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命玄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靠写传记,挣路费,养活八戒的计划,眼瞅着是破产了一大半了。
陈启也没想到,这世界凡人间的消息也会传得这么快,再加上八戒这一路来的恐怖食量……
罢了,陈启已经把曾经那个计划彻底抛到脑后了。
只是对眼前唤了士卒,当场搭了一个简易棚子,热情招待他们的乌鸡国太子道:“太子殿下,既然你对我们熟知,那贫僧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正坐在随军携带的座椅上,品着皇家御茗的太子,见陈启放下茶杯,面带犹豫询问,当即笑着一挥手道:
“长老但讲无妨,莫非是沿路在我乌鸡国境内发现了什么妖孽?
左右孤今日率三千人马,不过是为了出城打猎,长老若是想找孤借力降妖,这三千人马可随我一同前去。”
“正好也算是为孤开开眼界。”
对于陈启传出来的传记,乌鸡国太子未曾亲眼见过,自然是对其内容半信半疑,但那些志怪传说,神仙奇闻,也确实引人眼珠。
如今不想在打猎的路上,偶遇了传说中的唐朝和尚一伙。
乌鸡国太子自然是对其经历兴致勃勃,真的有话本里那么传奇吗?
若能亲身体会所谓的降妖除魔,那更是人生一大乐事,死而无憾呀!
就是以后拿来与国内的贵族子弟,将来的后裔说起,那也是一份倍有面的谈资!
“呵呵……”见眼前这位太子热情洋溢,谦逊有礼,陈启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总不能异常直白的说:你爹死了吧?
当即扭头看向猴子道:“咳咳,悟空,还是你来与太子殿下说吧,降妖除魔的事,一向你最拿手。”
见陈启退却,猴子眼珠子转了转,当仁不让,上前拱手嬉笑道:“殿下,敢问为人生在天地之间,能有几恩?”
“自然是有四恩了,”见这毛脸雷公嘴,传说中的齐天大圣发问,虽然不知此问何意,太子好奇打量了其几眼后,还是毫不犹豫道:
“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
“这四恩啊,”猴子摩挲着下巴,笑问道:“还敢问殿下,这四恩如何报答呢?”
“天地日月承载照临之恩,自当感激天地,敬畏天地,礼遇有加,四时祷祭,不可断绝。”
“国王水土之恩,则当报效国家,上报天子,下安黎庶,不负忠贞之节。”
“至于最后的父母养育之恩,最为常见,也最当厚报,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不可忤逆。”
乌鸡国太子,稍作思量,便给出自己的答案道。
心中也觉得有些离奇,不知眼前这位“猴”和尚,究竟想要说什么。
“好好好,”面对太子的回答,猴子状似满意的连连点头道后,突得上前凑近太子,声色疾厉道:
“天地日月恒久远,不损不坏,可若是有人亡你家国,杀你父母,该当如何?!”
“亡国杀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自当枕戈待旦,磨牙利爪,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被猴子的动作神色吓了一跳,太子往后靠了靠,还是握紧了腰间的青锋宝剑,看着猴子,神色惊疑答道。
“那就请殿下一观我等手里的通关文碟,验明了身份,再屏退左右吧,我师徒四人,有天大的消息,需禀报殿下。”
猴子见这位太子心生了防备,也不点破计较,复转初识的嬉笑状态,毛茸茸的双手翻动了陈启压箱底的包袱,自其中拿出一份文碟,递上前笑道:
“殿下,请观之。”
见那双手奉上的文碟,乌鸡国太子的眼皮不由挑了挑,莫名生出了一股不祥的预感——这位孙长老,所言的到底是……
深吸了一口气,太子神情凝重的接过文碟,打开翻看了一遍,虽然从未见过,但里面各种宝印,尤其是宝象国那熟悉的大印,还是让本就确认眼前人身份的太子,更加信了几分。
“各位长老的身份自当无误,不知如此弯弯绕绕,所为何事?”
递还了文碟,挥掌让亲信守在棚子外谨防看守,太子眯眼看向几人,吐出一口气,张口问道。
“阿弥陀佛,”见猴子铺垫的差不多了,陈启自然顺势道:“殿下,你的生父在三年前就已经溺亡了!
凶手就是如今坐在金銮殿上的,乃是五年前,祈风招雨有功,被国王结拜为弟兄的全真道人!
他杀害国王后,幻化成了假国王。
我等昨夜受汝父冤魂哭诉,此行西去乌鸡国都城,正是受邀要去降服那篡位假形的妖怪!”
什么?我爹死了?还是三年前死的?!
乌鸡国太子听到这个消息,瞪大了眼睛,根本就不相信眼前这几个装神弄鬼的和尚鬼话!
笑话,我父王春秋鼎盛,一手开创的乌鸡国,这三年来在位也是兢兢业业,蒸蒸日上,治得我乌鸡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何可能是个妖怪假扮的皇帝?
一派胡言!
只是一想到这三年来,父王母后间的反常,自己现在身边又没了亲随,眼前这四个和尚里面,三个看上去不好惹,故此不吱声罢了。
而见太子沉默犹疑,陈启上前与他说了昨夜梦中的详细,又想起了什么,自包袱里掏啊掏,掏出一柄金镶白玉圭道:
“太子啊,你若不信,贫僧这还有国主留下的信物一件,汝一观便知。”
却是今早起来后,陈启昏昏沉沉间,自门口拾得。
此物不像是旅店能有的物件,又和陈启昨晚梦中出现的乌鸡国王手里的白玉圭有些相似。
陈启让猴子去探了探消息,确认不是他人遗留后,索性揣进了包袱里。
寻思待到乌鸡国降妖后,丢给新国主帮忙寻失主就是。
只是如今见这乌鸡国的太子有些不信,猜到了这玩意可能是那水鬼国主留下的信物,特将其拿出,给予太子一观。
果然,一见那白玉圭,太子眼神一凝,上前接过端详后,眼角滴泪道:
“此乃是我父以前最爱的宝物,常随身携带,直到三年前,说那锺南的全真道人,贪恋宝物,席卷而去,方才遗失此宝。”
“还以此为由,封了御花园那个伤心地,不允他人前往。”
“今见长老携此宝前来,长老声名远播,必与那道人无关,想来所言非虚,我那父亲就长眠于那御花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