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寒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幕低垂,上海滩的霓虹灯光投射在黄浦江上,化作粼粼波光。沈洛静立窗前,目光深沉,面容上写满隐忍。他的手中紧攥着刚收到的情报,薄薄一页纸却沉重如千钧。纸上的字迹清晰而刺目:“苏珈婉被日军秘密押往虹口。”
“兆卿,江雪,人已经到齐了吧?”沈洛缓缓转身,声音平静,但藏不住隐含的焦虑。
“都在书房等你。”张铭吉从门口探头,推了推圆形眼镜,压低声音,“这件事,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沈洛点头,随即抬脚走向书房。他的脚步沉稳,每一步却似敲打在众人心头。
书房中,吴兆卿和江雪正各自坐在一旁,神色凝重。吴兆卿身着考究西装,双手搭在膝上,神情冷峻而深思;而江雪则穿一袭深紫色旗袍,眉目间尽是锋芒,手中一把小折扇轻摇,掩盖内心的紧张。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沈洛站定在桌旁,声音略带沙哑,“珈婉被绑架,而对方是日军。虹口那边,势力盘根错节,这场仗,我们不得不打,却也不能打得没有章法。”
“以我之见,”吴兆卿率先开口,语气沉稳,“我们可以调动黑帮力量。虹口的‘青竹社’与日军走得近,他们必然知道关押的确切位置。只要给足筹码,或者动用威慑手段,逼他们配合,不难拿到苏小姐的下落。”
江雪闻言,冷笑一声,目光从折扇上抬起,“兆卿先生,你是在拿刀尖跳舞。‘青竹社’会为了钱和我们合作,也会为了钱把我们卖给日军。这不是冒险,而是自寻死路。”
“那你的主意呢?”吴兆卿目光一凌,语气中带了一丝针锋相对的意味。
江雪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不如,我们以假电影项目为幌子,直接与日军谈判。将一部表面为商业宣传、实则隐藏反日暗线的电影剧本作为筹码,提出交换条件。”
“他们会信吗?”沈洛沉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日军狡诈,若识破我们的意图,珈婉的安危反而更难保障。”
“所以,这条路必须由我亲自去谈。”江雪坦然道,嘴角扬起一丝自信的弧度,“他们对我投资人的身份早有耳闻,会认为我是在通过电影牟利。关键是,我们能不能编织一个足够诱人的故事。”
“以谈判换时间,以黑帮破局。”沈洛低声重复,眉头紧蹙,“或许,这并非不可行。”
“沈先生,你的意思是——”吴兆卿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两条路同时进行。”沈洛环视众人,语气转为果决,“兆卿,你负责联系‘青竹社’,务必小心,不留把柄。江雪,你立刻着手拟定电影计划,用最快的速度与日军取得接触。同时,我会派人伪装成日军内部情报员,打入他们的内部,直接探明珈婉的下落。”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计划大胆,但从沈洛口中说出,却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沈洛,你可知道,这种安排意味着我们同时开战两线,一旦有一条线失手,后果将不堪设想。”吴兆卿严肃提醒。
“我知道。”沈洛深吸一口气,眼中浮现出复杂的情绪,“但这是唯一的办法。苏珈婉对我们所有人都太重要,我不能,也不允许失败。”
夜风微凉,沈洛独自立于庭院中,凝望夜空中微弱的星光。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苏珈婉的面容,那清丽而倔强的眼神曾几次在绝境中拯救了他。如今,她的安危成了他肩上的重担。
“少爷,人已备好。”张铭吉走到沈洛身旁,低声禀报,“伪装的情报员由老何负责,他熟悉日军的作风,确保不露破绽。”
沈洛转身看向张铭吉,沉声道:“告诉他,无论用什么办法,必须在三天内拿到确切消息。三天后,若我们没有进展,我将亲自去。”
“可是少爷,这太危险——”
沈洛摆手,目光如刀般锋利,“不必多言,这是命令。”
张铭吉唯有点头退下,留下沈洛一人站在夜色中。月光洒在他的肩头,映衬出那孤独却坚定的身影。
几天后,书房内再次聚集了熟悉的面孔。吴兆卿脸色凝重,“‘青竹社’那边松口了,但他们开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要我们提供三成的电影收益作为报酬。”
“妄想!”江雪冷哼一声,语气透着不屑,“他们以为自己是谁?”
沈洛摆摆手,示意两人安静。他目光扫过桌上堆积的情报,最终落在一份薄薄的信笺上。
“这是何叔带回来的消息,”沈洛抬头,声音中带着一丝冰冷,“珈婉确实被押在虹口,但守卫森严,日军使用了最新型的通讯设备,任何轻举妄动都会引发危机。”
吴兆卿和江雪都沉默了片刻,江雪率先开口:“既然如此,电影谈判的方案就更需要慎重。沈洛,我需要你的剧本。”
沈洛淡然一笑,似早有准备。他取出一份文件,递到江雪面前,“《东洋疑影》,一个关于间谍、谎言与背叛的故事。你可以告诉他们,这将是最吸引中日两国观众的电影。”
江雪接过剧本,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希望日军能领这个情。”
沈洛微微颔首,眼中寒意渐浓,“行动开始。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虹口的夜晚笼罩在一片诡异的静谧中。伪装成日军情报员的何叔悄然潜入一处隐秘的仓库,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每一个细节。
“苏小姐……一定要撑住……”他心中默念。
与此同时,沈洛的目光注视着夜空。他知道,这场赌局的胜负,只能由时间来裁决。
黄浦江畔,霜白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清风拂动,水气氤氲。沈洛步入一条偏僻的小巷,目光警惕,耳畔传来偶尔的犬吠和远处隐隐的汽笛声。他的手紧攥着一张薄薄的信笺,上面的字迹简短却意味深长:“午夜,旧地。”
这条线索来自吴兆卿的一位线人,指向的是一家老旧的电影院。沈洛对这里并不陌生,几年前,他初涉上海电影圈时,便是在这里遇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陈文清,一位热爱电影却落魄的放映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