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小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诗曰:
话说混沌初开之际,天地尚未分明,一片茫茫渺渺,空无一物。自从盘古破开鸿蒙之后,天地间才开始有了清气和浊气之分。
这世间万物都仰仗着上天的仁德而生存,所有的事物都是因为有了上天的仁慈才有了生命。要想知道这天地之间造化的奥秘,还需要看看这本《西游释厄传》。
听说天地的寿命是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个周期来计算的。这个周期被分成了十二个阶段,分别对应着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阶段持续一万零八百年。
如果以一天为例:子时的时候阳气上升,丑时的时候鸡叫;寅时的时候天色依然昏暗,卯时的时候太阳升起;辰时的时候人们吃完早饭,巳时的时候开始工作;午时的时候太阳位于天空中央,未时的时候夕阳西下;申时的时候吃晚饭,酉时的时候太阳落山;戌时的时候天黑了,人们准备休息;亥时的时候夜深人静,人们进入梦乡。
以此类推,如果把时间扩大到整个宇宙,那么到了戌会结束的时候,天地将会变得昏暗无光,万物也会凋零。再过五千四百年,进入亥会初期,世界将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人和动物都会消失不见,因此被称为“混沌”。再经过五千四百年,亥会即将结束,贞下起元,接近子会,天地间的光明再次降临。
邵康节曾说过:“冬至子时的一半,天心没有改变和移动。当阳气开始萌动的时候,万物还处于尚未诞生的状态。”到了这个时候,天空开始有了根基。再过五千四百岁,正好到了子会之时,轻盈清新的气息向上升腾,形成了太阳、月亮、星星和星辰。太阳、月亮、星星和星辰被称为四象,所以说“天开辟于子”。
然后又经过五千四百岁,子会即将结束,接近丑会的时候,万物逐渐变得坚实。《易经》中说:“伟大啊,乾元!极致啊,坤元!万物依赖它而生成,顺应并秉承着天道。”到了这个时候,大地开始凝结。再过五千四百岁,正好到了丑会,厚重混浊的气息向下凝聚,出现了水、火、山、石、土。水、火、山、石、土被称为五行,所以说“地开辟于丑”。
接着又经过五千四百岁,丑会结束而进入寅会之初,万物开始产生,历法中称之为“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相交融合,各种事物都得以生长”。
到了这个时候,天空清澈明朗,大地清爽宜人,阴阳之气相互交融。又过了五千四百年,到了寅年,才有人、兽和禽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人,即“三才”的确立。因此说,“人生于寅时”。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三皇治理天下,五帝制定伦理道德,世界便被划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这里只讲东胜神洲。
在海外有一个国家,名叫傲来国。这个国家靠近大海,海中有名山一座,叫做花果山。这座山是十洲的祖宗,三岛的龙头,自从天地分开、鸿蒙初判以来就已经存在了。真是一座好山啊!有一首词可以证明它的美丽。这首词写道: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遥远的威宁瑶海,波涛翻滚如雪浪般汹涌,蜃景迷离于深渊之中。水与火在天地的角落堆积成高山,而在东海的尽头,则耸立着一座崇高的山峰。红色的山崖和奇异的石头,陡峭的石壁和奇特的山峰。红色的山崖上,彩凤双双鸣叫;陡峭的石壁前,麒麟独自卧躺。
山峰顶时常能听到锦绣鸡的啼叫,石窟里常常可以看到巨龙进出。树林中有长寿的鹿、仙人的狐狸,树上有灵异的禽鸟、黑色的仙鹤。美丽的花草永不凋谢,青翠的松林和柏树永远保持青春。仙桃常常结果,修长的竹子总是留住云雾。
一条涧壑中藤蔓和萝蔓茂密,四周的堤岸草原呈现出新的色彩。这里正是百川汇聚的地方,支撑着天空的柱子,历经无数劫难也不会移动的大地根基。那座山正好位于山顶之上,有一块神奇的仙石。这块石头高三丈六尺五寸,周长二丈四尺。三丈六尺五寸高,对应着周天的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符合政治历法的二十四节气。上面有九个洞窍八个小孔,按照九宫八卦排列。四周没有树木遮蔽阳光,左右却有灵芝兰花相互映衬。
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它每天都受到自然的灵气和日月精华的滋润,感受了很久之后,就产生了灵通的意识。这颗石头内部孕育着一个仙胎,一天突然迸裂,产出一颗像圆球一样大的石卵。因为被风吹拂,石卵变成了一只石猴。
这只猴子五官俱全,四肢健全。他很快就学会了爬行和行走,并向四面八方朝拜。他的眼睛能发射出两道金光,直射到天庭。这道金光惊动了住在九重天之上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仁慈的玉皇大帝,他坐在金阙云宫中的灵霄宝殿里,召集众神仙。
看到金光闪闪,立即命令千里眼和顺风耳打开南天门观察。两位神将果然奉命走出门外,看得真切,听得明白。不一会儿,他们回来报告说:“我们按照旨意观察金光出现的地方,发现它位于东胜神州海东傲来国的边界上,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石头里面产出一枚石卵,被风吹化后变成了一只石猴。他正在那里向四面朝拜,眼睛射出金光,直冲上天庭。现在他已经开始食用水和食物,金光也即将消失。”
玉帝垂下恩赐慈爱地说:“下面的东西,乃是天地间的精华所产生,不必大惊小怪。”
那只猴子在山中,能够行走和跳跃,吃草木,喝山泉水,采摘山花,寻找野果;还与狼群和昆虫作伴。他有虎豹为群,獐鹿作伴,猕猿为亲;夜晚住在石崖下,白天在山峰洞穴间游玩。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啊!
