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49章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2 / 2】

神秘的小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说着话呢,忽然听到门内有小妖禀报:“大王,那两个和尚又到门前挑战了!”那妖精说道:“妹妹说得对极了,如果现在出去,岂不是显得我们害怕他们。不如先看看情况再说。”于是急忙下令,让手下的小妖们把门关紧,并说道:“小的们,把门紧紧关上。就像俗话说的:‘任凭你在门外喊叫,就是不给你开门。’让他们纠缠两天,等他们性子疲惫了回去的时候,我们再自由自在地享用唐僧肉,岂不美哉?”

那些小妖们纷纷搬起石头,用泥块堵住门口。八戒和沙僧大声呼喊,但无人回应。呆子心中焦急,便拿起钉耙砸门。然而,那门已经紧紧关闭,无法打开。他连续砸了七八下,终于将门扇砸破,但里面却是堆积如山的泥土石块。沙僧见状,说道:“二哥,这怪物如此惧怕,不敢出门迎战,我和你还是回到东岸,再与大哥商量对策吧。”八戒听从了沙僧的建议,径直转向东岸。

那行者脚踏祥云,手持金箍棒,在半空中等待着。他看见八戒和沙僧两人上了岸,却不见妖怪的踪影,便按下云头,迎至岸边,问道:“兄弟,那妖怪怎么不上来?”沙僧答道:“那怪物紧闭宅门,不肯出来应战。二哥打破门扇后,发现里面堆满了泥土石块,堵得严严实实的。因此,我们无法与他交战,特来与哥哥商量,想办法救师父。”行者道:“如此说来,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你们两个就在河岸上巡视,别让他跑了,我去去就来。”

八戒问道:“哥哥,你要去哪里?”行者道:“我要去普陀岩拜见菩萨,询问这妖怪的来历、姓名和出身。找到他的老巢,抓住他的家人,再捉了他的邻居,然后回来擒拿妖怪,救出师父。”八戒笑道:“哥哥啊,这样做太麻烦了,会耽误很多时间的。”行者道:“不管麻不麻烦,耽不耽误时间,我去去就回!”

好一个大圣,只见他急忙纵起祥光,迅速逃离河口,径直奔赴南海而去。不过半个时辰的工夫,就远远望见落伽山已在眼前。他按下云头,径直到普陀崖上。只见那二十四路诸天与守山大神、木叉行者、善财童子、捧珠龙女,一起走上前来,迎着他施礼道:“大圣,您从何处而来?”行者回答道:“我有事要见菩萨。”

众神说道:“菩萨今早出洞,不许任何人跟随,独自进入竹林里观赏游玩。她知道大圣今日必定会来,吩咐我们在此等候迎接大圣,现在还不能去见她。请大圣在翠岩前稍坐片刻,待菩萨出来,自然会有道理。”行者依言,还未坐下,又见那善财童子走上前施礼道:“孙大圣,之前承蒙您的盛情,幸好菩萨不嫌弃收留了我,让我早晚不离左右,专门侍奉在莲台之下,我深感菩萨的善慈。”行者知道他是红孩儿,笑着说道:“你那时节被魔业迷惑了心智,如今得以修成正果,才知道老孙是个好人啊。”

行者久等不见,心中焦躁不安,说道:“诸位能否为我通传一声?再迟些,恐怕会危及我师父的性命。”诸天神只回应道:“不敢通报。菩萨有吩咐,只等他自行出来。”行者向来性子急躁,哪里等得下去,急忙纵身往里面走去。

哎呀!这个美猴王,性子急躁得能把薄纸撕裂。诸天神只都留他不住,他执意要往里面闯。他拽开步子,踏入幽深的树林,睁大眼睛偷偷窥视着。远远望去,只见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正盘坐在那里,衬着残败的箬叶。她神态懒散,似乎懒得梳妆,容颜却依然绰约多姿。她随意地挽着一窝丝发,未曾佩戴缨络。身上也没有穿着素蓝袍,只是贴身穿着一件小袄。腰间随意束着一条锦裙,赤着一双脚。她手中握着一把钢刀,正在削着竹皮。

行者见了,忍不住厉声高叫道:“菩萨,弟子孙悟空志心朝礼。”菩萨教:“外面俟候。”行者叩头道:“菩萨,我师父有难,特来拜问通天河妖怪根源。”菩萨道:“你且出去,待我出来。”

行者不敢强,只得走出竹林,对众诸天道:“菩萨今日又重置家事哩。怎么不坐莲台,不妆饰,不喜欢,在林里削篾做甚?”诸天道:“我等却不知。今早出洞,未曾妆束,就入林中去了。又教我等在此接候大圣,必然为大圣有事。”行者没奈何,只得等候。

