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已是初冬季节,山里的气温骤然降了下来,清晨的风有些刺脸,稻田积水的地方有层薄薄的冰层,最能够看得见的是菜园的菜叶上点缀了些许的霜冻。
山茶油公司选址和建设用地在县里特事特办,一路绿灯,用副县长刘红君的话说就是\"一切为外商让路,能一天办好的手续就是加晚班也要办好,绝不拖到第二天。\"
全县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所有职能部门都集体办公,土管、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只要把资料留下,其他的各部门会互相协调,直至把事办圆满。
一凡将施工图纸交给了自己的同学周定华,人熟礼不熟,叫他报价,把一切做在前面,签订好施工合同,把条款细则尽量写完整,将建设质量、施工期限和生产安全事故写进合同。
一凡没什么事就喜欢来公司选址的地方转转,那天却遇到了自己的初中同学邱至旭。
邱至旭比一凡要大一岁,家里十分的困难,父母在至旭只有五六岁时就去世了,虽然他跟一凡是同村,但他读小学是在邻村他外婆家读的,直到读初中时才跟一凡同班,两人初中三年同在一个教室,又住在同一个寝室,而且同一张床,一凡出棉被,邱至旭出席子和垫席子的稻草。
星期六下午两人同在一起,回到一凡家,他还得再走一两里路,星期天下午两人背着大米,带着熟菜一起去学校,不管刮风下雨,两人都一路同行,带的菜基本可以吃到星期三,热天最多吃到星期二,久了菜就馊了,星期四开始就在学校食堂打菜。
记得有几次,学校的鱼塘干塘,连着几天都有小炒鱼,虽然只要两毛钱一份,邱至旭没有菜票,看着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有的同学还加了钵,邱至旭也只能吃酱油辣椒下饭,一凡实在看不下去,特意打了一份小炒鱼给他,当时吃着的他,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邱至旭外婆家也不富裕,再加上舅妈管事,没有点血缘,一个星期连一块菜钱都给不了,他读书几年,星期后几天基本就是吃酱油辣椒下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因营养不足,他几次晕倒在教室里,那个时候大家日子都很难过,相对来说,一凡养父母家还好一点,看到邱至旭这样,一凡不知给了他多少菜票,两人才顺利读完初中。
初中毕业那个暑假,邱至旭跟他表哥两人上山砍柴,在山上劈柴的时候左脚盘被斧头砍伤了,他表哥用青叶帮他止住血,将上衣撕成块裹住脚背到五显庙叫老道长为他治脚伤,因伤口太严重,大师兄足足为他治了一个星期,伤口才愈合,这段时间一凡一直在五显庙帮忙,白天基本上是一凡在照料他,有时他表哥要干农活,还是一凡背着他,送回他舅舅家的。
邱至旭最终没有考上高中,而一凡直接考上县重点中学,全县只招四个班,一共才录取二百二十人。
再后来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再加上邱至旭的自卑,也很少来找一凡,两人慢慢地就失去了联系,后来听说,他去邻县大余西华山钨矿打钨砂,一晃就八九年,也不知他赚到钱没有。
今天两人相遇,让一凡很感意外,自从邱至旭的外公外娑逝世后,他就一个人回到自己家生活,现在他仍然是一个人过,也没结婚,用一些女方家庭的话说,自己女儿剁碎喂鸡都不嫁给这样的家庭,免得嫁过去受苦受难。
一凡问邱至旭准备去干嘛,他说正准备去挖冬笋,拿到街上去换点油盐钱,现在冬笋的价格好,一斤三四块钱,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挖到六七十斤,少说也有三四十斤。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平民百姓的谋生本能。
挖笋是有大学问的,听老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当山和花山,竹山每年有笋挖是不一定的,今年是当山,明年就是花山,当山这一年,山上的竹笋就多,花山这一年连笋毛都见不到,判断是不是当山,关键就看竹叶的颜色,如果是当山,竹叶的颜色是翠绿,而且叶子很浓很密,如果是花山,竹叶泛黄,叶也稀少,另外挖笋还讲究认竹茎,一般来说竹尾垂向哪一边,竹茎就延伸哪一边长,顺着这个方向就容易找到竹笋,另外还可以根据竹子最下面一根竹杈节的朝向也很容易找到竹笋,这些道理一般住在山里的人都知道。
山里本无穷人,只有偷懒的人,山里人有的是力气,只要肯下力气,日子也差不到哪儿去。
住山的人一年四季都有赚钱的方法,春天挖春笋,冬季挖冬笋,夏秋两季有水果,实在没钱,砍一根竹,一根木头也能去集市上换钱,只要不懒,维持家庭开支足够有余。
那时还可以上山打猎,带着两头狗就进山,飞禽走兽,见什么打什么,每次进山总有收获,或野猪,或麂子,野鸡、斑鸠,或者竹鼠,从来不会失手。
一凡觉得有必要帮帮邱至旭,就看他愿不愿意,如果他愿意跟着自己去东莞,就安排一个机位给他,每月也能赚到两三千元工资,而且更容易找到女朋友,如果他会同意留在山茶油公司帮忙,也不错,每个月最少也会开两千元工资给他。
一凡将自己的想法跟邱至旭一说,他愿意跟着一凡去东莞打工,出去见见世面,凭着他有的是力气,工资也少不了。
凭一凡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邱至旭留在山茶油公司帮忙一段时间,等公司步入正轨再带他出去,再有两个多月就过年了,明年春再带他出去。
一凡跟他一分析,邱至旭也同意年前留在山茶油公司帮忙。
一凡拿出手机打给周定华,要他关照一下自己的发小邱至旭,周定华也同意让他进施工队一起上班,安排他进模工组做事。
下午,邱至旭把挖的竹笋送到一凡家,一凡给了他两百块钱,邱至旭不要一凡的钱,还是一凡硬的把钱塞到他口袋,他才收下,晚上一凡留他在家吃完晚饭才回去。
晚饭后,周定华将预算报告交给了一凡,一凡看过后,觉得价格还是比较合理,两人签下了施工合同,并告诉周定华动工的日子。
定下了事,周定华也就留下跟一凡聊了聊读书时候的事,两人也谈到了周贤华的事,周定华说周贤华这两天会回来一次父母家,到时几个同学再聚聚,一凡答应了他,说再有几天自己就得回东莞了,工地上的事要周定华多费心。
亲帮亲,邻帮邻,一凡叫周定华帮自己找三个会开挖掘机的师傅,上山打带,他也答应一凡一定会做好这件事。
将近十点,周定华才开车离开一凡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