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小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却说三藏师徒,在那寺庙中安歇已定。那行者本就是个灵猴,即便已然睡下,却只是存神炼气,朦胧着醒眼。
忽听得外面不住地传来人行走的声音,还有柴枝被拨动的沙沙声,风声也呼呼作响。他心中不禁疑惑起来:“此时夜已深,万籁俱寂,怎会有人行走,还发出如此声响?莫不是有贼盗前来,欲谋害我们?”想到此处,他一个骨碌就跳了起来。
他本欲开门出去查看一番,但又恐惊醒了师父。于是,他便集中精神,施展变化之术,摇身一变,化作了一只蜜蜂儿。这蜜蜂儿真个是:口甜尾毒,腰细身轻。它穿花度柳,飞行如箭,粘絮寻香,好似流星划过。虽是小小微躯,却能负重前行,凭借着身形出去看个明白。
只见那众多僧人,忙碌地搬柴运草,已然将禅堂团团围住,正欲放火。行者见状,暗自冷笑:“果然如我师父所言!这伙僧人竟心怀歹意,想要谋害我们的性命,谋取我的袈裟,故而生出如此狠毒之心。我本想操起棍棒教训他们一番,可又担心一棍下去,将他们全都打死,到时师父定会怪罪我出手太重。罢了,罢了,罢了!我且来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让他们无法得逞便是!”
说时迟,那时快,好个行者,一个筋斗便跃上了南天门。这可把那庞、刘、苟、毕四将吓得不轻,赶忙躬身行礼,而马、赵、温、关四将也都吓得脊背发凉。他们齐声惊呼:“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又来了!”行者却摇着手说道:“诸位不必多礼,也无需惊慌。我此次前来,是为了寻找广目天王。”
那天王听闻行者所言,不禁笑道:“这猴子还是如此存有不善之心,只顾着自己,全然不管他人死活。”行者急切地说道:“快些,快些!莫要再耍嘴皮子了,否则会误了大事!”那天王深知行者的厉害,不敢违抗,只得将罩儿递与行者。
行者接过罩儿,一个筋斗云便按着云头,径直飞到了禅堂房脊之上。他小心翼翼地将罩儿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确保他们的安全。随后,他又转身来到那后面老和尚居住的方丈房上头坐下,全神贯注地保护着那件珍贵的袈裟。
此时,那些放火之人已经点燃了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开来。行者见状,赶忙捻动诀咒,朝着巽地上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吹将出去。刹那间,一阵狂风骤起,将那火势吹得更加猛烈,火势瞬间变得烘烘乱着,犹如一条凶猛的火龙在肆虐。好火,好火!
但见那景象,黑烟弥漫,红焰熊熊。黑烟浓重,遮蔽了整个天空,连一颗星星都看不见;红焰炽热,照亮了大地,使千里之内都呈现出一片赤红色。
起初,火焰如灼灼金蛇般蜿蜒舞动;接着,火势愈发凶猛,犹如威威血马奔腾而来。南方的三炁在此逞能显威,仿佛是回禄大神施展了法力。干燥的柴草燃烧起来,烈火熊熊,其性凶猛,这情景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燧人氏钻木取火;熟油在门前燃烧,飘起的彩焰比老祖开炉还要壮观。
正是那无情的大火发作起来,又怎能禁得住这有意的行凶作恶呢?它不去弭平灾祸,反而助长了肆虐的气焰。风助火势,火焰飞扬,高达千丈有余;火借风威,灰烬迸溅,直冲九霄云外。
只听得乒乒乓乓的声响,犹如残年的爆竹声;又似泼泼喇喇的声音,胜过军中的炮声。烧得那当场的佛像也无法逃脱,东院的伽蓝也无处躲避。这场大火胜过赤壁之夜的鏖战,赛过阿房宫内的烈火!
这正是星星之火,却能焚烧万顷之田。须臾之间,狂风大作,火势迅猛,将那座观音院烧得处处通红。你瞧那众多和尚,有的搬箱抬笼,有的抢桌端锅,满院子里叫苦连天。孙行者护住了后边的方丈,用辟火罩罩住了前面的禅堂,其余前后火光冲天,真个是照天红焰辉煌,透壁金光照耀!