有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他和一群猴子一起避暑,都在松阴下玩耍。你看他们一个个:有的跳树攀枝,有的采花觅果;有的抛弹子,有的玩摔跤;有的刨沙窝,有的砌宝塔;有的赶蜻蜓,有的扑蝴蝶;有的参拜上天,有的礼拜菩萨;有的扯葛藤,有的编草席;有的捉虱子,有的咬又掐;有的整理毛发,有的剔除指甲;有的挨在一起,有的相互擦拭;有的推来推去,有的压来压去;有的拉扯,有的拖拉。青松林郁郁葱葱,猴子们在下面尽情玩耍;绿水涧清澈见底,猴子们在旁边随意梳洗。
这群猴子玩耍了一会儿之后,便跑到山涧里洗澡。只见那股涧水奔腾而下,就像滚动的瓜果四处飞溅。古人说过:“鸟类有鸟语,兽类有兽语。”这些猴子纷纷说道:“不知道这股水来自哪里。今天大家正好闲着没事,顺着山涧往上游寻找源头,一起去玩玩吧!”于是它们呼喊着,拖儿带女、呼朋引伴地跑过来,沿着山涧爬山,一直爬到源流处,原来是一股飞流直下的瀑布。可以看到:
一道白色的彩虹腾空而起,仿佛千寻高的雪浪飞舞。海风不停地吹拂,但它依然屹立不倒;明月照耀着它,却也无法使其改变。
冰冷的气流分成青色的山峰,多余的水流滋润着翠绿的山峦。潺潺的声音让人想起了瀑布,它真的像是悬挂的帘子。
众猴拍手称赞说:“这真是好水啊,好水啊!原来这里一直通向山脚下,直接连接着大海的波涛。”接着又说:“哪一个有本领的,可以钻进洞里找到水源,而且不伤害自己身体的,我们就拜他为王。”连喊了三声后,忽然从丛林中跳出来一只石猴,大声回应道:“我进去,我进去!”这只猴子可真厉害!今天它终于要出名了,时机到了运气也来了。因为缘分来到了这个地方,老天安排它进入了神仙的宫殿。你看它闭上眼睛蹲下身子,纵身一跃,直接跳进了瀑布泉水中,突然睁开眼睛抬头观察,里面竟然没有水也没有波浪,只有一座明亮清晰的桥梁。它停住身子,定下心神,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下的水流,冲击着石头洞穴,倒挂着流淌出去,遮住了桥门。于是它又爬上桥头,继续往前走并四处观察,发现好像有人居住在这里一样,真是一个好地方。
只见那里:翠绿的苔藓堆积成蓝色,白色的云朵漂浮着美玉,光芒摇曳着一片片烟雾和云霞。虚掩的窗户和安静的房间,光滑的凳子和板子上生长着花朵。乳白的石钟乳悬挂在洞穴顶部,犹如串串珍珠般闪耀夺目。地上遍布奇花异草,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锅灶依傍悬崖而立,留存着生火做饭的痕迹;酒杯和酒坛倚靠在桌案旁,还能看到残余的食物残渣。石座、石床造型别致,令人喜爱不已;石盆、石碗更是值得夸赞。又看见那一两株修长的竹子,点缀着三两朵梅花。几棵青松常年被雨水滋润,宛如一个温馨的人家。
观察了许久后,石猴跳过石桥中间,左右仔细查看,发现正中央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行楷书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猿欣喜若狂,急忙转身向洞外跑去,然后闭上眼睛蹲下身子,跳出水面,兴奋地连喊两声:“大造化,大造化!”众猴将他团团围住,急切地问道:“里面是什么样子?水深不深?”石猴答道:“没有水,没有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的另一边是一处天然形成的家当。”众猴追问:“怎么看得出是个家当?”石猴笑着说:“这股水流是从桥下贯穿石头缝隙流淌出来的,倒挂下来遮住了门户。
石桥旁边生长着许多奇异的花卉和树木,前方不远处是一座由石头构成的房屋。屋内摆放着各种石器,如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以及石凳等。房间中央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十个大字。这真是一个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啊。里面空间宽敞,足够容纳千百口老小。如果我们都搬进去住,就不用再遭受老天爷的气了。这个地方还有以下好处:
