指着柳如烟大喊:“刺客!她就是刺客!”
宫女的话音刚落,禁军们立刻将柳如烟团团围住。柳如烟见状,面色大变。她拼命辩解:“我冤枉!我根本不是刺客!”
但此时,已无人愿意相信她的话。包拯看着柳如烟绝望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同情。但他知道,身为开封府尹,他必须秉公执法,绝不能徇私枉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