不曾料到,火起之时,竟惊动了一山的兽怪。在这观音院正南二十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黑风山,山中藏着一个黑风洞,洞里住着一个妖精。此刻,这妖精正在熟睡中翻身。突然,它瞧见窗门透亮,还以为是天已大亮。起身查看时,才发现是正北方下的火光闪耀,妖精大惊失色道:“呀!这必定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也太不小心了!待我前去看看,顺便救他们一救。”
好个狡猾的妖怪!他纵身跃上云端,来到烟火下方。果然,冲天大火熊熊燃烧,前方的宫殿和走廊都被火焰吞噬。他大步流星地冲了进去,一边呼喊着让人打水灭火,一边观察四周。忽然,他发现后面的房间没有着火,房顶上还有个人在通风报信。他心中暗自嘀咕:“原来如此。”急忙冲进屋内查看情况。
进入房间后,他看到方丈中间闪烁着霞光和彩气,台上摆放着一个青色毛毡包袱。他迫不及待地解开包袱,眼前一亮——竟是一件锦斓袈裟!这可是佛门至宝啊!财富总是能蛊惑人心,他完全忘记了救火之事,也不再呼叫人来浇水灭火。他紧紧抓住那件袈裟,趁着混乱逃离现场,径直奔向东山。
这场大火一直烧到五更天,才渐渐熄灭。你瞧那些和尚们,一个个赤裸着身子,泪流满面,四处寻找铜、铁等物品,拨开腐败的炭火,寻找金银财宝。有的人在墙壁边搭建简陋的窝棚;有的人则在赤壁下做饭。他们纷纷喊冤叫屈,吵吵闹闹,一片混乱不堪。
却说行者取了辟火罩后,一个跟头翻到了南天门,把它交给了广目天王,并说道:“多谢您借给我!多谢您借给我!”天王收下后说:“大圣真是诚实啊。我还担心你不会还给我这个宝贝呢,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回来,还好你送回来了。”行者笑着回答:“老孙我可不是那种会骗人的人。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天王接着邀请他:“我们好久没见面了,要不你到宫里坐坐吧。”行者却推辞道:“老孙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可不能像之前那样悠闲地坐在那里聊天了。我要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实在没有时间啊。下次再说吧!下次再说吧!”说完便急忙告别了天王,从云端坠落下来。再次看到太阳星的时候,他径直飞到了禅堂前面,然后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蜜蜂,飞进了禅堂里面。变回原来的样子观察时,发现师父还在睡觉呢。于是行者大声喊道:“师父,天已经亮了,快醒醒吧。”
此时,唐僧才如梦初醒般地翻了个身,说道:“正是啊!”然后迅速穿上衣服,打开房门走了出去。突然,他抬头一看,发现那些金碧辉煌的殿宇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有倒塌的墙壁和红色的砖墙。他不禁大吃一惊,叫道:“哎呀!为什么这些殿宇都没有了呢?只剩下这些红色的墙壁,这是怎么回事啊?”孙悟空笑着回答说:“你还在做梦吧!昨晚这里着火了。”
唐僧惊讶地问道:“我怎么不知道呢?”孙悟空解释道:“因为老孙守护着禅堂,看到师父睡得很沉,所以没有吵醒你。”唐僧又问:“既然你能保护禅堂不受火灾影响,那为何不去救其他房间的火呢?”孙悟空笑着说:“好让师父知道真相。果真是如你昨天所说,他们看上了我们的袈裟,想要烧死我们。如果不是老孙有所警觉,恐怕现在我们都变成灰烬了!”听到这里,唐僧惊恐万分,说道:“难道是他们放的火吗?”孙悟空肯定地回答:“除了他们还有谁?”唐僧又怀疑地问:“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招待不周,你故意这样做的?”
行者急忙解释道:“老孙我怎么会是那种懒惰、品行不端的人呢?这些火确实是他们自己家放的。老孙看他们心狠手辣,所以就没有帮他们灭火,只是稍微给他们吹了点风而已。”唐僧听后惊讶地说道:“天啊,天啊!着火的时候应该帮忙浇水灭火啊,你怎么反而吹风助长火势呢?”行者理直气壮地回答道:“你难道不知道古人说过:‘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老虎也不会有伤害人的意思。’如果不是他们先放火,我又怎么会吹风呢?”唐僧担心地问道:“那我们的袈裟怎么样了?会不会被火烧坏了呀?”
