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90章 海上发展和郑芝龙【1 / 1】

奋斗的蜗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军第二次入关时,宣府和大同两镇长城守军,作战非常勇敢,也做了非常充分的战前准备。皇太极的军队既没有如愿攻下龙门、赤城和宣化,也没有攻下大同,就更不可能实现四路会师的局面。

所以,皇太极没有办法继续南下,只有搬师撤出了长城。应该说,皇太极军队第二次入关,并没有给明朝造成很大的打击和损失。

如此看来,暂时来说,大明还是很有实力的,陈平安压下造反的心思,还是很明智的。

既然大明还很有实力,陈平安就决定接下来的日子暂时不掺和大明朝内部的事情。

陈平安把目光放到了海上。

陈平安决定先到海外积蓄实力,就让大明朝自己瞎内耗去吧。

也只有大明朝的国力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才是陈平安走到明面上收拾残局的最佳时机。

既然要决定接下来要往海上发展,陈平安立马搜集了一番崇祯5年(1632年)7月这个时间点,大明沿海有什么势力。

说到明末沿海最大的势力,并不是西夷、蛮夷之类的外国人,而是郑芝龙。

郑芝龙是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老爸。

郑芝龙有多牛掰呢,郑芝龙是明末时期东方海域最大的海枭,挂着郑芝龙正式旗号的中国商船,垄断了整个东南亚的贸易。

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在东方这片海域都被郑芝龙给打败了。

17世纪是指1601年1月1日至1700年1月1日。这一时期荷兰海上贸易繁荣,达到“海上马车夫”的鼎盛阶段。

直到17世纪末,在4次英荷战争中败给英国,荷兰才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又在陆地上败给法国,濒临亡国。

这个时期,正好是荷兰最强盛的时期,郑芝龙能打败这个时期的荷兰,独霸东方海域,足见郑芝龙之牛掰。

陈平安接下来要想在海上发展,最大对手肯定是郑芝龙无疑了。

于是陈平安仔细了解了一下郑芝龙的发展轨迹。

根据郑芝龙自己自费找人家修的一本族谱介绍,郑家的祖先是在唐朝禧宗光启年间,也就是唐朝末年,因为战乱而搬迁到南方的。

郑家祖先搬到了福建的一个小镇,不过它旁边有个大名鼎鼎的泉州是这一带的贸易中心,这从元朝开始就非常有名。那个时候马可波罗他在游记里面把泉州描述成世界第一流的大港口。

这个小镇后来也是郑成功的故乡而名闻天下,当地还有很多纪念郑成功的纪念馆和雕像。

郑芝龙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呢,是泉州城内的一个小官吏,很小也没有多少灰色收入的那种。

所以郑芝龙家里也不是富裕家庭。

但是郑家住在泉州这么一个大港口,对外开放的门户,那个时代算是一个不缺机会的地方。

1621 年,也就是明朝那个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上台的那一年,郑芝龙决定离开家乡,去外面闯荡自己的事业。

他也不想穷一辈子,尤其在泉州这种地方,这里因为开海,有很多的有钱人,有了对比,郑芝龙怎么能没有想法,怎么甘于一直的呆在家里受穷?

于是郑芝龙先是带着弟弟到了今天的澳门,去找自己在那里做生意的舅舅。

在澳门,郑芝龙学习到了经商的基本技巧。

郑芝龙聪明好学,语言天赋不错学会了葡萄牙语,澳门是葡萄牙人的地盘,学会了葡萄牙语就可以借此跟各国的海商接触。

他慢慢明白财富源自海外,为了取得外国人的信任,他还信了天主教,并且取了一个葡萄牙味十足的名字,外国人都叫他尼古拉·一官。

郑芝龙在澳门的两年里,认识的一个能改变他一生的命运人,这个人是往来于日本跟澳门之间的大海商,当然其实也是大海盗李旦。

李旦是当时公认的实力最强的海商。李诞有个非常霸气的外号,叫 captain china。

“captain china”意思是“中国船长”或“中国首领”,这个称呼体现出了李旦作为当时海上活动(包括贸易和海盗行为等)的领导者角色,带有一种代表中国海上势力的意味。

在 1623 年,一艘李旦的大船从泉州开往日本的长崎平户岛,船上有大量销售到日本去的商品,这个时候郑芝龙也是跟着船去了日本。

这也应该是改变郑芝龙一生的转折点,那会儿的他没有想到会在日本遇到一个田川氏的日本女人。

田川氏是平户藩士田川七左卫门之女,她对郑芝龙很是喜欢,仅仅就一年也就是 1624 年,田川氏就在平户岛为郑芝龙生下了一个孩子,因为孩子是生在一棵大松树下,所以叫郑森,也就是后来日后名扬四海的郑成功。

还是在 1624这一年,李旦推荐郑芝龙前往澎湖,担任荷兰的翻译助理。

因为郑芝龙通晓各种语言,比如闽南语、南京官话、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甚至他还懂一点荷兰语,所以郑芝龙语言天赋应该是为他后来成就一番事业的一种很大的助力。

在当时,郑芝龙就这样很顺利的就进入了当时荷兰的据点。

在 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以印尼的巴塔维亚为总部,开始北上,想要寻找一个更靠近中国的据点,来跟西班牙和葡萄牙竞争。

后来就找到了澎湖。但是其实澎湖从元朝开始就被设了巡检司,视为是中国的合法领土,刚开始都是不肯让的。

从元朝到明朝,只要有人占了澎湖,基本都会碰到中国海军来驱赶。荷兰也不例外。

荷兰碰上了当时明朝的海军将领沈有容,沈有容三次保卫台湾,其功于国于台,殊非浅显。 20 多年之后,当时沈有容已经不在,荷兰又回来澎湖,在这里再次建筑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