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98章 商讨对策【1 / 1】

木落寒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冬的清晨,上海滩的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寒意,江面上笼着一层轻雾,隐约映衬出熙攘繁忙的码头轮廓。沈洛站在沈氏影业的顶楼办公室里,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南京路,而他却只觉背后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正阴冷地注视着自己。

他揉了揉眉心,眼神透过镜面玻璃定格在街对面。一名普通路人模样的男子正装作无意地靠近街边的电话亭,每隔几分钟便低头拨动号码盘,却似乎从未真正接通任何人。沈洛微微冷笑,那是日军密探惯用的伎俩。

自从沈氏影业发布新一部电影计划后,他便察觉到一股暗流涌动,先是仓库失火,接着是剧组的核心人员莫名失踪,甚至公司账簿都被人暗中做了手脚。这一切,绝非偶然。

沈洛回身,在书案旁的地图上轻点几下,随即提笔写下一串代码般的指令。他将纸条递给站在一旁的张铭吉:“把这条消息传给吴兆卿,地点如常,他会明白的。”

张铭吉接过纸条,点头而去。沈洛深吸一口气,眼底一片清明冷冽。他已决心,不论是谁想要毁掉他的事业,背后若是日军或顾俊,必将付出代价。

夜幕低垂时,吴兆卿如约而至。包厢内,帷幔垂落,光影摇曳。沈洛亲自为他倒了一杯普洱,微微一笑:“兆卿兄,今日可算是请来了一位‘救星’。”

吴兆卿端起茶杯,眸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看来沈二公子遇到的麻烦不小,不知今日这一壶清茶背后,藏着什么筹谋?”

沈洛轻声一笑,随手摊开一份报纸,指着其中一则不起眼的文艺新闻:“日军在上海滩的文化渗透计划,恐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试探上了。他们以扶持新兴电影为幌子,暗中却想操控上海电影市场,顺带摸清我们的底细。”

吴兆卿眉头一皱,沉吟道:“这些人惯于先用文化侵蚀,再以经济控制,最后变成军事占领。沈公子,看来你的电影公司已经被盯上了。”

沈洛缓缓点头,目光沉如夜海:“我怀疑近期的种种变故,都是顾俊暗中推波助澜。他不仅勾结黑帮,还可能直接为日军效力。这个局,已经不只是商业争斗,而是关乎整个上海滩的命脉。”

吴兆卿轻抿一口茶,眼底闪过一抹寒光:“既如此,我们该如何反制?沈公子以何为计?”

“其一,表面上继续配合。我们将推出一部符合他们审查标准的电影,吸引他们的注意;其二,暗中调整公司内部人事,将不可靠的人员逐步替换,清理出我们的核心圈;其三,与商会的其他势力合作,联合抵制日军的渗透。”沈洛语气沉稳,但字字如钉。

吴兆卿点点头,却忽然低声道:“沈公子,如此一来,你的敌人会越来越多,顾俊只怕会借机与日军更深层次的合作。他若趁机击垮你,你如何应对?”

沈洛眸光微动,嘴角露出一抹冷冽的笑意:“我早已布下一局棋,只等他自己入局。他以为日军是他的靠山,殊不知这靠山,也是他最大的祸端。”

与此同时,顾俊正坐在虹口的一处洋楼里,笑容中带着一丝阴冷。他面前的日本军官模样的男子缓缓放下酒杯,用不甚流利的中文说道:“顾先生,贵公司的提案非常有趣。若沈洛果真如您所言,我们可以配合您展开文化试探。”

顾俊眯起眼睛,缓缓说道:“沈洛一直以清高自居,但在利益面前,他未必能守住自己的底线。我建议从电影切入,逐步渗透到他的核心圈子。届时,他的每一步动向,都会成为我们的情报来源。”

日军军官点了点头:“那顾先生便放心,我会让我们的文化部出面,与沈氏影业进行合作接洽。不过,如果失败……”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我们不介意采取其他更直接的手段。”

顾俊微微一笑,眼底掠过一丝阴冷:“不必劳您动手,我自会处理。”

翌日,沈洛的电影公司如常运作,忙碌的员工往来穿梭,拍摄场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沈洛的心中却早已布局成局。

“江雪那边怎么样?”他问道。

张铭吉递上一份报告,轻声道:“江小姐已经与几位商会重要成员接触过,他们对共同抵制日军渗透的提议十分感兴趣,但尚未表态。”

“无妨,时机到了,他们会自愿站出来。”沈洛眼中闪过一丝睿智,随后低声吩咐,“盯紧顾俊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与虹口方面的来往。我需要他们的确凿证据。”

张铭吉点头离去,沈洛站在办公桌前,神情坚毅。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如履薄冰,但唯有迎难而上,方能绝地逢生。

窗外,寒风乍起,霓虹灯初次点亮,上海滩的夜晚在无声的阴谋中悄然拉开帷幕。

上海滩的夜幕降临时,整个城市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街巷间灯火摇曳,伴随着远处海轮的汽笛声,显得格外寂静而又隐隐不安。沈洛的办公室里,一盏台灯静静照亮桌上的剧本,标题《雾上海》几个字宛如刀锋般锐利,在昏黄灯光下散发出微光。