行者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师父,袈裟安然无恙,一点都没被烧坏。因为存放袈裟的地方并没有着火。”唐僧气愤地骂道:“我才不管那么多,如果袈裟有一点点损坏,我就念紧箍咒,让你生不如死!”行者惊慌失措地哀求道:“师父,求求您千万别念咒语!我保证一定找到袈裟还给您。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去找回来,然后咱们继续赶路。”说完,唐僧才牵着马,行者挑起担子,走出禅堂,径直朝后方丈走去。
却说那些和尚,正沉浸在悲切之中,忽的瞧见他师徒几人牵着马挑着担缓缓而来。这一幕可把他们唬得够呛,一个个魂飞魄散,惊恐地喊道:“冤魂索命来了!”行者听闻,怒喝道:“什么冤魂索命?快把袈裟还给我!”众僧听了,赶忙一齐跪倒在地,叩头如捣蒜般说道:“爷爷呀!冤有冤家,债有债主。要索命也不干我们的事,都是广谋和老和尚定计害的您,您可千万别问我们讨命啊!”
行者听了,咄的一声道:“我把你们这些该死的畜生!谁问你们讨什么命了!赶紧把袈裟拿出来,让我好赶路!”这时,有两个胆子稍大些的和尚说道:“老爷,您和您的同伴在禅堂里不是已经被烧死了吗?如今怎么又来讨要袈裟,您到底是人还是鬼啊?”行者听了,不禁笑道:“你们这群孽畜!哪里有什么火?你们去前面的禅堂看看,不就知道了!”
众僧们慌慌张张地从地上爬起来,手忙脚乱地往前观看,却见那禅堂外面的门窗槅扇被烧得一片狼藉,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恐惧。他们这才恍然大悟,认出眼前这位身穿袈裟的僧人便是三藏法师,而旁边那位则是孙悟空,是个了不起的护法。于是,他们纷纷上前叩头行礼,齐声说道:“我们真是有眼无珠啊,竟然不认识您这位真人下凡!您的袈裟就在后面方丈中的老师祖那里呢!”
三藏法师听后,便带着徒弟们走过了三五层败壁破墙,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叹息。到了方丈,果见这里没有着火,只是那老和尚已经不见了踪影。众僧们急忙冲进屋里,大声呼喊:“公公!唐僧可是神人啊,并没有被烧死,现在反而害得我们自家的房子都烧毁了!您还是赶快把袈裟拿出来还给人家吧。”
原来,这老和尚一直找不到袈裟,心急如焚,加上寺院里的房屋被火烧毁,让他陷入了万分烦恼和焦躁之中。此刻听到众僧的话,他心里更是害怕得不敢答应。因为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他只能一边唉声叹气,一边无奈地拖着脚步,弯下腰,狠狠地朝那墙上撞去。可怜这一撞,直撞得他头破血流,一命呜呼,魂飞魄散。
这件事还有一首诗可以证明,其诗云: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欲得袈裟传远世,岂知佛宝不凡同!但将容易为长久,定是萧条取败功。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
众僧惊慌失措地哭喊着:“师公已经撞死了,可还是没有见到袈裟啊,这该如何是好呢?”行者怒声说道:“想必是你们这些僧人偷偷藏匿起来了吧!都给我站出来,把名字和身份列成清单,让老孙挨个检查!”于是,那上下房的院主们,赶忙将本寺的和尚、头陀、幸童、道人等所有人的名单列出两份,大大小小加起来共有二百三十名。行者邀请师父高高在上地坐着,自己则从第一个开始点名检查。每一个人都要解开衣服,仔细搜查,绝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但最终仍然找不到袈裟。接着,行者又将各房头抢走的箱子柜子里的东西全部翻找了一遍,依然没有找到袈裟的踪影。
此时,唐僧心里焦急万分,对行者的表现非常不满,他坐在上方念起了紧箍咒。行者突然摔倒在地,抱住脑袋,痛苦难忍,不停地求饶:“别念了,别念了!我一定会找回袈裟的!”