刮大风的时候可以找个地方躲避,下雨天也能很好地藏身。不用担心霜雪的侵袭,也不会听到雷声。烟雾和霞光常常照耀在这里,吉祥的气息总是弥漫着。松树和竹子每年都会长出翠绿的叶子,奇异的花朵每天都在绽放。
众猴子听了,个个都非常高兴。他们纷纷说道:“你先走吧,带领我们进去,快进去吧!”石猴闭上眼睛,蹲下身子,向里纵身一跃,喊道:“大家都跟我进来!进来!”那些胆子大的猴子都跳了进去;而胆子小的,则一个个伸出头来,缩着脖子,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犹豫了一会儿后,他们也都跟着进去了。
跳过桥头后,猴子们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忙得不亦乐乎。它们搬来搬去,完全没有停歇的时候,仿佛永远不会感到疲倦。然而,当它们终于搬得力倦神疲时,便停止了动作。这时,石猿端坐在一块石头上,说道:“各位啊,俗话说‘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你们刚才都说过,只要谁能有本事进出这个洞,且不受伤,就会拜他为王。现在,我已经成功地进出了这个洞,找到了这样一个安全的地方供大家休息和生活。那么,为什么不拜我为王呢?”众猴听了这话,立刻拱手伏地,表示顺从。它们按照年龄大小排好队,向石猿朝拜,并齐声高呼“千岁大王”。从此,石猿登上了王位,它将自己名字中的“石”字隐藏起来,自称美猴王。
诗云:
天地间阳气相交万物滋生,仙石里包含着日月的精华。
它通过孵化猴子而成就大道,假借他人之名配合丹药而成。
内在观察无法认识因为没有形象,外在结合明白知道成为有形之物。
历代每个人都属于这种情况,称王称帝随意自由。
美猴王带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配了君臣佐使,早上游览花果山,晚上住宿水帘洞,志同道合,不进入飞鸟的群体,不跟随走兽的类别,独自称王,非常快乐。因此:春天采摘百花作为食物,夏天寻找各种水果作为生活来源。秋天收获芋头和栗子延续季节,冬天寻找黄精度过岁月。美猴王享受天真之乐,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五百年。
一天,在与群猴举行盛宴的时候,突然忧愁苦恼,落下眼泪。众猴急忙围绕朝拜说:“大王为什么烦恼?”
猴王说:“我虽然在快乐的时候,但也有一点长远的忧虑,所以烦恼。”
众猴又笑着说:“大王啊,您真是太不知足了!我们每天都能欢聚一堂,生活在这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受麒麟管辖,也不受凤凰管理,更不用受人间王位的约束,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这可是无尽的幸福啊!为什么要想得那么长远呢?”
猴王回答道:“虽然现在我们不受人类法律的限制,也不怕禽兽的威严,但将来年纪大了,气血衰弱,还是会被阎王老子掌管生死。一旦死亡,岂不是白白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长久地留在天人之间吗?”
众猴听了这番话,一个个都掩面悲伤哭泣起来,都对无常的命运感到忧虑。
这时,只见那班部中忽然跳出一只通背猿猴,高声叫道:“大王如果有这样的远见卓识,真是所谓的道心开发啊!现在在五虫之中,只有三种类型的生物,不会受到阎王老子的管辖。”
猴王问道:“你知道哪三种人吗?”猿猴回答:“就是佛、仙和神圣这三种人,可以躲避轮回,不死不灭,寿命和天地山川一样长久。”猴王又问:“那这三种人住在什么地方呢?”猿猴回答说:“他居住在阎浮世界里,古老洞穴和仙境山脉之中。”猴王听了,满心欢喜地说道:“明天我就要辞别你们下山,四处游历,一定要找到这三种人,学习不老长生之道,常常躲避阎王的灾难。”哎呀!这句话,顿时让他跳出了轮回的束缚,成就了齐天大圣。众猴鼓掌称赞,都说:“好啊!好啊!我们明天翻山越岭,广泛寻找各种水果,举办盛大的宴会来送别大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