不多时,只见菩萨手提一个紫竹篮儿,缓缓走出林子。她面带慈悲,轻声说道:“悟空,我与你一同去救唐僧。”行者见菩萨到来,慌忙跪下,恭敬地说道:“弟子不敢催促菩萨,还请菩萨着衣登座,再行前往。”菩萨微微一笑,说道:“不必着衣,即刻便去。”说罢,菩萨撇下诸天,脚下祥云涌现,腾空而起。孙大圣见状,连忙起身,紧紧相随。

顷刻间,他们便来到了通天河界。八戒与沙僧远远望见菩萨和行者,赶忙前来迎接。八戒看着菩萨,笑着说道:“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如何乱嚷乱叫,竟把一个未梳妆的菩萨给逼来了。”沙僧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师兄真是急性子。”话还没说完,他们已来到河岸。八戒与沙僧赶忙下拜,齐声说道:“菩萨,我等擅自行事,有罪,有罪!”

菩萨当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绦,将篮儿拴定,提着丝绦,脚踏半片云彩,将篮儿抛在河中,然后往上溜头扯着,口中念着颂子:“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如此念了七遍,方才提起篮儿。只见那篮里亮灼灼的,是一尾金鱼,还在眨眼动鳞。

菩萨叫悟空:“悟空,快下水救你师父去吧。”行者却道:“未曾拿住妖邪,如何救得师父?”菩萨道:“这篮儿里不就是吗?”八戒与沙僧赶忙拜问道:“这鱼儿怎会有那等手段?”菩萨答道:“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久而久之便修成了手段。那一柄九瓣铜锤,乃是一枝未开的菡萏,被他运炼成了兵器。不知是哪一日,海潮泛涨,他便走到了此间。我今早扶栏看花,却不见他出拜。掐指一算,算出他在此处成精,要害你师父,所以我才来不及梳妆,运神功,织了个竹篮儿来擒他。”

行者向菩萨说道:“菩萨,既然情况如此,那就暂且等待片刻吧。我们去叫陈家庄的众多信众们,让他们也来瞻仰一下菩萨您的金面。这样一来可以留下您的恩情,二来也可以将此次收怪之事告知他们,好让凡人们更加坚定信心,虔诚供养。”菩萨点头道:“也罢,那你们快去将他们叫来。”

八戒与沙僧听了,立刻一同飞奔至庄前,高声呼喊:“大家都来看活观音菩萨啊!都来看活观音菩萨啊!”一时间,庄里的男女老少纷纷涌向河边,全然不顾脚下的泥水,都虔诚地跪在地上,磕头礼拜。其中有擅长绘画的人,将菩萨的影像画了下来,这便是鱼篮观音现身的情景。

随后,菩萨便返回南海去了。众人望着菩萨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从此以后,陈家庄的人们更加虔诚地信仰佛教,对菩萨的恩德铭记在心。而鱼篮观音现身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

八戒与沙僧,迅速分开水道,径直朝着那水鼋之第奔去,急切地找寻师父的下落。原来,那水鼋之第里的水怪鱼精,已然全部死烂。他们进入后宫,小心翼翼地揭开石匣,只见师父安然无恙地躺在其中。八戒和沙僧大喜过望,赶忙驮着唐僧,离开波涛汹涌的水域,与众人相见。

那陈清兄弟见师父得救,激动不已,连忙叩头称谢道:“老爷不听小人劝留,执意前往,才致令如此受苦。”行者笑着说道:“不必多说了。你们这里的人家,下一年再也不用祭赛了。那大王已被我们除根,从此永无伤害。陈老儿,如今真是辛苦你了,快快寻一只船儿,送我们过河去吧。”那陈清赶忙应道:“有,有,有!”随即吩咐众人解板打船。众庄客听闻此言,无不欢喜,纷纷表示愿意帮忙。这个说,我去买桅篷;那个说,我去置办篙桨;还有的说,我去准备绳索;更有人说,我去雇请水手。

众人正在河边上吵闹不休,忽然听到河中间传来一声高喊:“孙大圣不要打船,莫要花费人家财物。我愿送你师徒们过河。”众人听闻,无不心惊胆战,胆小的人早已吓得跑回了家,胆大的则战战兢兢地站在原地,贪婪地看着河中。

片刻之后,只见那水里缓缓钻出一个怪物,其模样甚是奇特:它长着方方的脑袋,显然并非寻常之物,九条尾巴灵动自如,号称水仙。它的尾巴能够延长千年寿命,潜藏在水中时安静地隐匿于百川深渊之中。

它在水中翻波跳浪,冲向江岸,又朝着太阳和风向卧在海边。这老鼋养气含灵,确实有道行,多年来身上长满了粉盖,是一只癞头鼋。

那老鼋再次叫道:“大圣,不要打船,我真心愿意送你师徒过去。”行者挥舞着铁棒,怒喝道:“我把你这孽畜!若敢靠近岸边,我这一棒定要打死你!”老鼋委屈地说:“我感念大圣的恩情,自愿好心送你师徒过河,你为何反而要打我?”

