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十万将士的尸首堆砌掩埋筑成高高的封土堆,便为“京观”。
筑京观被认为是对生命的极大不尊重,它不仅羞辱了战败的敌人,也对死者及其家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是为什么,李二与百姓不放过高丽的原因之一。
回到现场,李二对李勉的滑头,很不满意。
“你小子少遮遮掩掩,朕让你说,你便说。”
李勉见状,只好说道:“臣以为,应兵分三路,一路从水路,攻卑沙,进击建安;一路从渡赤水,进击安市城;一路从盖牟,直逼辽东城下。”
“三路大军,应以水路及盖牟为主,安市城为辅。”
这三路,历史上,就是李二的想法,李勉做了些微调。
按李勉的想法,本想说以水路为主,沿海进攻高丽内陆,直逼平壤。
至少也要把高丽水师打残,给灭掉。
封锁整个高丽水域,让高丽片帆不得下海。
充分调动高丽国内,渊盖苏文的力量,造成分路进击,减少压力。
但想想,又觉得有些不自信,只好折中。
李二听完,内心很吃惊。
不得不说,李勉所想,很多与他不谋而合。
只是水路进击,李二并未做主攻方向。
细细一想,李二眼前大亮。
“好,不错,想法很好。”
李勉脸蛋一红,躬身回应道:“臣下孟浪,请陛下恕罪。”
李二摆了摆手,说:“罪从何来,何罪之有。不过,李世绩与张亮,真的可以?”
貌似疑问句,可李勉知道,不是在问自己。
沉默,陷入长久的沉默。
李勉忍不住开口提议:“陛下,不如寻李将军他们,问下他们的意见。”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这次出战的武将,大多都是老将,有着十足的经验。
听闻,李二一愣,“你说的对。来人啊,去唤将军们来朕这议事。”
“诺。”外面传来马大伴的声音。
很快,得到召唤的众人,来到李二面前。
见到李勉也在,纷纷笑着点头。
只有长孙无忌,见李勉在,冷着张脸,直接无视。
对长孙无忌,李勉同样没好脸色。
道不同,不相与谋。
若不是看在李二面子上,李勉都想一巴掌拍死算逑。
瞧他长孙家干的什么事。
他长孙家,原本在长孙顺德手上,还算正常。
但到了长孙无忌手里,竟发展成了另一个世家。
独立于王姓七望之列,并与他们交好。
这些年,李勉通过四时的手,知道了不少有关大唐秘辛。
其中就有长孙家。
光长孙家的资料,就差不多近百卷。
通过情报,长孙家干净不到哪去。
把持着铁器贸易,却将触手伸至大唐以外。
胆大到为辽东边族,还有西域各族有贸易往来。
真是不作就不会死。
怪不得历史上,长孙家最后被湮灭。
可以说,发生在长孙家的事,长孙无忌要占一大半因果。
见众人到齐,李二便把李勉所提的建议,跟大家说了一遍。
“我不同意。”长孙无忌第一个跳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