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客人递过来的是五块,张红英会问:“客人,一碗米线一个粽子是不是?还要一个茶叶蛋吗?”
熟练以后,张红英感觉自己也变机灵了很多。随机应变这种事,信手拈来。
马大姑走上街头揽客之后,店里渐渐坐满了。
张红英喊:“马大姑,你回来吧!”
顾客的反应,就是最好的口碑。
刚开始店里窗明几净却门可罗雀,大家都担心店里东西贵,或者难吃。
现在店里坐满了人,顾客吃饭,就喜欢找这种热闹的店。宁愿多等一会,也不敢冒险去没人的店里。这也是人的正常心理。
张红英也知道,想要把生意做下去,不能总靠马大姑揽客,得想个长久之计。
张红英想了想,她决定推出一些特色套餐,比如棒骨米线加茶叶蛋套餐,棒骨米线加粽子套餐,价格优惠两毛。
马大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干劲十足地帮忙准备食材并向顾客推荐。
这些主食,饭点卖的很好。但是这个时间,集中在十一点到下午一点。其他时间,都是闲坐着。
张红英想了想,可以把臭豆腐做起来了。
南京的菜市场很多。现在张红英胆子也肥了。她学会了坐公交车,学会了看地图。
跑遍了南京的菜市场后,问询了无数小贩之后,张红英终于找到了一捆苋菜杆。
老板说:这本来是我家婆娘惦记家乡的霉苋菜杆,带回来准备自己吃的。
既然你这么想要,我分你一半。
一捆苋菜杆,有四五十斤。
分一半,也有足足二十多斤。
张红英把苋菜杆扛回家,又粗又长的苋菜杆,不知道捱了多少白眼。
连马红艳都问:“哎呀妈呀,这大老粗的,又这么硬,咋吃啊?”
张红英微笑不语。要是都能给你们知道,我这还是秘密吗?
张红英把苋菜杆冲洗干净,然后切成一寸长短。
又找了一个干净的大盆,接了满满一盆水,把苋菜杆泡了进去。
不得不说,大红盆,清澈的水,里边泡着碧绿的苋菜杆,还有点好看。
马大姑一直问三问四,张红英胡乱应付:“就是泡点霉苋菜杆吃。
那是我们地方的吃法,你们估计吃不惯。
晚点做好了,我蒸了下饭,你吃了就知道了。”
泡了几天之后,霉苋菜梗开始冒气泡了。
张红英趁着晚上马红艳走了,把霉苋菜梗捞了一部分出来在另一个盆里。剩下的,都挤出来,扔掉残渣,连汤带水装进瓮里,又加了很多盐。
第二天,张红英还买了块老豆腐,弄碎了,“喂”给这一瓮臭卤。
晚上张红英捞了老,发现老豆腐都已经化没了,心知这一瓮臭卤,才算是养好了。
过了两三天,张红英买了几斤豆腐干,趁着晚上放进臭卤瓮里。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厨房的灶台上。张红英小心翼翼地将昨天泡制好的豆腐干从水缸里捞了出来,然后朝着店里正在忙碌着擦桌椅的马红艳大声呼喊起来:“马大姑!快过来瞧瞧呀!我要亲自下厨给你做一道特别的美食——臭豆腐!”
马红艳捂了捂鼻子:“这玩意能吃?”
张红英笑起来:“马大姑,你可得好好看着。这学会了,可会影响咱们的钱包钱包啊。”
马大姑捂着鼻子,勉为其难的过来了。
炸臭豆腐是一道外酥里嫩、风味独特的美食,张红英自信,马大姑只要吃过,也一定会爱上它的。
张红英使用的耐高温且味道清淡的植物油,也是她从小吃到大的油——菜籽油。
还准备好了辣椒酱、甜面酱、 酱油、蒜泥、香菜、葱花、以及炒香的芝麻。
张红英自制的臭豆腐,已经经过适当的发酵,同时切成适合油炸的小块。
张红英在炒锅中加入了大半锅的食用油。同时将油温加热至大约160°c到180°c之间。
油温只能靠经验判断,但是张红英教马大姑,可以通过放入一小片臭豆腐测试油温,如果它迅速浮起并开始变金黄色,则表示油温合适。
小心地将臭豆腐放入热油中,分批进行。不能一下子全倒进去。一次性放入过多,会导致温度骤降,从而无法迅速将臭豆腐炸好。。
炸制过程中不断翻动,保证每面都能均匀受热,直到外表变成金黄酥脆,内部仍然柔软多汁。
根据大小和厚度,一般需要炸3-5分钟。注意不要炸过头,否则会变得太干硬。
张红英使用漏勺捞出炸好的臭豆腐,放在架子上,滤去多余的油脂。
张红英等到臭豆腐稍稍冷却,才把它倒入盘中。
撒上蒜沫,辣酱,酱油……用筷子搅拌均匀。
臭豆腐下锅以后,马大姑就不捂鼻子了。它的气味,已经由臭转香。
张红英 把调味后的臭豆腐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撒上一些香菜、葱花和炒香的芝麻作为装饰,增添香气和口感。
然后轻轻向马红艳那边推了推:“马大姑,你尝尝看,是不是符合你的口味?”
马大姑用筷子夹起一块,小心翼翼送入口中。张红英提醒:“里边可能会有点烫,你小口品尝。”
马红艳也是下了狠心去吃这臭豆腐的。不料一口下去d,瞪大了眼睛:“怎么能这么鲜?”
这个张红英知道:“蛋白质被分解成了一种叫氨基酸的东西,所以很鲜。”——这是沈建珍给她补习的,这不现在就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