行者听后一脸疑惑地问道:“我究竟对你有何恩情呢?”老鼋解释说:“大圣有所不知,这水下的洞府乃是我的家宅。自从祖上传承下来至今已有数代,我在这里修行,因为感悟到了自然的力量,修炼成了灵气。于是,我把祖传的居所重新翻盖,建成了一座水鼋之府。然而,九年前发生了一场海啸,那妖怪趁着潮水来到这里,凶狠残暴,与我争斗。他伤害了我众多的儿孙,抢走了我的眷属。我无力抵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巢穴被他霸占。今日幸得大圣前来搭救唐僧师傅,并请来了观音菩萨清除了妖气,收服了妖怪,归还了我的府邸。现在我们一家老小不再需要辛苦劳作,得以重返故居。这份恩情犹如高山般沉重,似大海般深沉。不仅我们受到了恩惠,就连这村庄里的人们也不必每年举行祭祀活动,拯救了无数家庭的孩子。这真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大恩啊!岂有不报答之理?”

行者一听这话,心中暗自高兴,赶忙收起金箍棒说道:“你所说当真属实吗?”老鼋连忙回答:“因为大圣您的恩情深厚,我怎敢有半点虚假?”行者又说:“既然如此,你就朝天发个誓吧。”那老鼋张开红嘴,对着天空发誓道:“如果我没有真心护送唐僧过河,就让我的身体化为血水!”行者笑着说:“你过来,你过来。”老鼋这才靠近岸边,纵身一跃,爬上了河岸。众人上前仔细观察,只见一只足有四丈方圆的大白鼋。行者说:“师父,我们可以骑到它身上渡河。”

唐僧担心地说:“徒弟啊,那冰层那么厚都难以行走,更何况这只老鼋的背呢?恐怕不太安全。”老鼋连忙说:“师父请放心。我比那冰层更厚实稳定,但只要稍微偏一点,就无法成功渡河了!”行者接着说:“师父啊,凡是会说话的生灵,都不会说谎话。”于是命令道:“兄弟们,赶快牵马过来。”

且说师徒四人来到河边,只见陈家庄老幼男女,纷纷前来拜送。行者便让他们将白马牵到白鼋背上,并请唐僧站在马的颈项左侧,沙僧立于右侧,八戒则站在马身后侧,而自己则站在马身前侧。但行者担心那白鼋会无礼,于是解下虎筋绦子,穿过老鼋的鼻子,然后拉扯起来,犹如一条缰绳般。接着,行者用一只脚踏在鼋盖上,另一只脚踩在其头上;同时,一手执着金箍棒,另一手扯着缰绳,大声喊道:“老鼋,给我慢慢地走啊。若是稍有歪斜,我可就要照着你的脑袋砸下去了!”

老鼋连忙回答:“不敢,不敢!”随后,它用力蹬开四足,踏在水面上如同行走于平地一般。众人见状,纷纷在岸上焚香叩头,齐声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此时,真罗汉降临凡间,活菩萨现身眼前。众人只顾拜谢,直到看不见师徒四人的身影才返回,这里暂且不表。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一路乘风破浪,那消一日,便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顺利地登上了岸。三藏大师上岸后,心中满是感激之情,他双手合十,诚挚地向老鼋道谢:“老鼋啊,真是辛苦你了。我身上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可以送给你,但等我取得真经回来,一定会好好感谢你的帮助。”老鼋摇了摇头,温和地说道:“不必麻烦师父赏赐。我听说西天的佛祖永恒不灭,知晓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我在这里已经修炼了一千三百多年,虽然寿命延长了,身体也变得轻盈,可以说人话,但始终难以摆脱这个龟壳。希望师父到西天见到佛祖时,替我询问一下,看看我何时才能脱离这个龟壳,获得人的身躯。”

三藏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道:“好的,我一定帮你问。”老鼋听到这话,满心欢喜,才缓缓沉入水中离去。随后,行者恭敬地侍奉唐僧上马,八戒挑起沉重的行囊,沙僧则紧跟在一旁。师徒四人沿着大路,一路向西前行。

正是:圣僧奉旨拜弥陀,水远山遥灾难多。意志心诚不惧死,白鼋驮渡过天河。

然而,他们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也不清楚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和机遇。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