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14章 回信(下)【2 / 2】

我是柠檬精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类人看清了满清的懦弱无能,也看清了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便想通过革命而推翻清廷,以振兴我中华民族。

这一点不需要多说。

黄轸先生自己就是这一类人。

他出生于地主家庭,父亲是晚清秀才,为黄庭坚的后裔。

黄轸先生自小熟读经史典籍,在光绪二十二年考中秀才。

在学院深造期间,他不仅热衷于学习各课知识,也热衷于阅读与西洋革命史相关的内容。

除此之外,他还对西方一些启蒙思想家尤其感兴趣,比如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这个时代叫做《民约论》的书籍,黄轸先生就认真地研读过。

可见,黄轸先生对西方文明有不浅的认知。

光绪二十九年,为抗议沙皇俄国侵略中国东北,黄轸先生与两百多同学组织抗俄义勇队以抗击沙俄。

在抗俄活动中,他看清了满清的腐败与无能,认为中国的大局已经败坏到了极点,只有施行革命,才可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因此,黄轸先生不仅是第三类人,也是第二类人。

想到这儿,徐真看着自己在信纸上写出的三类人,心中对于自己所写的这些内容有点不满意。

人的动机都是多元化的,每个选择都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比如他把违背自己的利益也要支持革命的人划分成三类,这样并不科学也不客观。

因为在这三类人之外,可能还有其他人,出于其他的原因,而支持革命。

此外,也有人可能出于以上多种原因而支持革命。

不过尽管对自己的回答不满,但思考了一会儿,徐真还是决定将这回答寄给黄先生看。

黄轸先生的第三个问题是:既然有人可以违背自己的利益来支持革命,那么是否可以说明,徐真的分析历史的方法有些不完善?

对于这个问题,徐真没有思索太久,他第一时间就想起了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一句话——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徐真不知道这句话含有几分真理,但是他认为用在这里回复黄轸先生十分合适。

但是他没有以原话回复,只是用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用以回复黄轸先生。

黄轸先生的第四个问题最为沉重:徐先生怎么看今日的革命?

看到这个问题,徐真的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不大相关的问题——

黄轸先生与孙先生这样为中国之强盛而奋斗一生的革命先行者,到死前看到的是怎么样的中国?又是怎么样的心境?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许是对这两个问题最好的回复。

想到这里,徐真深切地感受到了孙先生的遗憾。

为革命奋一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见到的却仍是四分五裂,任由列强欺压的中国,孙先生如何能不遗憾?

想必黄轸先生离世时也是这般的遗憾。

那么,怎么看今日的革命?

看着这个问题,徐真久久不能下笔回答。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说我们的革命事业才刚刚开始,太过沉重。

说我们的革命事业必然成功,对于艰难的革命史而言,对于那些牺牲在革命路上的烈士而言,又太过轻浮。

静坐了许久之后,徐真才动笔写下了自己对今日之革命的看法。