沈洛立在窗前,身形挺拔,目光深沉地望向窗外迷离的灯火。他的一只手扶着窗框,另一只手紧握着烟斗,青烟袅袅升腾。他脑海中翻涌着复杂的思绪:顾俊最近的动作愈发频繁,而从吴兆卿那儿传来的消息表明,日军正在通过所谓的“文化投资”向上海滩渗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交易,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役。沈洛很清楚,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电影公司,更是他正在构筑的思想阵地。

桌上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沉寂。沈洛回身接起电话,语气平静而低沉:“是我,沈洛。”电话那头是张铭吉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少东家,那批所谓的‘文化投资人’已经到了,他们带来的资金数额惊人,但显然是冲着公司核心项目来的。顾俊……似乎在从中牵线。”

沈洛冷笑一声,将烟斗搁下,坐回皮椅,淡然道:“鱼饵撒得越多,越说明他们心虚。让财务部门按流程接待,但记住,我们不是做慈善的,他们的条件再优厚,也别轻易答应。”

挂断电话后,他揉了揉眉心,将目光投向桌上的剧本。《雾上海》是一部由他亲自监制的电影,剧本由一位年轻才俊吴凌楚创作。这部电影表面上是描绘上海滩的市井生活,实际上却暗藏对当前局势的深刻隐喻。沈洛知道,这部电影很可能会成为风暴的引信,而他必须确保每一处细节都滴水不漏。

“少东家。”张铭吉推门而入,手里拿着剧本,神色凝重,“吴先生已经修改了三稿,台词精炼了许多,但其中几处隐喻太过明显,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沈洛接过剧本翻阅,目光如炬地扫过那些微妙的台词。“的确,有些地方需要再藏得深一些,但过度隐晦也会削弱它的力度。召集吴先生到会议室,我亲自过目。”

不多时,吴凌楚带着一丝倦容步入会议室,手中还捧着厚厚一叠修改稿。他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因其文笔犀利而备受沈洛器重。沈洛没有多余的寒暄,开门见山道:“第三幕中,女主角在桥边说的那句‘迷雾遮天,远山不见’,这句台词太过直白,需要调整。”

吴凌楚略一沉思,点头道:“少东家英明。我想,可以改成‘乱云深处,风影欲来’,这样更富诗意,也避开了敏感词汇。”

沈洛微微颔首,随即指向另一处台词:“还有这里,男主角对对手说‘春雷既响,寒霜必融’,这句话虽意在隐喻破局之意,但依旧过于大胆。”他凝视着吴凌楚,语气坚定:“我们要用最温柔的手法传递最强烈的信念,让他们找不到把柄却能直击人心。”

吴凌楚听罢,露出佩服的神色:“少东家的高见让我茅塞顿开。我立刻着手修改。”

深夜,苏珈婉缓缓推开沈洛办公室的门。她一身月白色旗袍,剪裁得体,映衬出她优雅的身姿。她手中端着一盏热茶,带着几分关切地走到沈洛面前:“忙了一天了,喝点茶休息一下吧。”

沈洛抬头看着她,眼中的锋芒稍稍收敛,换上几分柔和。他接过茶杯,轻声道:“谢谢你,珈婉。这几天的压力不小,事情一桩接着一桩。”

苏珈婉坐到他对面,双手交叠放在膝上,目光如水:“《雾上海》的筹备很关键,我知道你一直在谨慎布局。可你也该保重身体,毕竟……这场博弈是场持久战。”

沈洛苦笑一声:“不仅是持久战,还是险象环生的棋局。他们不仅想要摧毁我,还想颠覆整个上海滩的电影产业。”他顿了顿,眸中闪过一道寒光,“但他们越想打压我,我便越要让这部电影成为上海滩的一道风景线。”

翌日清晨,沈洛早早来到摄影棚,巡视着《雾上海》的布景搭建进度。场务们忙碌穿梭,舞台上的迷雾机器正在调试,氤氲的白雾笼罩着街景布置,宛如真正的老上海弄堂。

顾俊的身影出现在远处,他一身考究西装,嘴角挂着浅笑,缓步走近沈洛,语气含蓄:“沈兄这部电影看来耗费不少心血啊,布景颇有气势。”

沈洛闻言,回身对上顾俊的目光,脸上依旧挂着平和的笑意:“顾兄过奖了。电影嘛,本就是给观众一个梦。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顾俊微微一笑,意味深长:“但愿沈兄的梦不会被风吹散。毕竟……有些梦做得太过真实,反而容易惊醒旁人。”

沈洛神色未变,只是语气多了一丝冷意:“梦醒了,才知道自己该走什么路。不知顾兄是否有这样的觉悟呢?”

两人四目相对,片刻后,顾俊轻笑一声,转身离去。他的背影隐没在层层迷雾中,仿佛一道难以看透的暗影。

沈洛目送他离去,心中警铃大作。他很清楚,这场风暴已经迫在眉睫,而《雾上海》将是他迎战的第一道屏障。他抬起头,看向布景上那隐隐约约的“雾上海”三个大字,眼中燃起了炽烈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