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向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终,何夫人决定将所有资产捐赠给朝廷,以求为母女二人积累功德,减轻她们身上的怨恨之气,并在地府中留下善行记录,抵消过去的罪孽。
王嬷嬷对此感到十分惊讶,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处理如此重大的事情,建议告知世子。
叶知秋认为哥哥出面更为合适,于是请来了叶明忠。叶明忠虽然对妹妹提及他与何家小姐之间的冥婚关系有些无奈,但他同情何家母女的遭遇,亲自前往京兆府解决此事。
由于京兆府尹是赵氏的亲叔叔,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亲戚,因此他们能够顺利地把责任推给那位贪婪的道士。
保护了何家的名誉,同时也让朝廷获得了财富,而那些觊觎何家财产的族人也不敢与朝廷对抗。
至于何小姐,她被迫离开家乡前往罗家,手中带着不少钱财。
罗家作为她父亲的本家,见到这位孤女携带丰厚的嫁妆,未来的发展可想而知。不过,此时叶知秋正专注于学习礼仪,进展迅速,一次就能掌握。
晚餐后回到房间,叶知秋遇到了她的师叔,师叔告诉她关于赏荷宴上祖母的计划滴血认亲的消息。
以及两位小丫头想要在明天的活动中超越她的企图。叶知秋对此并不在意,她自信可以应对任何挑战,即使是在血液融合这样的细节上。
更有趣的是,祖母不仅去礼佛,还带回了一位江南瘦马来讨好父亲。师叔感叹道,这是他活到现在第一次见到这样写出的情况。
叶知秋听后不禁笑出声来,调侃说老夫人似乎担心儿子吃不饱,而不怕他因过度享受而累垮身体。
随后,叶知秋询问武安府邸的事情,得知那位已经去世,他的生命早已走到尽头,多活的几天不过是额外的恩赐。
叶知秋瞥了一眼角落里那小纸人,它正背着手,一副老成的模样。她心里暗笑,这小家伙总是爱说别人,却从不肯自己去投胎,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师徒俩正聊着,丹玉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支红宝石的发簪。
“小姐,表小姐送来的,说是您明天戴着一定好看呢。”丹玉说道。
小纸人一见有人来了,立刻趴在桌子上,装作一尊没有生命的摆设。叶知秋示意丹玉把东西放下,拿起发簪看了看,轻轻摇了摇头。
“这种在宝石里藏药丸的手法,电视剧里都看腻了,真没新意。”不过她还是承认,宝石和金子都是真的,只是工艺上动了些手脚。
等到丹玉离开后,小纸人马上跑到簪子旁边,眼睛亮晶晶的。
“你还别说,你这丫头真有两下子!”叶知秋被夸得笑了笑,但随即把簪子放在一边,觉得这事没什么意思。
不久,又有仆人送来老夫人赏赐的新衣裙,说是用的是压箱底的好料子做的。叶知秋看着衣服,心中无奈。
虽然布料确实不错,但是针脚粗糙,线也不结实,这样的衣服穿出去,恐怕会在宾客面前出丑。
“这些手段我都看过了,真是老套,但也看得出她们对我有多么不友好。”
“别管她们。”小纸人安慰道,“我让周围的鬼魂帮你留意着点。圣火观的道士们总让我感觉不太对劲。上次武安府邸的那个道士,万一他也变成鬼缠着你不放怎么办?”
小纸人叹了口气,补丁摞补丁的小身子显得有些疲惫。
“放心吧,我会帮你盯着的。咱们以前在山下化煞时也没遇到过这么复杂的事。圣火观确实需要好好调查一下。
不过不用为师亲自出马,我已经收了几只孤魂野鬼当我的小帮手,你只要记得多给我烧些香烛纸钱就行。”
叶知秋想到家里的存货不多,便决定去买些。
“回头我就去。”接着,她赶紧转移话题,打断了小纸人关于收徒弟的唠叨。
“师叔,您别提这个了,我会留意的。您先去玩儿吧,我要好好休息,明天有很多贵女要来,我得养足精神才能应对。”
第二天早上,尽管叶知秋还想多睡一会儿,王嬷嬷已经把她叫了起来。
“小姐,今天您得早点准备,我们作为东道主要提前到场。”
叶知秋立刻起身穿衣洗漱,心中想着王嬷嬷的话。
“嬷嬷说得对,今天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和京城的贵女们一起度过美好的一天。”
王嬷嬷看到小姐如此精神焕发,也跟着高兴起来。
叶知秋先去了伯母赵氏的院子问候。赵氏一见她穿的衣服就皱起了眉头,这衣服看起来很陌生。
“这裙子是从哪里来的?不像是我给你做的呀。”赵氏问道。
叶知秋笑着挽住伯母的手臂,轻快地说:“这是老夫人赏赐给我的呢。穿上它,大家都会很高兴,毕竟侄女就是想做个贴心的小棉袄嘛。
要是伯母想看我穿其他的,午饭后我就换一套,咱们现在是不是该去给老夫人请安了?”
赵氏轻轻拍了拍侄女的手,心中满是疼爱,她的侄女总是这么懂事。
果然,到了老夫人那里,看到叶知秋穿着新衣,老夫人和叶云敏都显得十分满意。冯妙珍也注意到了叶知秋头上的簪子,嘴角微微上扬。
“表姐这身衣服真漂亮,看来还是表妹的眼光好,就连我送给表姐的簪子,也是表妹帮忙挑选的呢。在京城里,这些小姐们中,妹妹的眼力可是数一数二的。”冯妙珍夸赞道。
叶知秋笑眯眯地点头:“是啊,我也觉得很好看,谢谢妹妹的用心。”
叶云敏却高傲地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不屑的笑容:“我挑的东西再好,也要姐姐配得上才行。听说姐姐这些年在道观里吃了不少苦,琴棋书画可能都没怎么学吧?”
叶知秋温和地回答:“还好,多少懂一些。”
赵氏不愿听庶女多言,起身对老夫人说:“今天的宴会,不知客人何时会到,儿媳先去前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