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94章 易中海在清河农场【1 / 1】

坚强的北冥大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宋远他们忙活着生产和蔬菜大棚的时候,遥远的天津茶淀那里坐落着当时全国都闻名的清河农场,一群人也在忙碌着。

49年的时候,市里指示“不能让大批反动派和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要让他们通过劳动来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市局派人到处选址。

最后在天津市东边的茶淀地区找到了一个由三条大河围成的三角地带,这里有30多万亩的盐碱地荒滩,三面环水便于管理还有足够的可开垦土地,最终就确定在这里办了清河劳改农场。

经过这将近十年的发展清河农场已经大变样了,从荒滩戈壁变成了北国的“鱼米之乡”,十年间开垦了上万亩的土地,建房2000多间还建起了砖厂、造纸厂、被服厂等等。

这里目前关押了上万名反革命分子、刑事犯罪分子,光是57年就有三千多名右派送到了这里。算上农场的干部职工、刑满释放的留场就业人员、家属子女等等,居住了将近两万人。

又因为封闭式管理和外界接触很少,被外界戏称为“清河国”!

场部的办公室里,场长和政委正面对面坐着商议事情:“老吴,上面的文件你看了吧?市局让根据特赦令的要求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犯罪份子,把名单报上去进行特赦!”

政委老吴也是头疼:“老曹,这事不好干啊!要说服刑时间够标准的,咱们这一抓一大把,可是这个确实改恶从善又没个标准,你说该咋定?”

这个标准确实不好定,这边要是定的宽松一点,回头把人放出去了想不开再来个报复社会,那这场长和政委是铁铁的要挨板子了。

吴政委又说道:“咱这人多,报上去的人太少了也不行!”,曹场长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苦笑着点点头:“可不是吗?人少了又要说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过关!”

沉默了一会曹场长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第一咱们对那些反革命分子和右派分子还是要慎重一些!”

这话的意思吴政委一听就明白了,也点头赞成。这些人严格来说都是政治犯,谁知道心里怎么想的,还是尽量压缩一下这类人的名额吧!

曹场长继续说道:“第二对于那些普通的刑事犯罪份子,咱们看看判刑的罪名,从贪污受贿等罪名里可以多选一些!”

曹场长的意思很明白了,这贪污受贿的属于智商犯罪而不是暴力犯罪,而这一类的人出去了以后一般也不会再有贪污的机会了,使用暴力犯罪的可能性也不大,相对比较安全一些。

吴政委自然也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同意曹场长的说法。

“第三就是从这几年确实表现好、有立功行为的犯罪分子中可以多挑一些!”曹场长继续说道。

都是老成谋国的话,曹场长和吴政委商量好了就这么定下来了。

随后农场里的干部就按着这三项原则开始挑选了,在名单上一个个勾选着。

一名干事看着花名册看到了易中海的名字,先看刑期两年八个月已经服刑了一年多符合条件;再看罪名是贪污罪也符合条件;继续看下去还是个有手艺的人,去年维修维护了农场里的十几台机械设备,有立功表现也符合条件;就在他的名字后面打了个钩。

拟要特赦的人员名单报到农场里,总共也就200多人。厂里的会议上一个个过了一遍砍掉了几个让人不太放心的犯罪分子,剩下的人审核通过就往市局报过去了。

没有特殊情况,市局也不会驳回清河农场所报的名单,于是很快特赦的命令就下达到了清河农场。

易中海自从被抓以后再到送来了清河农场,用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过来。

以前是高高在上的七级工、院子里的一大爷,说话不说一言九鼎但也有人听,除了在宋远面前吃过亏以外一直都顺风顺水的,可就因为这代为保管抚养费的小事竟然被判了两年多,他是始终想不通的。

不过想不通归想不通,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他也知道,在看守、管教面前做出一副后悔莫及、知错就改的样子还是很简单的。

送到清河农场以后易中海感觉比在看守所要好多了,在看守所的时候一屋子关了十七八个人有八九个都是街溜子,三句话没说完就动手打人的情况也很多,让他在里面吃了不少苦头。

虽然常年干钳工有着一把力气,可是看着围过来了一群小年轻易中海就老老实实的抱头蹲下挨打。

而到了清河农场以后,一间牢房只有十二个人,可能是年龄都大一些,牢头问了问易中海情况,听说他是贪污犯以后对他还客气了不少,最起码没挨过打了。

在这里犯人们每天主要就是干农活、学习、写思想汇报什么的,易中海很快就适应了。呆了两个月以后他还主动给管教讲自己是高级工会修理机器,给了管教一个惊喜。

在看守的监督下易中海倒腾了几天修好了清河农场里的一些老旧机械设备,更是让管教直呼捡到宝了,给他换了人少的牢房不说还严厉警告了一番牢头,从此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

靠着自己的手艺,易中海迅速成了整个清河农场里的技术大拿,日常劳动管教给他分配的都是轻松的活计,当个帮厨、打个饭什么的比一般的罪犯轻松多了。

而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带着几个人把清河农场里大大小小上百台各种机械设备维护好,保证它们能够正常运行就行,在58年秋天农忙的时间抢修了几台设备以后更是给他记了一功,有了立功表现。

就连管教都不止一次的给易中海说如果他刑期满了不想回四九城了,管教向上级申请让他留场就业上班,连家属都能接过来团聚。

易中海自然是看不上清河农场这里,婉言拒绝了两回以后管教也就不再提这事了。

这天别人在上工忙着干活,易中海在树荫底下坐着看守一些机械备件、随时准备抢修设备的时候,管教来喊易中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