那众僧见了,一个个吓得胆颤心惊,连忙战兢兢地上前跪下劝解,唐僧这才闭上嘴不再念咒。孙悟空一个跟头跳起来,从耳朵里抽出金箍棒就要打那些和尚,却被唐僧喝止住说:“你这个猴子!头疼得厉害还不知道害怕,竟然还要对人无礼?不要动手,千万不要伤人,待我再问他们一遍!”众僧们纷纷磕头礼拜,哀求唐僧道:“老爷饶命啊!我们实在没有看到您的袈裟。这都是那个老和尚的错。他昨晚看到您的袈裟后,一直哭泣到深夜,连看都不敢多看一眼,一心想着要让它成为传家宝,于是策划阴谋,想要烧死您;自从起火之后,狂风大作,每个人都只顾着救火和抢救财物,根本不知道袈裟的去向。”
孙悟空听了,顿时大怒,走进方丈屋内,将那触死鬼的尸体抬出来仔细查看,但全身并没有发现那件袈裟。于是,他又把方丈的房间挖地三尺,依然没有找到袈裟的踪影。
行者思考了好一会儿,然后开口询问:“你这里有没有什么妖怪修炼成精啊?”寺院主持回答道:“如果老爷您没有问起,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跟您说呢。我们这里往东南方向走,有一座黑风山。黑风山洞内住着一个黑大王。我这个老家伙经常和他谈论佛道之事。他其实就是个妖怪。除此之外,这里并没有其他特别的东西。”行者又问道:“那座山距离此地有多远?”寺院主持回答说:“大概只有二十里路,只要看到那个山头,就是那里了。”
行者笑着说:“师父您放心吧,不用再说了,肯定是那个黑怪偷走了袈裟。”唐僧质疑道:“他那边距离这里有二十里路,怎么就能确定是他偷的呢?”行者解释道:“您难道没见到晚上那团火焰吗?它光芒万丈,照亮了整个天空,甚至穿透了三层天。别说二十里,就算是二百里也能被照到!所以,一定是他看到火光后,趁着机会偷偷摸摸地跑到这里来。他看到我们的袈裟是一件稀世珍宝,肯定会趁机抢走。等我去找找看。”唐僧担心地说道:“你要是走了,我可怎么办呢?”
行者说:“放心吧,暗中自有神灵保佑。明面上让我来叫这些和尚伺候。”随即叫来众和尚,说道:“你们几个人去埋葬那老鬼,另外几人伺候我师父,看好我的白马!”众僧连忙答应。行者又说:“你们别随口答应,等我走了,就不殷勤了。照顾师父的,要和颜悦色;养白马的,要水草调匀;若有一点差错,按照这个样子用棍棒打给你们看看!”他抽出金箍棒,照着那被火焚烧过的砖墙猛地一击,将那墙壁打得粉碎,还震倒了七八层墙壁。众僧见状吓得浑身发软、四肢麻木,跪地磕头流泪说道:“爷爷您安心去吧,我们一定竭尽全力虔诚地侍奉老爷,绝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好个行者,急忙一个筋斗翻到黑风山上,寻找那袈裟。
正是那:
金禅求正出京畿,仗锡投西涉翠微。
虎豹狼虫行处有,工商士客见时稀。
路逢异国愚僧妒,全仗齐天大圣威。
火发疯生禅院废,黑熊夜盗锦襕衣。
金禅求正出京畿,仗锡投西涉翠微。唐僧为求正果,离开京城,手持锡杖,向着西方的翠微山进发。一路上,他历经艰险,穿越了荒无人烟的沙漠和险峻的山脉。
虎豹狼虫行处有,工商士客见时稀。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唐僧遭遇了各种危险的野兽和恶劣的环境。虎豹狼虫时常出没,给唐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同时,由于路途遥远,他很少遇到商人、工匠和其他旅行者,只能独自面对孤独和困难。
路逢异国愚僧妒,全仗齐天大圣威。在途中,唐僧遇到了一位来自异国的愚蠢僧人,他嫉妒唐僧的修行和成就,试图陷害他。然而,唐僧的徒弟孙悟空,也就是齐天大圣,凭借着他的神通广大和英勇无畏,成功地保护了唐僧,化解了危机。
火发疯生禅院废,黑熊夜盗锦襕衣。当唐僧师徒来到一座禅院时,不幸遭遇了火灾。火势凶猛,禅院瞬间化为废墟。更糟糕的是,一只黑熊趁着夜色偷走了唐僧的锦襕袈裟,这让唐僧师徒陷入了困境。
尽管遭遇了重重困难,但唐僧师徒并没有放弃。他们继续前行,寻找袈裟的下落。然而,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他们不知道能否找回袈裟,也不知道还会遇到什么危险。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